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业务管理者的专业素养是影响园所保教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保教管理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成长路径较为单一等具体情况,海淀区学前教育研修室聚焦业务管理者保教评价指导等专业能力,于2018年1月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专家团队开展了“促进业务园长保教工作评价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不断提升保教评价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
2018年1月至3月,课题组通过《海淀区幼儿园进班指导现状——业务管理者问卷》和《海淀区幼儿园进班指导现状——教师问卷》开展调研,发现当前业务管理者进班指导工作缺少科学统一的标准、计划性不强、记录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并发现教师被指导的次数、反馈指导的启发性、对教师的尊重和正向鼓励、情感关系等是影响进班指导效果的重要因素。
3月22日上午,学前研修室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刘昊副教授在进修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用理论映照实践——进班指导的方式、策略和内容》,全区180名业务管理者参加了活动。刘老师先从国内外质量评价的研究综述出发,为大家介绍了进班指导的几种模式,并从主体、目的和教师角色等因素梳理已有研究;接着,刘老师从进班指导的内容、流程、记录和反馈方式四方面为业务管理者提供了全面清晰的思维导图。讲座最后,围绕生活、教学、游戏、户外四方面进班指导的关注点,刘老师带领在场的业务管理者展开问题引领式研讨,从幼儿、教师和活动三个角度梳理在不同环节的查班工作中,业务管理者们共同关注的重点内容,引发大家互相学习,实现经验共享。
课题组将通过现场调研和专题研讨,进一步诊断聚焦进班指导工作的困难点和突破口,围绕关键问题,整合专家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探索研究优化进班指导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提升业务管理者的保教工作评价能力。
图1 刘昊老师讲解进班指导工作的理念
图2 培训现场业务管理者们认真学习和记录
图3 围绕查班内容开展分组研讨
图4 现场业务管理者们进行研讨交流
参训者反馈:
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张玉萍:
刘昊老师的讲座内容既有国外关于进班指导模式的研究阐述,又有立足实际的进班指导工作方法和思路的引领,让我重新全面反思自己进班指导的全过程。尤其是计划性、停留时间、指导与绩效考核功能性分离、关注与教师建立情感关系等均对日常查班工作有非常大的启示作用。感谢教研室安排这样的来自管理实践回归管理一线的精彩讲座,获益匪浅。
海淀区立新幼儿园环保园分园宋英:
刘昊老师的讲座,对我进班指导如何反馈指导有很多启发。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要重视她们的心理感受。指导的专业能力与指导的科学方法同样重要。做业务指导是分内工作,取得好的效果才是我更要关注的,没有不好的老师,只有不擅引导的业务管理者。其实,老师们是希望得到有效指导的,是渴望专业成长的。自己的茶壶里要有好茶,也要懂得倒茶的方法,二者同等重要。
(供稿人:陈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