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看见儿童 看见家长 看见教师
——骨干教师"家园共育"专题研修成功举办
2020-06-15 17:38

【背景介绍】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幼儿园教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与考验。学前教育研修室根据教师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以家园共育为主题设计系列研修活动,包括疫情后家园共育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引导的家园共育途径、新时代教师家园沟通的有效策略三个专题,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洪秀敏、中国教科院高丙成等专家指导引领,注重区域优质资源挖掘与区本研修课程创生。

骨干教师项目负责人积极探索线上互动参与式研修,借助多种研修平台和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研修的支持作用;全程由实践导师跟进指导,研修前有引导设计、研修中与专家互动交流、研修后有个体分享、群体交互反思与实践探索,实现学员卷入式深度研修,达到转变观念、提升策略与学以致用的效果。


图1 海淀区骨干教师研修家园共育专题选修活动开启

5月29日上午,学前研修室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开展了家园共育专题的研修活动,项目负责人张瑞芳老师主持了会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高丙成主任、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曹雪梅院长及教师团队、海淀区骨干教师、延庆区跟岗教研员、宁夏西夏区名师工作室学员及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部分研究生等120人参加本次活动。


图2 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流程

活动开始,张瑞芳老师介绍了本次研修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引导教师反思特殊时期的家园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深入地理解家庭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发挥家园共育的教育合力,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李天舒老师根据研修内容设计了引导活动。她结合问题深入思考,分析案例中的优秀经验及做法,并反思自身实践设计行动计划。


图3 实践导师对本次研修进行引导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曹雪梅院长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看见儿童 看见家长 看见教师——重走家园共育之路》的主题分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现了疫情以来开展家园共育的优秀实践案例。




图4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发言团队

朱金岭老师从班级角度出发,从“看见家长的需求、帮助家长看见儿童、看见孩子的成长”三部分进行分享。朱老师分享了她在疫情中经历的三个真实鲜活的案例——“给孩子选择什么兴趣班”“孩子不学习怎么办”“老师,你没看见我举手”,引导教师关注宅家期间幼儿与家长的真实需求,并思考需求背后的核心问题。朱老师分享了家园共育的经验:及时、共情、多样、慢来、共议、理念策略相伴。她希望骨干教师能够全面而深入地反实践,从幼儿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工作的价值。




图5图6 朱金岭老师从班级层面进行分享

陈皓老师从年级组角度出发,通过园本教研帮助教师梳理有效的支持策略,引导教师结合居家环境的特殊性和幼儿家长的个体需求,给每个家庭提供个性化支持。陈老师分享了六一幼儿院的教研思路:“共情”,帮助教师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疏解教师当下的焦虑心理;“共议”,共同寻求家长行为背后的原因,获得更多可实施策略;“共筹”,共同提升教师认识,调整教师念,总结家园共育工作的方法。


图7 陈皓老师从年级层面进行分享

宋颖老师分享了六一幼儿院长期以来“教育不间断”的工作思路,重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文件精神,梳理家园共育的内涵和路径。宋老师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提出家园共育的路径,即 “共育—共学—共谋”,分享了尊重、平等、合作的核心理念,提出教师与家长要一起发现、一起学习、一起参与,要为幼儿构建一个温暖、适宜的幼儿成长环境,让幼儿终身受益。


图8 宋颖老师从园级层面进行分享

李硕老师针对三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小结。她说,虽然在疫情期间家园工作有了新的尝试和思考,但是无论是常态工作还是特殊时期,幼儿园都应该始终尊重儿童利益优先和幼儿为本的原则,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和问题,积极回应与引导家长的困惑和需求,解决家长陪伴过程中的问题,突出家长参与体验与获得感,激发教师和家长的学习力和胜任力。





图9图10 李硕老师对以上分享进行总结

中国教科院专家高丙成老师对海淀区学前研修室组织不同地区的教研员、不同园所的骨干教师进行在线研修给与了高度肯定,研修活动促进了全国各地区的同行们进行交流和分享,体现了学术化的教研文化。

高老师对六一幼儿院的团队分享给予高度评价,还分享了当前家园共育中家长的需求,提出幼儿园要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解和关注家长的需求,做好真正的共情共育。他认为疫情影响下,信息技术的使用成为实现家园共育的新途径,幼儿教师要及时学习搭建互动、灵活多样的平台,积极沟通交流、及时调整,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


图11 高丙成老师进行专业点评

北航幼儿园韦晓鸣、北师大牡丹园黄蕊和美和园幼儿园张晶等老师踊跃参加交流并提出在家园共育工作的困惑,高丙成老师、朱金岭老师给予了细心解答。

区学前研修室李峰副主任做活动总结。她表示此次活动方式是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育研修室在线研修的创新和突破,活动中老师的参与度、感受表达都十分充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对家园共育有更多的思考。

本次研修带领骨干教师重新思考自身在家园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从理论思考到实践策略都带来新的启示。教师们基于后疫情时代的特点,立足对本园及本班实际进行下一步家园共育工作的思考和行动尝试,在家园工作中看见家长、看见儿童,努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12 研修后骨干教师的交流与行动


文:张瑞芳、李峰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