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英国埃郡教委埃郡政府三位小学数学教师来到石油附小进行为期半日的交流访问,此次活动主要围绕“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校本研修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这两个主题展开。
图1 英国来访教师与石油附小、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合影
海淀进修小学数学教研员付丽老师介绍了此次石油附小之行的目的,一是了解石油附小如何借助“深度学习”项目,助力教师成长;二是了解海淀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通过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研修活动中,孙雅娟老师和三年级四班的同学们为访问教师做《什么是面积》的展示课。课后,孙雅娟老师介绍了《面积》一课的相关教材梳理与学情调研成果。
图2 展示课课堂
图3 孙雅娟老师做教材梳理与学情调研介绍
英国同行对教材梳理和学情调研给予了赞叹与钦佩,表示要带回英国进行交流展示。她们高度赞扬了中国数学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指出了中国教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细致严谨的研究风格值得英国同行学习。
图4 英国来访教师发言
在讨论交流环节,英国同行还专门提问了关于“深度学习”的问题:“深度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在这样一节具体课上有体现吗?这节课和没参与“深度学习”的课有什么区别?
图5 英国来访教师发言
教研员付丽老师回答了英国友人的问题,小学数学学科“深度学习”的“深”体现在核心活动中,要有“大情景”或“大问题”可供学生深度探究。首先,“大情景”或“大问题”一定是反应数学学科本质的;其次,“大情景”或“大问题”一定是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有不断探究的需要。就《面积》一课来说,“深度学习”体现在其核心活动为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需要探究两个问题:
①首先思考:比较的是什么?——紧抓“面积”概念的核心本质
②再次探究:怎样才能把面积的大小测量出来? ——有探究的空间和需求
图6 英国来访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中
英国友人在交流后表示:以前总是以为中国的老师就是按教材的设计教,没想到中国的老师能自主设计这样的活动,真是太棒了!石油附小的贾素艳副校长也和英国友人交流说,正是跟随海淀小学数学教研室在“深度学习”项目中进行了扎实、有效、创新的研究和实践,石油附小的校本研修才有了时效性和创新性,石油附小的课堂才有了这样切实的转变。
图7 英国来访教师与与石油附小、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