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 5项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和北京市数字教育研究课题顺利开题
2023-10-16 09:04

2023年10月11日,海淀进校组织召开中国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科研一般规划课题和北京市2023年数字教育研究课题开题会。首都师范大学孙众教授、高洁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顾瑾玉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玉渊潭中学原校长高淑英老师,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李春立老师五位专家指导点评。海淀进校姚守梅校长、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核心成员、海淀进校教科室教师深度参与、互动交流。本次开题会由教科室杨智君老师主持。


开题会现场


杨智君老师主持

开题交流

5位课题负责人分别代表课题组,围绕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计划、研究重点与难点、实施计划与预期成果等方面作开题陈述。5项课题紧密结合教研工作实际,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教学改革重难点问题,围绕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师精准培训以及跨学科教学设计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有效回应了数字时代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学与教研提质的新要求。



课题负责人开题汇报

专家点评指导

孙众教授、高洁教授、顾瑾玉副教授、高淑英副秘书长、李春立老师对5项课题进行了细致并有针对性的点评。专家们高度肯定了5项课题选题视角的时代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紧密围绕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的教学与教研提质增效展开研究设计。研究内容丰富、逻辑严谨,与日常教学教研工作紧密结合,具有扎实的研究和实践基础,充分发挥了教研员带领团队开展研究实践的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专家们对于5项课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个性化点评和回应,并提出了下一步的修改方向:(1)清晰界定概念。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清晰界定研究范围,凸显本课题的核心亮点。(2)精准聚焦内容。明晰并聚焦核心研究问题,梳理研究逻辑和主线,深化研究内容。(3)深层挖掘经验有效运用已有量表等工具,同时拓展研究综述的广度,深入挖掘更多角度、更多地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4)整体关联要素。紧密围绕选题,把握研究背景、文献、目标、内容、方法、成果等各要素的一致性和关联性。 


孙众教授点评指导


高洁教授点评指导


顾瑾玉副教授点评指导


高淑英副秘书长点评指导


李春立老师点评指导


总结讲话

海淀进校姚守梅校长代表各课题组对五位专家的专业指导表示感谢,从研究设计、实践操作和报告修订等方面给出了精准具体、有建设性和引领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诚挚邀请五位专家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指导课题组成员开展规范性的研究与实践,有效提炼并转化研究成果。

同时,姚校长也提出了三点希望和建议:(1)持续完善优化。各课题组要认真学习采纳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研究设计,完善开题报告,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2)常怀敬畏之心研究是一项严谨的工作,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各课题组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研究进展。(3)科研带动教研“研”是基础,更是底气,要用科研的方法做教研,聚焦课程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在多轮次的实践探索中提炼优秀的科研成果,并反哺教学实践。 


姚守梅校长讲话

从立项到开题,是从“宏图”走向“地图”的过程,也是逐渐清晰化、具体化、规范化的过程。专家们专业精准的建议和同伴间的学习借鉴,帮助各课题组进一步明晰更聚焦的研究内容、更具体的路径方法,扎实走好了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各课题组会继续深化研究,产出更加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中提升教研工作品质,高水平服务海淀教育发展。 


合影留念


文:教科室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