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下午,海淀区中学英语教研组长“课例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浸润式研修班顺利开班。开班仪式在外研社大厦九层多功能厅举行。KY.COM校长罗滨,校长助理、师训部主任刘锌,师训部副主任王永祥,以及师训部教师谭文明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外研社教育发展事业部陈文老师主持。46名海淀区中学英语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参加了开班仪式。
海淀进校、外研社双方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外研社党委书记兼社长王芳致欢迎辞,向莅临开班仪式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她回溯了自身成长与海淀进校之间的渊源,表示海淀进校作为海淀教育的“排头兵”,始终走在全国课程改革的最前列。此次海淀区中学英语教研组长课例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项目是海淀进校和外研社的强强联合,外研社将为海淀骨干教师链接更为丰富的学术资源,助力海淀基础外语教育再上一个台阶。
海淀进校罗滨校长致辞。她首先向外研社对此次研修的全面支持表达了感谢,并期待未来与外研社开展更为密切的合作。她指出,教研组是学校校本研修的基本单位,教研组长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带头人。
同时,她对参加研修的教研组长提出四点要求:教研组长很重要,教研组长要做一颗“金种子”,将研修所感、所悟和所学带回惠及学校。课例研修很务实,教研组长要以课例研修为抓手,借助海淀创新的“双微驱动”教研机制,带领微团队研究微项目。跟进实践很必要,返岗实践时要注重三个逻辑,即英语学科本身的逻辑、学生学习的逻辑和教师学习的逻辑。跨校伙伴同进步,教研组长要充分利用各种研修机会,组建正式或非正式学习共同体,实现共同成长。
海淀进校罗滨校长致辞
随后,外研社陈文老师从研修背景、研修目标、课程设计、研修方式、考核评价、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方案解读,帮助老师们充分了解此次研修安排,明确研修目标及任务。
开班仪式结束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教授开启了第一场专题讲座“课例研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她首先梳理了课例研究的起源、概念、特征、应用以及课例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然后生动阐释了课例研究在促进英语教学、提升教研品质方面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最后又例析了课例研究的过程以及操作方法,在互动研讨中引领教研组长思考如何基于课例研究的范式开展主题性、课程化的校本研修活动。
学员感言
交大附中二分校 金伟:有幸参加此次培训,心中满是憧憬与期待。开班仪式上领导们的热情期许,第一讲张虹教授的多维引领,更是激起了我久违的学习热情!从教学实践的问题中找到课例研究的角度,确定研究愿景,集校内外力量,多轮次打磨课例,转变教、激发学,最终实现研究愿景。张教授为我们开展课例研究提供了全方位的引领,让我更有信心肩负使命,成为一颗金种子,带动学校校本研修的发展!
师达中学 张恒:今天下午被罗校长的致辞深深打动,她希望每个教研组长不要做上传下达的传话人,只会布置工作,组织公开课。而是经过专业的打磨和学习,成长为一颗金色的种子,生根、发芽、结果……虽然只是平实的几句话,却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通过此次培训,我突然意识到所谓公开课就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课例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在于关注到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在于将教育的理念落地。虽然才上了第一课,我已经有了很多收获,我相信培训结束后,我将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研组长。
背景介绍
教研组长作为骨干教师中的关键少数,在组织开展学校校本研修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海淀进校在“十四五”时期,针对海淀区中小学教研组长的学习发展需求,规划了系列教研组长浸润式研修项目,以提升教研组长设计与实施校本研修的能力。浸润式研修通过整合多方优质研修资源,为海淀区中小学骨干教师量身定制拓展课程,帮助其了解学科前沿,拓宽学术视野,使其沉浸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之中,通过角色体验、操作实践,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并通过后续持续跟进、迁移应用、改进行为,在区域内外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文:王永祥
图:外研社提供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