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教育帮扶‖兴安盟教研员浸润式研跟岗研修总结
2023-03-23 09:31

背景介绍:援助合作,海淀进校一直在扎实行动。海淀进校有序落实教育部、市教委、区教委的教育帮扶任务,针对全国17个被帮扶地区开展了“一地一方案、一地一特色”的专业化支持。3月1日至3月14日,内蒙古兴安盟15位教研在海淀进校进行了浸润式研跟岗研修。海淀进校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研修课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研修活动,有效提升了内蒙古教研员专业素养。

为期2周的内蒙古兴安盟教研员跟岗研修顺利结束。为了帮助跟岗教研员梳理学习收获,凝练研修成果,3月14日下午,开展了跟岗研修总结工作坊。海淀进校教研员李静主持工作坊,教研员林情情、曾瑞强担任工作坊助理,内蒙古兴安盟15位教研员全程深度参与工作坊研修。


李静老师采用“焦点讨论法”的形式设计了本次工作坊研修。李静老师引导15位教研员通过抽卡片和拼卡片的形式将参与工作坊研修的兴安盟教研员分成小组,之后,引导他们参与“九点连线”游戏,跟岗教研员很快投入到游戏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连线。李静老师在总结中强调了“参与研修,要努力消除固有思维,做到及时清零,在努力学习和消化中,跟自己的工作建立关联,达成迁移和创新的最佳效果。”


在深入研讨环节,李静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您做教研员有多少年了?上学期您主持或策划的教研(培训)活动多少次?上学期这些活动共有多少人次?三个小组分别计算汇总,展现在白板上。上学期约有2000多位老师参加这15位教研员组织的教研(培训)活动。当地教师的教研需求多,对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研员不断更新和学习新理念。老师们看到这三组鲜活的数字,真诚的说,这既是收束性的总结,更是对接下来教研工作的沉甸甸责任。


李静老师还引导跟岗教研员回顾14天研修带给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在纸上绘制成曲线图。语文教研员吕老师分享了自己亢奋—反思—高兴的情绪变化,物理教研员石老师分享了自己兴奋—渴望学习—兴奋的情绪变化,语文教研员陈老师分享了自己焦虑—积极找方法—排除疑惑—自洽的情绪变化。真实的体验让教研员们再次理解了本次研修的主题,对研修课程的系统性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最后一个环节中,李静老师要求每位跟岗教研员在大白纸上用关键词写出本次跟岗研修中对自己帮助/触动最大的一次活动是什么、如何转化这次活动。跟岗教研员朱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最大收获是基于课标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返岗后努力帮助教师进行基于证据的教学。跟岗教研员刘老师分享了最大的帮助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返岗后进行本学期的单元整体教学规划与实践。跟岗教研员赵老师分享了最大收获的一次研修活动是新任教师培训,返岗后在做好需求调研基础上,设计好新任教师培训课程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新任教师培训。



活动最后,李静老师向大家介绍本次工作坊所采用的方式是“焦点讨论法”,并介绍了“焦点讨论法”的操作流程,鼓励跟岗教研员适时采用这种形式开展研修,帮助教师将研修的成果转化成育人能力。李静老师还代表项目组对跟岗教研员提出了希望。

工作坊结束后,兴安盟的教研员还沉浸在其中,他们表示,14天的研修收获满满;14天的研修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接下来,海淀进校根据帮扶地区教研员需求,不断迭代升级跟岗研修课程,使跟岗研修更有高度、广度、宽度和热度,助力帮扶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曾瑞强

图:张烨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