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全区各幼儿园关注幼儿游戏设计与实践,珍视幼儿游戏价值,不断提升课程品质,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12月18日,海淀区深度学习理念下幼儿游戏活动案例分享研讨会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北京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苏婧、教研员常宏,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赵杰志、学前教育研修室主任马虹以及海淀区的市区级示范园业务园长、部分骨干教师、区名师工作站导师和学员120余人参会。会议由学前教育研修室教研员张志存主持。
图1-图2 专家、领导及幼儿园业务园长、骨干教师参加大会
图3 学前教育研修室教研员张志存主持会议
研修室张志存老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基本情况:2018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达《关于开展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征集的通知》,学前教育研修室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通知要求,面向全区幼儿园开展征集活动,118所幼儿园共提交897篇案例。2019年4月学前教育研修室就成立了项目组,启动了“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游戏活动研修项目”的研究,旨在依托深度学习理论,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与教师支持策略的有效对接。
中国科学院第一幼儿园教师崔蒙蒙、北京市清华洁华幼儿园教师卓红、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教师方雪、北京市海淀区颐慧佳园幼儿园教师田菲分别分享了“救救月球车”“齐心协力来运球”“由纱巾引发的表演区自主游戏”“多变的小球轨道”等案例。四位老师的分享不仅直观生动地呈现了幼儿的游戏过程:从幼儿自主发起游戏,发现问题、分析讨论、尝试解决、体验游戏成功,到教师细心观察,在材料、环境、时空、幼儿同伴、教师、家长资源等方面的有效支持。四位老师还交流了游戏案例背后的思考:幼儿已有经验被充分调动,新旧知识产生内在联系与建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思维得到发展。教师从游戏中发现儿童的深度学习,积极引导支持,展现出了幼儿教师的良好专业素质。
图4 四位骨干教师分享游戏活动案例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亲临会场,与专家和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对该项目的推进和本次交流研讨会的价值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她希望学前教育研修室的教研员继续深入研究,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顺应教育改革趋势,明晰政策引领导向,提炼研修成果,促进园所的质量提升。
图5 罗滨校长与专家交谈
随后,北京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常宏老师从儿童观、课程观和教育观三个方面对四个案例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四个案例体现了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的儿童观;游戏是儿童学习与发展重要途径的课程观;游戏由幼儿自主引发,教师给予充分尊重、适宜支持的教育观。
常老师充分肯定了教师对游戏过程、支持策略的反思能力,看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真实发生,并强调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是教师观念的改变,也提出了如何指导幼儿游戏的方法途径,通过寻找同伴、教师和家庭等各种资源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支持幼儿游戏的持续发生。
图6 北京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常宏老师点评
北京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苏婧所长在随后的发言中,肯定了海淀区学前研修室能够及时跟进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热难点问题,召开此次区域游戏案例研讨活动,体现了研究与思考的行动力。
苏所长做了专题讲座。她解读了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幼儿园游戏活动研讨会的精神。大会强调游戏活动案例研讨是提升保教质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要树立教师专业自信,激发教师专业成就感,保护幼儿的游戏权利,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苏所长的解读使与会者更加明确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重要意义,为各区明年整体教研工作指明了研究方向。
图7 北京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苏婧所长发言
区学前研修室马虹主任感谢北京市教科院早教所领导与专家的高度重视和专业指导,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感谢四位骨干老师的游戏案例分享,以及园所的专业指导和支持;感谢区名师工作站的导师学员、市区级示范幼儿园园长、保教干部及骨干教师能够先行一步,主动学习,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她指出未来海淀区研修工作的重点,将聚焦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来展开项目研修,并对专兼职教研员、园所管理者、幼儿园骨干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要将深入研究幼儿的游戏作为提升课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图8 学前教育研修室马虹主任发言
此次游戏活动案例交流研讨活动,既是区域研究成果的体现,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游戏研讨引发全区幼儿园关注幼儿游戏,研究幼儿游戏,依据教育部、北京市工作要求,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入研究与实践,提升课程质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
文:张志存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