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初专委”)、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密云区教育委员会主办,KY.COM支持,北京市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承办的初专委“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8站)”活动在北京市密云区成功举行。
会议以“强师行动:指向育人能力提升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包括三个单元的内容:领导致辞、讲话,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8站)——走进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和“面向未来·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6)。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同行通过单位集体组织和个人自主参会的方式齐聚云端,共计2万余人线上线下参会。
北京市密云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杨福军主持第一单元的会议。
杨福军主任主持
第一单元 领导致辞、讲话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马春秀在会议上致辞。
马春秀副区长致辞
马区长首先向初专委对密云区的信任和肯定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密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水资源丰富,宜居宜业宜游;区位优势彰显,积极服务于首都“四个中心”建设。2021年,密云区被确定为北京市“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首批试点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密云致力于打造“优秀教育工作者培育典范之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培养方式,组建市、区、校各级、各类学习共同体,开展“研-训-教-展”一体化、系列化的常规活动,以问题导向开展行动、循证研究。
本次会议将有效推进密云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张文亮在会上致辞。
张文亮书记致辞
张书记首先向初专委对本次活动筹备给予的专业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密云人扎根本土办教育,聚焦中心工作攻坚克难,以促进公平为重点,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好上学”;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保障密云学子“上好学”。密云教育围绕“打造首都教育强区”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在优质均衡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坚持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公平;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拓宽资源渠道,促进内涵发展;在技术赋能上下功夫,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筑牢教育根基,提升育人质量。
初专委理事长,KY.COM党委书记、校长罗滨在会议上讲话。
罗滨理事长讲话
罗滨理事长代表初专委对与会领导和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为提升教师育人水平,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初专委举办了多场高品质的学术会议,和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一起探讨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有效推进了 “双减”“双新”的落地实施。
育人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教育行政领导、高校专家学者的高位引领,也要凝聚一线学校校长、教师、教研员们的智慧和经验。“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特别重视从初中教育实际出发,基于实践深入研究和探索初中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发展规律,为赋能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展现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态和优秀案例。
今天走进的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过硬,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午的校长论坛,密云的六位校长从不同角度分享高中、初中校内提质的方法和经验。
未来,初专委将走进更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初中学校。
第二单元 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8站)——走进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
初专委副秘书长高淑英主持第二单元的会议。
高淑英副秘书长主持
初专委“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8站走进了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会上首先播放了该校的办学特色视频。
学校经验介绍
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校长冯振开以“指向育人能力提升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题做经验分享。
冯振开校长做经验分享
一、文化建设:基于文化引领力,凝练学校育人哲学。核心:润泽教育;办学理念:追求卓越,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办学目标:面向未来,创建以“润泽教育”为特色的高品质学校;育人目标:培养 “崇德、求真、尚美、笃行”的优秀中学生。
二、课程建设:基于系统思维力,明晰课程育人指向。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构建“三层四类”课程体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关注课程育人效果,构建“二主体六维度”评价体系。
三、队伍建设:基于教育润泽力,构建育人生态体系。唤醒:提升价值引领力;助力:内外双修成合力;赋能:提高课程领导力。
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副校长李昱霏以“精准研修:构建青年教师项目式学习共同体”为题做经验分享。
李昱霏副校长做经验分享
学校以“润泽教育”为目标,培养“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师队伍,构建青年教师项目式学习共同体。系统思考:分析青年教师现状, 构建立体化培养体系; 主题精准:明确研修主题; 模式构建:“内生外转”双循环研修模式;实践探索:“阶梯式”项目学习,青蓝优培计划,雏鹰、雄鹰、鸿鹄计划。
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生物教研组长齐宇晴以“研究引领:赋能学科教研提质增效”为题做分享交流。
齐宇晴老师做经验分享
教研组分析学科教师队伍现状,指向育人能力提升,精准培训需求,构建教研组发展愿景,多措并举。具体包括:1.项目式研修:课时目标撰写、课时情境选择、课时问题设计、课堂活动创设、分层作业设计;2.主题式研修:课题研究、评价量表设计;3.课程建设工作坊:课程目标撰写、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方案编制、课程实施与评价;4.多元平台搭建:专家指导、经验交流分享、市区级教学评比展示。
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教学副主任刘妍序以“我的成长:从青年教师到教学管理者”为题做分享交流。
刘妍序副主任做经验分享
1.夯实基础,雏鹰展翅。制定职业规划;跟随名师学习。2.勤于研究,雄鹰飞翔。参与研究、负责承担课题,提升课程建构能力;参加后备干部、骨干教师、党务工作等项目培训,提升教学管理能力;承担市区级研究课、直播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等活动。3.辐射引领,鸿鹄翱翔。引领青年教师听课提升教学能力;创新问题设计,引领课堂思考;传代帮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专家点评
初专委副理事长吴甡校长结合学校的展示做点评指导。
吴甡副理事长做点评指导
密云五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育人闭环,把青年教师的培训变为培养,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教研组教研方式的变革,带领老师们开展研究,进行团队建设。建议进一步增加学习共同体的开放性,持续推进学校教师发展。
关于教师发展的三个建议:1.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每个教师。教师是学生三观的启蒙者,必须正确地认识个人价值,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 2.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3.全面地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把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教研中发挥团队力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张铁道研究员结合学校的展示做点评指导。
张铁道研究员做点评指导
密云五中展示了以育人能力提升为主旨的校本教师发展和创新实践,有理念、有制度、有方法,也有成功的实践。其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1.自觉遵循成人学习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指导; 2.揭示了教师育人能力发展的内在规律,给教师搭建能力成长的阶梯,创建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共同体,带给教师进步的体验和成就感。
建议:1.在全区中小学以指向育人能力提升的理念和实践改进校本教研。
2.区域教师发展机构以指向育人能力提升的理念和方法改进教研和培训工作。
3.多种方式推广密云五中的创新实践经验与成果,为全国中小学的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提供示范引领与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