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海淀区7036名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在线研修
2020-07-09 09:30

为落实北京市相关文件精神,2020年3月-6月,海淀区学前教育研修室开发了“疫后幼儿园开学课程”,区域幼儿园和社区办园点7036名教师参与课程研修,有效促进了全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

此次研修课程包括开学课程指导建议、主题活动案例解读、开学第一课案例等内容,老师们利用“爱课程”平台参与在线研修,为各幼儿园开学后保教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专业引领和支持。


研发教师研修课程

2020年3月-6月,区学前研修室依据市教委文件精神,启动了结合疫情教育的开学课程准备的研究。旨在指导本区各幼儿园遵循《纲要》《指南》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以疫情事件为教育契机,关注儿童视角,了解幼儿需求,尊重幼儿感受,科学设计开学课程,从而使教师在教育中能够看见儿童、读懂儿童,支持儿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学前研修室协助区教委学前科共同研制了《关于海淀区各类型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指导意见》和《海淀区幼儿园‘开学第一课’课程实施建议》。马虹主任、李峰副主任带领研究并组建团队,学科组长周立莉老师带领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三所园的研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班疫情后开学课程设计”开展专题课程研发。

图1 团队开展专题课程研发


召开课程研讨交流会

为将专题研发成果在全区推广,指导各幼儿园和社区办园点做好开学后的保教管理工作,6月2日上午,学前研修室召开了“海淀区幼儿园全覆盖教研项目——疫情后幼儿园开学课程研讨交流会”,来自全区238所幼儿园、83所社区办园点的623名业务干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进修学校副校长赵杰志、学前研修室主任马虹、副主任李峰分别参与片区会议并做了专题指导,会议还特邀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的廖丽英、庄薇、何桂香、吕国瑶四位专家进行点评指导。

图2 疫情后幼儿园开学课程研讨交流会

研讨会以四个片区协作体视频会议、17个学区分组研讨的方式进行,片区教研员主持,会议内容包括:市区文件学习、开学课程实施建议、开学主题活动案例分享、市级专家点评指导及学区内各园研讨交流五方面内容。

专业引领与团队分享

项目负责人周立莉老师全面细致地解读了“疫情后幼儿园开学课程实施指导建议”,重点分析了幼儿园开学课程实施的意义、开学课程研究历程、开学课程实施原则、实施要点、实施途径等内容。周老师强调业务管理者和教师要充分调研、了解本班幼儿疫情期间的居家情况和感受,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的内容设计开展主题活动;幼儿园要加强园本教研,开展集体备课,引导教师在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基础上,共同研磨各年龄班适宜的开学课程。学前研修室李峰副主任提出:开学后教师应重视幼儿体能发展,循序渐进地开展户外活动;要关注每一名幼儿的需要、尊重每个家庭的选择,设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适宜的教育活动。


图5 教研员周立莉解读开学课程建议


图6 李峰副主任参与指导

开学主题活动案例分别由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业务园长余丽、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培训部主任徐兴芳、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教研主任尹金娥代表园所研究团队进行分享。三位保教管理者从活动设计思路、对幼儿的分析、活动核心目标、主题网络架构、具体活动实施等内容分析了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疫情后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要点。 


图7 三所幼儿园主题案例分享


专家点评指导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四位专家分别在四个片区的网络研修现场进行点评指导。 


图8 专家点评

专家认为,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海淀区学前研修室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突出了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专业引领,体现出“原则上给导向、要点上给思路、实施建议体现专业引领”的工作思路。

三所园主题活动设计:(1)体现儿童视角,能以调研为基础;(2)教育目标具有针对性、适宜性、发展性;(3)关注幼儿情绪、心理适应和社会认知,渗透了情感教育,关注爱与感恩的表达; (4)设计思路全面立体、内容丰富,关注习惯养成、学习品质的培养。

专家也提出,希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预成和生成关系,观察幼儿在适应阶段的状态并及时调整内容,要接纳孩子们入园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哭闹等情绪,根据实际孩子到班情况设计微主题,多组织幼儿在户外进行活动,尝试将“爱自己”的活动内容融入课程之中。 


引导激发集体反思

在研讨会的筹备阶段,学前研修室教研员对17个学区教研工作坊的坊主们进行了点对点培训,对研讨要点、主旨内容和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指导。


图9 研讨会片区负责人筹备指导


图10 17个学区教研工作坊视频会议

集中研讨后,17个学区教研工作坊视频会议围绕着“开学课程设计中应关注的核心点”和“组织园本教研中核心问题”进行分组研讨,29名坊主组织引导。坊主运用焦点讨论、思维导图、钻石笔记等引导方式带领团队深入研讨,围绕核心问题热烈讨论,引发思考、达成共识。



图11-图12 各学区研讨记录


全区教师积极参与在线研修

2020年6月3—30日,学前教育研修室应需开设了“疫后幼儿园开学课程”研修项目,并将区级研修课程作为资源。学前研修室引领并指导全区各类型园在特殊时期充分运用这些区级资源,不断提高园本研修质量。

各幼儿园及社区办园点对区级研修活动充分认可,他们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集体、小组和个体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研与实践,指导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本园幼儿和家庭情况,理解开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为后续开学做好充分准备。社区办园点的业务管理者纷纷表示能参加区级研讨交流会和研修课程很高兴,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持续跟随区教研室的引领指导,不断规范和提高保教工作质量。

本学期,学前研修室在疫情期间创造性开展线上研修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教研员将继续了解深入教师需求和问题,丰富课程内容、跟进实践及时反馈,使海淀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间断,为教师自主学习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参训感受

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幼儿园 杨益:通过组织全园教师学习海淀区开学课程资源,老师们厘清了开学第一课课程的思路,解决了开学课程设计中的困惑。区学前研修室的教研员针对如何基于儿童视角开展开学活动、各年龄组课程设计、家园共育等方面都给予我们了专业的指导,对开学课程设计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专业且接地气的研修活动让我们找到了本园做好疫情后开学课程的方向和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 滕瑾:我们充分运用区级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开展了多次线上研修活动,注重融合海淀区优势资源+本园特点,关注开学课程的深度思考。具体做法:关注“深度对话”,邀请徐兴芳老师就设计开学课程中的预设和生成为老师做详细的解读;注重“教研交流”,围绕教师对于疫情课程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深度思考;开展“团队实施”,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开学课程的预设计,形成活动集锦,为开学后的组织实施做好准备。

红星幼儿园复兴路园 李华:今天参加了海淀区学前研修室开展的线上教研活动,我感受最大的是:三所幼儿园从幼儿发展、教师活动、家园共育多维度进行了主题活动教育目标的确定。在学区研讨中与同行的共同教研,让我明确了引领的方向和目标。区学前研修室及时的培训,让我们业务干部有所依据,有所借鉴,让我们的工作更有信心。

世纪阳光幼儿园 纪嵘:我园老师普遍年轻,课程设计经验相对不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引导老师们针对自己班幼儿年龄特点、实际发展需求,从幼儿视角出发进行预设课程,发现老师共性问题与“哇”时刻,进一步学习和研讨三位优秀老师课程分享案例,把幼儿发展目标、教育活动目标以及家园共育目标三者有机融合。

社办点金阶梯教育 谭雅文:作为社办点的我们,十分珍惜每一次区学前教育研修室组织的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我们特别高兴能够和众多学前教育同仁共同交流探讨。对我们触动最大的式互动环节,我们倾听了多位老师的想法,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线上互动模式也给我们以启发,疫情期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挑战,我们将继续参加这样的研讨活动,在学前研修室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办园质量! 


图文:学前研修室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