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海淀区50余位STEM教师参加2023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
2023-11-09 11:09

2023年11月3日-5日,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为创新铺路”为主题的2023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暨“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丛书发布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主办,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长春市教育局、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承办。

与会领导有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教育部基教司一级巡视员于长学,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二级巡视员王俊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副会长殷长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郑豪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等。

KY.COM创新教育研究中心是全国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海淀进校张柳老师带领海淀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等50余位领导与教师共赴长春学习、交流、分享与汇报。


会议现场

一、大会盛况

大会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精彩议程,有汽车研发、人工智能、深空探测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们以“中国科技发展前沿”为主题的主旨演讲;有师范大学、科技场馆、教育主管部门共研共商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圆桌讨论。大会设计了五大主题演讲,包括“面向新课标的STEM课程设计”“STEM教育与思维发展”“青少年STEM教育素养与教学评价”“区域STEM教育推进模式”“STEM教育与跨学科学习”。在五大主题演讲中,广泛邀请了全国各地STEM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进行了20多场演讲,极大地开阔了与会人员的眼界和工作思路。 


海淀区STEM教师现场参会

二、海淀分享

主题演讲

其中,以“青少年STEM素养与教学评价”为主题的演讲由海淀进校李佳老师主持。多位专家围绕“青少年STEM素养与教学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展开讨论,共同探索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STEM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 


李佳老师主持演讲环节

海淀进校张柳老师以“跨学科课程中的表现性评价——赋能教师的区域实践”为题做主题演讲,聚焦跨学科课程中表现性评价的实践、设计与实施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张老师提出实践过程要将专题研究与实践整合推进,在课例研发中提炼跨学科课程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模式,开发《跨学科课程中的表现性评价使用指南》,形成区域教师表现性评价能力提升的实践模式;设计过程要聚焦表现性评价的评价目标、表现性任务、评价工具等关键要素;实施过程应该将评价量规前置,通过共创量规帮助学生理解评价标准;通过课程实例示范如何使用表现性评价评估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等内容。 


张柳老师做主题演讲

分享交流

为了给更多的区域和学校创造展示STEM教育成果和思考的机会,大会组委会以“STEM教育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实践”为大主题邀请一线教育者以演讲的方式分享他们对STEM教育以及跨学科课程的思考。海淀区两位STEM骨干教师进行了分享交流。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申大山老师以“学科知识有效运用在STEM中的价值和体现”为题进行分享,申老师以多个跨学科课例凝练了在STEM中如何有效运用学科知识的五大观点:STEM跨学科学习的直观价值,应该是促进了对学科概念的理解;STEM教育与学科的融合,应该切入学科核心知识,体现学科重要思想;理想的STEM项目选题可以考虑与学科教学进度有机衔接;有效的STEM教育真正促进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以学科知识运用为目标的STEM项目会显著提升STEM教育的认可度。 


申大山老师做主题分享

北京市八一学校原牡丹老师以“融合高中生物与STEM:培养学生跨学科探究的学科实践”为题进行分享。原老师以生物学学科组该从哪里寻求跨学科研究突破口的做法为例,首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重构学科课程体系,以“系统与系统模型”跨学科概念为形式和载体,以“(微)项目”为情境,基于国家课程、结合选修课程开展教学实践;并以具体课程教学实践为示例,拆解了以生物学为主的跨学科课程的项目情境、挑战性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成果及评价等相关要素的设计过程。


原牡丹老师做主题分享

课程答辩

本次大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教师跨学科课程(STEM)设计案例,海淀区STEM教师积极申报,以科学探究和/或工程实践为课例设计导向,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最终提交多个课例。经过大会组委会专家团队评审,海淀区小学、初中、高中多个案例被评为全国TOP20,以下是海淀区教师跨学科课程(STEM)设计案例获奖名单。


全国TOP20获得者在大会期间通过“专家提问-现场回答”的压力面试方式角逐了全国TOP10,海淀区STEM教师在过程中表现优异,多项案例获得全国TOP10。 






答辩现场

新书发布

大会上,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丛书举办了新书发布仪式。丛书自2020年7月开始策划,共计12本,丛书以打造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STEM教师专业发展丛书为目标,为培养STEM师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素研究员,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张叶青老师共同为新书揭幕。  


新书发布仪式

丛书之一《STEM学科教学:链接与赋能》由KY.COM编著,这本书是海淀区STEM教育研究探索的阶段性成果,是海淀区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海淀大教研范式中的成果。 

荣誉表彰

本次大会评选出“优秀STEM领航学校”“优秀STEM种子学校”“优秀STEM种子教师”和“跨学科课程(STEM)设计”等若干奖项。其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两所学校获得“优秀STEM领航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武迪老师获得“优秀STEM种子教师”。8个课程设计获得“跨学科课程(STEM)设计TOP10”,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王思宇“制作水上垃圾回收船模型”、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吴楠“黄心菜越冬研究——为种植箱搭建越冬大棚”、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马晓欣“科学技术也是抵抗力——医用酒精”、北京市育英学校鲁婷婷“柿柿如意——采摘工具设计与制作”、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王阳“‘应急求救’小车设计与制作”、北京市八一学校宋凯军“巨舰‘胜利号’古帆船制作”、北京市玉渊潭中学谢丽娟“北京市玉渊潭中学校园海绵化改造”、北京市八一学校李洪健“基于航天背景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的跨学科课程开发与实践”,北京海淀的入围数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一。 


优秀STEM领航学校


优秀STEM种子教师表彰


跨学科课程(STEM)设计TOP10表彰

在闭幕式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素作了“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总结与展望”的主旨发言。未来,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门设立了“中国STEM教育2020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助力并引领STEM教育的深度发展,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正福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代表发言。

与会者说

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 尤凤娇:感谢有机会一起和海淀进校参加2023STEM教育发展大会,通过聆听各省市、各学段对于STEM教育的理念、课程实施以及案例的分享,让我们在宏观上更了解了开展STEM教育的意义以及对于孩子能力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加促使我们要以幼儿视角为依托,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实际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提升幼儿的思维发展、团队协作等能力。学前阶段也是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希望我们也能通过STEM教育,在游戏活动中融合STEM教育理念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与学习习惯。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王思宇:很荣幸能够参加全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聆听各个领域的专家讲座。在拓宽教师视野的同时,也为后续的STEM课程实践提供了营养和沃土。也非常感谢全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这次STEM案例评选过程中,从前期的案例撰写,到后来的现场答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仅对《制作水上垃圾回收船模型》这个项目进行了梳理总结和提升,更让我对STEM课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北京市育英学校 鲁婷婷:我校科技教师深切感受到中国各地区、学校和一线老师对于STEM教育的热情,也感受到了科学教育的春天。优秀案例答辩的现场爆满,教师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各有特色,团队竞争非常激励。我校跨学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教改理念,离不开跨学科教研,也离不开进修学校教研员们的高位引领。我校开设综合科学课程并使其进入课表,致力于让每一位同学都体验科学研究方法、增强研究意识、提升研究素养,为我校科学特色发展奠基。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中国的科学教育提供更多的“育校经验”!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 谢丽娟:STEM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发展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参加STEM教育发展大会,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国STEM教育的蓬勃发展。各地STEM教育研究与实践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而又富有本土化的特征。让我收获最多的是“教师跨学科课例设计展示”中,全国TOP20晋级TOP10的现场答辩,无论是评委的精准提问,还是选手的精彩答辩,都是满满的干货,这些对于我如何更好地实践STEM教育有很多启发。 

北京市八一学校 原牡丹:在“共享麦”活动中,我以高中生物学科的角度分享了本组在生物学科融合STEM的学科实践行动,并深刻认识到STEM教育的推广和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教师跨学科课程(STEM)设计展示TOP20答辩活动中,我们见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在STEM教育领域的实践和探索,每个团队都展示了他们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和实施成果,充分体现了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质。评审专家对我们的课程给予了肯定和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对我校团队教师今后的课程开发给予了很多启示。 




海淀区STEM教师团队合影

本次大会为来自国内外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开拓了海淀区STEM教师的视野,激发了教师们的创新热情,为学校提供了STEM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多年来,海淀区STEM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引领和支持。未来,海淀进校创新中心将继续带领海淀区STEM教师团队通过多元平台链接各方资源,赋能教师成长! 


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

图:STEM教育发展大会、海淀区STEM教师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