教学研究
海淀学前||387名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参加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展示活动(二)
2022-07-08 16:06

海淀进校学前教育研修室于2022年4—6月开展了“做优秀的骨干教师—海淀区骨干教师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展示活动”,全区387名教师参与了8组70场的线上展示活动,80位市区学前教育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实践展示活动围绕“主题背景下的领域教学创生与实施”和“基于儿童视角的游戏活动”,通过专题学习、实践展示、专家引领、互动研讨等方式,聚焦五大领域与幼儿游戏开展系列研修,覆盖全区396所幼儿园和社区办园点所有教师。

第三组教师展示与研修

4月27日—6月16日,55名骨干教师参与展示。赵蕊莉老师组织了9场在线研修,3444名成长期教师参与学习。区级学科带头人、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红星幼儿园太平路园石启香老师参与主持,王丽杰、赵莹、蔡梦烨协助主持。


研修主持人


三位老师协助研修活动












参与研修的教师

5月31日,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张首文老师受邀针对健康领域活动特点做了题为“如何创生与实施主题背景下领域教学活动”的专题培训。


张首文老师做专题培训

教师展示

骨干教师关注儿童、赋权儿童、研究儿童,体现出对主题课程和领域教学活动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

主题活动源于幼儿兴趣、贴近生活,结合时事(如冬奥会等);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研究活动特点和幼儿发展需要,创设有情趣的游戏情境,以游戏活动贯穿始终;注意活动的层次性,有意识地设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活动环节;活动中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量,以期达到适宜的活动效果。












参与展示的骨干教师

专家点评

9场研修点评指导专家分别为:北京市学前儿童保教工作者协会健康体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范惠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孙璐;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幼儿园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首文、讲师谷长伟;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红星幼儿园太平路园园长郭新、五棵松园园长张翼凤、丰台园园长范茜,北京理工大学幼儿园园长沈红;海军机关幼儿园副园长魏洁,海淀区民族幼儿园副园长翟卉,清华洁华幼儿园教科研主任边亚华。




点评指导专家

专家指导:领域教学活动要结合主题背景,把握领域核心价值,处理好生成与预成的关系,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融入各领域活动中。确定活动重难点时要进行深入研究。“重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主要针对教育目标与内容;“难点”一般从幼儿角度出发,对教学活动中幼儿不易掌握的经验、能力进行预估后确定。教师应聚焦领域教学的核心经验,基于幼儿已有经验,明确教学的内容、方法、对象。教师要关注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学的有效性。

研修互动

活动过程中赵蕊莉老师结合研修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邀请专家给予针对性指导。边亚华老师针对如何进行主题背景下领域教学展示交流这个问题,从为什么展示、怎么展示及展示什么等方面进行指导。


专家答疑指导

针对领域教学中如何把握活动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张首文老师指导教师要确定好重难点,一定要熟悉《纲要》《指南》、了解幼儿年龄特点与动作发展特征、全面了解幼儿现有发展水平。


专家答疑指导

针对在领域教学中如何支持幼儿获得核心经验的问题,郭新园长提出:要基于儿童发展进行研判,进而确定活动目标、重难点;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材料、根据场地特点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儿童之间的差异等,帮助幼儿建构并获得核心经验。


专家答疑指导

总结提炼

学前研修室赵蕊莉老师结合九场研修专家的提问、指导要点和骨干教师的实践情况,对园本研修、教师发展提出三点建议:1.观念要有效落地: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尝试、体验、探索的机会,利用多种形式支持幼儿主动发展,让“幼儿是课程的主体,是主动学习者”真正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2.课程要有效开展:教师应关注主题课程和领域教学的独特价值,在活动中把个体经验上升为群体经验,让幼儿经历有意思且有意义的学习过程。3.目标要有效达成:教师应把握领域核心经验,分析儿童发展现状,确定活动目标和重难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设计支持幼儿发展的活动,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组教师展示与研修

5月6日—6月13日,43名海淀区幼儿园骨干教师参与展示,2833名成长期教师参与学习。海淀进校学前教育研修室教研员李程主持8场研修活动,空军指挥学院蓝天幼儿园彭玉倩等六位老师协助主持。 


主持人与协助主持


参与研修的教师

教师展示

骨干教师的分享展示,主题明确、表述清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能够根据教学效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思。活动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教师能够追随幼儿兴趣点开展活动设计;在主题活动中,音乐活动或引发幼儿深层兴趣、或升华幼儿情感,给予幼儿较充分的表达与创造机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与展示的骨干教师

专家点评

八场研修分别邀请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教研员何桂香,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史瑾、讲师朱莹,北京市骨干教师、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业务园长尹金娥、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教师邹颖,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执行园长邓力源,原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副园长吴华英作为点评指导专家。


点评指导专家

专家指导:育美于情,尊重幼儿的学习规律,用情境将抽象的音乐具象化,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感受,支持幼儿表达表现;通过情境与氛围的营造,将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传递给幼儿; 育美于乐(yuè),注重音乐作品选材,充分发掘音乐作品本身内容与形式的美,基于领域核心经验选择符合幼儿审美情趣和取向的作品; 育美于乐(l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该是愉快的、带给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活动设计要关注幼儿的体验和感受,给幼儿留下美的印象; 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艺术体验,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幼儿与音乐相关的发展与学习特点。 

研修互动

6月13日下午,结合8场研修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何桂香老师和朱莹老师进行了针对性指导。 

针对教师音乐教学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何桂香老师建议教师将活动的“目标-重难点-内容-方法-层次”等要素逐层拆分一一对应,厘清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模糊”问题,通过反思批判、同行互评等方式,提升活动设计能力,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活动。


专家答疑

朱莹老师就“示范”与“儿童表现力”等教师关心问题展开答疑指导,分析了音乐学习中“观察模仿”和“探究创造”的两种常见模式,指出要以观察模仿为基础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体验,再此基础上鼓励支持幼儿的探究与创造,将两个模式有机结合。同时,她建议教师要从幼儿音乐学习过程的角度思考教学设计问题。


专家答疑

总结提炼

李程老师就展示活动中教师常见问题进行了专题培训,通过视频资源直观展示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游戏”、“奥尔夫声势游戏”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多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两点努力方向:1.丰富音乐生活,让音乐滋养生命。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类型丰富的音乐作品,多参与或观赏文艺演出,让音乐丰富滋润自己的生活;将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带到日常教学中,在班级中创建一个自由、舒适、鼓励表达的音乐环境,与幼儿分享多元化的音乐作品,让音乐自然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幼儿成长的养分。2.提升音乐领域专业素养,加强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教师应提升个人的音乐素养,丰富音乐领域教学知识(PCK);提高作品分析能力,更精准的捕捉、传递作品中的情感与领域核心经验;研究活动重难点、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快乐发展。


文、图:赵蕊莉 李程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