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宇辉,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吴为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周洪宇,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董奇,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苏士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泉水等出席开幕式。论坛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各计划单列市和中国教育学会各分支机构设立81个分会场。共3385余万人(次)通过线上平台观看论坛直播。
论坛为期2天,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主旨报告、校长星空、主题发言、学术研讨、成果交流、优秀课例观摩、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讨。
2月11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开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与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共同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捐赠2023年《中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教育学刊》两份刊物。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捐赠学会刊物
开幕式前,怀进鹏部长参观了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展,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罗滨向怀部长汇报了“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成果推广应用的海淀经验。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致开幕词
北京市副市长刘宇辉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致辞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主持开幕式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主持主旨报告和校长星空
罗滨校长作大会主旨报告
罗滨校长作专题发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罗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并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分论坛做专题发言和对话交流。
组织参会学习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在罗滨理事长带领下,积极宣传、组织广大会员以集体学习及自主学习等方式在线参加会议。按照中国教育学会要求,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设立“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分会场”,初专委副理事长金卫东、李文萱组织上海地区的理事、会员及一线干部教师集中观看开幕式、主旨报告。此外,初专委还在北京、天津、杭州、成都、阿拉尔、哈尔滨、保定、昆明、西安等地区,由当地初专委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和理事负责具体组织集中学习。共计一千余人集中参会。
集中学习现场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分会场代表初专委集中观看开幕式和主旨报告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海淀进校大兴分校)会场
成都市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会场
天津市蓟州区实验学校会场
浙江新通教育集团会场
新疆阿拉尔市教育局、新疆阿拉尔市第一中学会场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会场
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校会场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会场
昆明市实验中学会场
云南财经大学附属中学会场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会场
学习收获
经过两天高强度的学习,参会老师们表示深受启发,收获良多,深度理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学习区域、学校的优秀实践经验,明晰学校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坚定育人目标,更新育人理念,学习高质量育人的方法与策略。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周其力:怀部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上下功夫,在着力加强教师队伍质量建设上下功夫。联系工作实际,在新时代、新挑战下,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抓牢师德师风建设不松劲;其次,落实素养导向,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最后,顺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天津市蓟州区实验学校 刘莹珠: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会上,各领域专家、教师们从顶层设计到课堂教学,从微访谈到微教研,都让我对于“双减”这个主题不断加深理解。作为一线教师,自然是“双减”攻坚战中的主力军之一。无论是针对课后服务还是作业设计,无论是聚焦课堂教学还是教研工作,我们都应该做到基于新课标、指向核心素养,积极探索,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高效学习、深度思考,将“双减”政策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落实落细。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海淀进校大兴分校) 王云阁:四个主旨报告以及三位校长的精彩发言,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处于今天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双减”政策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作为培训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深化对高品质教师培训的研究和思考,在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工具的研发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以高质量培训赋能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朱小丽:今天的年会,让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首先要实现自我的提升,进行知识能力的储备,积极参加区级、校级的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解决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其次,在优化作业设计上下功夫,高质量的作业会反哺课堂教学工作,基础性作业要突出重点,形式多样化;最后,进一步完善课后辅导,在义教阶段合理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进行作业答疑以及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挖掘,让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黄杨丽:“校长星空”板块,三位校长的育人实践分享令人感触颇深——创新的课程改革,有趣的综合实践,行走的校史底蕴,丰硕的办学成果,诉说着教育的精神内核。反观我们的教育之路,要有十年如一日做教育的勇气,更要有改变教育弊端的勇气。尝试一点点改革,一次次实践,推动养成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富有特色的学校符号、学教关系的深度转型、富有活力的专业共同体、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体系、富有支撑力的办学生态,方能让教育充满生长力。
新疆兵团第一师实验小学 于霞:两天的会议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点:首先是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同志的讲话振奋人心,让我们更加坚定将培养新时代三五九旅传人作为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其次是罗滨校长在主旨报告中对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介绍。阿拉尔市作为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收获颇丰:一是整区从“育分”走向了全面育人的研究;二是学会抓教学关键环节展开研究;三是教研工作转型过程中勇于创新,积极开展了课题研究。2023 年,计划以“创建学术性教师队伍”为主题持续开展成果推广工作,推进“四大提质”行动,设计和实施“5+M+N”教研课程,建设学科教研基地,打造精品示范课。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安景花:本次基础教育论坛既有理论引领,也有实践经验;既有教学研讨,也有鲜活的课堂教学,引人入胜,更发人深省。从论坛的学习中,以下几个方面对我的启发很大:1.家校社联动,打通书本与生活的壁垒;2.教学研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单元教学的整体架构与实施。
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 欧林阳:罗滨校长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海淀进校高品质教研服务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思考。从“超前一公里”的思考与研究,到“最后一公里”的应用与落实,“理念-内容-机制-评估”的全要素整合;“跨学段纵向衔接、跨学科横向关联”的全方位教研;教研员、教师、干部、教研组长的多主体参与;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资源建设、教师发展五大中心协同等方面构成了具有海淀特色的“大教研”范式。学校不断超越自我,成就教师、发展学生,非常值得我们去参照和学习。
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校 白雪莹:于洺老师一节别出心裁的思政课,聚焦国家扶植乡村、振兴乡村的政策,从一个小小的土豆入手,让城里的孩子走进乡村,切实感受到作为农民的烦恼,用自己的所学真正的做实事、为国家做贡献。用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层层递进,中间数次对于专业报告和论述的运用,将自己的所学提供给学生,以满腔真情影响学生,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身为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情怀与素养。
昆明市实验中学 刘会琼: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的报告,我很受启发。特别是听了“双减进行时”的内容后,我对“双减”下初中历史作业如何设计有了一些思考。首先,以学生的需求为主设计不同的作业要求和目标,用基础性作业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用综合性作业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运用;用发散性作业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思维拓展,引发学生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此外,初专委还广泛宣传组织各位会员线上收看会议直播,并在会员群中分享交流参会情况和学习体会。
部分素材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文:张晓、常琨
图:张烨、徐磊、肖德华、初专委各分会场所在学校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