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至14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室同来自英国埃郡教委埃郡政府的三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咨询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此次活动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及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与学生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旨在增进对双方小学数学教育的了解、理解,并互相学习。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及小学数学教研室教研员对英国同行的来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小学数学教研室整体把握目前海淀区在教师培训、项目研究、教研创新等方面的多项工作,依据英方需求,确定研修主题,并结合海淀区小学数学教研、教学的特点,选取不同类型的学校作为交流、实践的基地,秉承着学习、分享、传递的原则,融入多元文化,促进中英双方数学教育的共同发展。
图1 英国来访教师与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合影
此次研修活动围绕教研转型与教研创新、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学生个性发展等三个主题进行,来访同行们与海淀区的老师、学生、教研员们进行了交流。
主题1: “5+M+N”促进教研转型与教研创新
4月10日启动会上,罗滨校长向各位英国老师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从整体上对海淀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小学数学教研室孙京红老师结合小学数学“5+M+N”教研的设计与实践,对海淀区的教研创新与转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说明了通过“5+M+N”教研模式进行教研创新、提高教研实效的方法,即通过必修课程助力教师夯实扎实的专业功底;通过M课程助力教师拓宽崭新的教学视野;通过N课程助力教师解决急迫的教学问题。
图2 孙京红老师结合“5+M+N”介绍海淀区教研转型与教研创新
主题2:项目研究促进学生学习真正发生
为了体现 “深度学习项目”“问题引领学习课题”等项目研究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的影响,小学数学教研室根据不同的研讨主题先后走进了石油附小、五一小学、人大附小、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和平小学5所小学和富力桃园幼儿园,共安排现场课10余节,涉及到小学及幼儿园的各个年级,并尽可能涉及到数学的各个领域、各种课型。例如,《面积的认识》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体现了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数与代数领域的《小数点》和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正方体展开图》体现了“发现提出问题”课题研究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老狼老狼几点了》体现了科学与数学的有机融合等等。
图3 英国教师就“问题引领式学习”的相关问题和学生展开讨论
图4 英国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深度”学习之中
主题3:课程设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交流过程中,小学数学教研室安排了10余个主题发言与研讨,重点讨论了海淀小学数学如何通过优化、创新课程设计促进教学改进,促进学生发展。例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开发了游戏课程《龙生九子》,和平小学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复的奥秘》等,为学生搭建适合他们个性成长的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图5 英国教师与五一小学的学生沉浸在汉诺塔的游戏之中
图6 英国教师在课堂上尝试《龙生九子》
4月14日,来访的3位英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咨询师与我校领导、教研员对此次研修之行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与交流。总结交流会上,3位英国教师梳理了本次海淀之行的收获与感受,表示收获颇丰,并对每天的活动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Ø
这次来访打破了来之前的一些误会,他们认为中国的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但是一周的访问,他们吃惊的发现老师们都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甚至一节课都不使用教材;
Ø
学习方式“前卫”,教师经常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并适时的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再请学生进行读懂和解释;
Ø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可以看到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质疑、互相学习;
Ø
项目研究给课堂带来很大改变,每节课都是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有深度,这也成为学生整节课聚精会神的条件之一;
Ø
教师非常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看到每节课上孩子们都能聚精会神的学习,并且贯穿始终;
Ø
教材的编写也很有特点,能够把有序的数与有序的形编排到一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规律。
图7 英国教师畅谈一周学习的感受与收获
罗滨校长对中英小学数学教育合作提出了以下三点希望:一是每年互访,加强教师间的深度交流与沟通;二是合作开展项目研究,聚焦当前难点、热点问题,合作研究,持续发展;三是举办中英小学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加强中英双方小学数学研究与实践成果的交流与分享。
图8 罗滨校长提出促进中英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三点希望
此次研修活动内容充实,效果良好,增进了双方之间的了解,为后续合作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