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基于实证研究开展幼儿园骨干教师数学领域研修
2017-09-28 08:40

“发现数学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研修成果。”

“研修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今天的活动既是培训,又是一次有意义的行动研究,体现了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研修思路。”

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俊副教授在海淀区“基于幼儿数学学习路径的骨干教师教学设计”研修项目中表达的观点。专家对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的评价,展现了学前教育研修室在“十三五”时期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创新思路,即通过实证研究聚焦关键问题,通过研修活动引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进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2017年6月—9月,学前教育研修室依托张俊副教授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设计了“基于幼儿数学学习路径的骨干教师教学设计研修项目”。9月22日海淀区300余名幼儿数学领域骨干教师及通州区五所幼儿园教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第一次研修活动,学前教育杂志社副主编李一凡老师参加此次研修。


图1 开班仪式


图2 研修活动现场

在开班仪式上,马虹主任提出了数学教育对幼儿思维发展的意义,分享了此次研修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意义,希望参训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大胆实践创新、发挥辐射作用。


图3 马虹主任讲话

实证研究 聚焦关键问题

2017年8月以来,为科学设计研修课程、精准把握教师需求,学前教育研修室副主任李峰和教研员陈敏倩基于区域幼儿数学教育教学现状,编制了《海淀区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研问卷》。9月18日-21日,教研员对 224名骨干教师展开问卷调研并对部分幼儿园业务园长进行深度访谈,分析了区域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的“大数据”,真实呈现出教师的困惑和问题,包括缺乏系统课程、操作材料不足、缺少课程整合策略、对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把握不清等。

在项目开班仪式上,项目负责人陈敏倩老师向学员分享了调研结果,提出了“幼儿数学学习策略、操作材料选择、个别化指导、兴趣调动、游戏与教学目标关系”五个关键问题,并带领学员共同确定了问题导向的研修目标。

专家引领 破解实践难题

开班仪式后,上午的研修活动是以专家访谈的方式进行。五一幼儿园赵敬、六一幼儿院王欢等五位教师基于5个关键问题分别向专家提问,张俊副教授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细致、生动的解答。互动式交流促进了学员和专家的思想碰撞,专家深入浅出地剖析问题,引导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尊重幼儿数学学习的路径,重视材料与幼儿学习发展的关系,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图4图5 教师向专家提出问题

当天下午,张俊副教授基于海淀区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主题为《幼儿园如何开展数学教育研究》的分享交流。张教授结合具体案例带领学员全面学习了幼儿怎样学习数学、幼儿数学学习的路径,以及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等内容,引发学员的深入思考。


图6 张俊副教授进行专题培训


图7 积极参与研修的教师

反思实践 改变思维模式

从9月到12月,“基于幼儿数学学习路径的骨干教师教学设计研修项目”将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专家引领下破解数学教育的困惑和问题,理解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第二阶段,教师学习理解幼儿数学学习路径图;第三阶段,尝试基于幼儿学习路径设计教学活动;第四阶段,通过入园观摩,梳理研修成果,促进实践运用。在后续的研修中,我们将通过专家引领、工作坊研讨、教学观摩等多种方式,带领教师共同破解难题,不断反思实践、深度学习,从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幼儿如何“学”,全面提高幼儿园数学领域的教育教学质量。


图8 与专家留影

学前教育研修室 李峰 赵蕊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