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初专委”)、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主办,KY.COM支持,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承办的初专委“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6站)”活动在北京市大兴区成功举行。
会议以“‘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行动——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学校治理效能提升”为主题,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领导致辞、讲话,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6站)——走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主旨报告和“赋能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教师论坛(1)。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同行通过单位集体组织和个人自主参会的方式齐聚云端,共计5万余人线上线下参会。
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副主席、区教委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赵建国主持第一单元的会议。
赵建国主任主持
第一单元 领导致辞、讲话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冲在会议上致辞。
周冲副区长致辞
周冲副区长首先向初专委对大兴区的信任和肯定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嘉宾、专家、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大兴区是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和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十四五”时期是大兴区落实“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坚持“内培外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探索教研机构跨区域合作模式,抓住“双减”工作核心开展校内提质增效行动,切实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教研水平。今年是大兴区的教育质量提升年,本次会议将促进大兴区在“双减”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提质行动走向深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保江在会议上致辞。
朱保江副书记致辞
朱保江副书记首先祝贺本次活动成功举行,并对与会领导、专家和线上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是培训全国教育系统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是教育系统干部党性锻炼、理论武装、提升教育专业素养的重要阵地。本次会议关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非常契合时代的重大教育主题,非常有现实意义。“双减”工作,需要高质量教育教学活动来支撑,需要高品质的学校管理。本次会议对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展示。希望教育同仁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深入研讨初中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与规律,总结经验与做法,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初专委理事长、KY.COM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滨在会议上讲话。
罗滨理事长讲话
罗滨理事长代表初专委对与会领导和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初专委一直以来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平台,提升初中校长、教师专业化水平及初中学校办学水平,精心打造了6大品牌学术项目。其中,“初中教育校园行”体现四个特点:一是紧扣政策文件,引领方向;二是聚焦关键问题,深度研讨;三是贴近一线需求,服务学校;四是凝聚各方力量,彼此赋能。
落实“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都是指向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初中学校要做好校内提质,包括课程提质、教学提质、作业提质、课后服务提质、教研提质、管理提质和家庭教育提质等方面。校长要带领团队优化课程方案,升级服务供给,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通过研修精准理解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如何确定和实现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提炼引领性学习主题,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开展持续性的评价,创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其中,良好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专业表现,要以学习单元为单位,一体化设计教学目标和作业。
今天走进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蓬勃发展的,有鲜明特色和先进理念的新建校。希望大兴区办出更多优质的学校,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未来初专委将继续深研细耕,协力聚智,推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初专委秘书长、KY.COM副校长、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执行校长申军红主持第二、第三单元的会议。
申军红秘书长主持
第二单元 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6站)
——走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初专委“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6站走进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会上首先播放了该校的办学特色视频。
学校经验介绍
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学校治理效能提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江培英以“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学校治理效能提升”为题做经验分享。
江培英校长做经验分享
一、更新育人理念:回归“以人为本”的育人初心
1.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
2.坚定“让每个生命彰显价值”的教育追求
二、重构治理体系:形成“多元·共治”的体系特点
1.确立六大治理主体:多元·共治
2.推进治理结构变革:扁平化、参与式
3.健全内部治理机制:依法、科学、民主
三、优化激励机制:赋予“激励·赋能”的机制内涵
1.优化“选用管评”全链条式干部成长体系
2.落实“唤醒+激活”的教师成长机制
3.以“悦纳+激发”作为学生成长行动指南
四、创生教学实践:达成“学生立场”的教育生态
1.站在学生立场,构建课程体系
2.以生为本,构建“学为中心”的生态课堂
校本研修: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张志刚以“校本研修: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为题做经验分享。
张志刚副校长做经验分享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教师群体和个人发展规划:教师专业成长“五阶梯”图谱:新任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示范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二、构建“一训两研三反思”校本研修模式 “一训”: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特点设计模块化培训 “两研”: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三反思”:每天、每周、每学期的教师反思活动
三、依托“外脑”,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台;依托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项目,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教研组转型:促进教研提质增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教研组长马燕以“教研组转型:促进教研提质增效”为题做分享交流。
马燕老师做经验分享
科研引领:聚焦学科关键问题,以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程建设:构建以主题式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研学旅行课程为主体的校本课程群,实现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
学科融合:利用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的交叉性和差异性,构建“生态课堂”,解决跨学科问题。
问题导向:以课堂观察工具为支撑,发现教师“困惑点”,寻找 “生长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建设:形成“雁阵效应”,建设专业学习与实践共同体。
专家点评
初专委副理事长吴甡校长结合学校的展示做点评指导。
吴甡副理事长做点评指导
学校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前瞻性思考和学校治理效能提升的实践,值得全国的初中学校学习和借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七个基本原则,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教育现代化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人的教育观念要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
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把创设向上向善向真的学校文化作为学校治理的主要着力点,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初专委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教授对学校展示做点评指导。

学校的报告体现出3个特点:(1)有高度。首先立足于培养人,站位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2)有广度。报告非常全面,涵盖了育人理念更新、治理体系重构、激励机制优化、教学实践创生四个方面的内容。(3)有深度。学校对于治理的理解与实践,专业性强,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深度。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激励机制给教师提供动力,通过学校校本研修和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师能力。
第三单元 主旨报告
初专委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教授做题为“‘双减’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与治理”的主旨报告。
“双减”不是目的,“双减”一定要与高质量发展同向同行。1.高质量的教育目标:强调核心素养导向,培养学生具有聪明的脑(创新能力)+温暖的心(合作能力)。2.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精准对接,优化结构,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3.高质量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4.高质量的教育评价:要与目标对接,强化素养导向,明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关键表现,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5.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双减”对教师的能力、动力、体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能力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迫切需要提升。6.高质量的教育治理:学生发展是教育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要关注学校和班级层面的治理。教育治理的本质是多元共治,是教育管理的民主化。
领导讲话
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周爱彬在会上讲话。

周爱彬书记讲话
周爱彬书记首先热烈祝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对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专业点评和高位引领。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自2015年建校以来,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优质的专家资源和展示平台,高标准高起点定位学校发展。希望学校继续深化实践探索,持续提升学校治理效能,提升育人质量。
“十四五”时期,大兴教育将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的治理现代化,继续坚持校内校外同时发力落实“双减”,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让教育成为大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新窗口。
第四单元 “赋能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教师论坛(1)
教师论坛聚焦“践行‘双减’: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主题,由初专委副理事长、北京市八一学校教育集团校长沈军主持。

沈军副理事长主持
作业提质:区域教研的引领与思考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中学教研室主任吕争对区域作业提质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整体介绍。
吕争主任做主题发言
基于教研室对区域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的调研与分析,介绍了区域在推进作业提质方面“系统设计、专业引领、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聚焦“学习理解-更新观念、众筹共研-难点突破、提炼成果-适时推广”三个关键阶段汇报了研究策略,同时也对区域作业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再思考,对区域作业提质进行了再规划。
研制评价指标 引领作业设计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初中化学教研员刘春凤介绍了通过研制评价指标引领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刘春凤教研员做主题发言
评价指标的作用:使作业内容指向明确、水平清晰;使作业诊断更精准;使作业批改、反馈针对性更强。
评价指标的特征:知识点+素养,输出性行为动词,任务类型+水平。
评价指标的制定要点:依据培养目标—落实核心素养—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分解课时学习目标—转化评价指标;基于学习目标的知识点—剖析出能力水平和任务类型—用“指标语言”表述。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初中语文教研员王镓塽针对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汇报交流。
王镓塽教研员做主题发言
在课程视域下,阐释了前置性作业的内涵,并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分析了前置性作业诊断学情、调适教学、生成初始认知、打开学习通路的功能,明确了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要点。
设计:依据目标,适切开放。实施:精准诊断,关联教学。前置性作业的研究,得以让作业设计从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终点,向前延伸出新的起点,与教学的全过程建立了良性互动,充分体现了作业研究与教学研究的一致性与互补性。
素养导向的情境化作业设计策略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司张浩,分享了素养导向的情境化作业的设计策略。

司张浩教研员做主题发言
在深入理解情境、把握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依标探寻情境化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1.基于单元目标,围绕单元大概念创设情境,设计情境化单元作业;2.依据不同的作业评价指标,创设不同情境,设计情境化课时作业;3.同一情境下,通过设计不同的情境活动促使素养水平进阶,设计情境化课时作业;4.针对同一水平的评价指标,侧重评价不同核心素养,设计不同的情境化课时作业;5.根据作业的功能目标,设计不同的情境化作业。
依托教研攻坚 提升作业质量
北京市大兴区永华实验学校数学教师杨雪,分享交流了在教研引领下开展作业研究、实践与改进的收获。
杨雪老师做案例分享
教研引领开展作业研究:区、校、教研组三级联动,提高对作业设计的认识。教研攻坚用好作业模板:依托教研室研制的“大兴区初中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模板”,以模板要素的研究为抓手,开展作业设计研究。深度教研促进作业提质:精研单元作业与课时作业设计,细化评价指标与能力水平层级,达到作业减量提质的目的。
作业批改、反馈与指导“三部曲”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语文教师赵明,聚焦作业的批改、反馈与指导做主题发言。
赵明老师做案例分享
赵明老师着眼如何真正提高“全批全改”效率、如何强化作业的“学情诊断”作用、如何基于能力水平的进阶落实作业指导三个关键问题,从转变作业批改观念、把握作业批改质量观的角度,介绍了自己前置指导、高效批改、精准评价、及时反馈、适量强化、分层提高实践与思考,在作业的指导与反馈中帮助学生完成再学习、再发展。
优化作业设计 服务有效学习
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党委书记孙宁介绍了依托吴甡名校长工作室,聚焦“双减”关键问题,开展跨校团队研修在作业提质增效方面的实践探索。
孙宁书记做案例分享
跨校团队研修的过程要素:聚焦真实问题-规划教研主题-设计系列活动-精准专业指导-助推共同体成员成长。孙书记分享了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业完成与指导、作业批改与反馈、作业资源建设与分享四个方面进行校本作业改进的实施过程与阶段性成果,体现了学校在落实“双减”中的行动改进力。
专家点评
初专委理事、KY.COM中教研副主任、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校长助理夏满结合七位发言人的专题交流内容,点评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
夏满主任做点评指导
一是课程视域,整体设计。即关照从作业设计到作业实施的过程,聚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核心环节,整体设计作业;关照课前预习-课上教学-课后评价的“教-学-评”全过程,整体设计前置性作业和课后作业;关照从学科知识构建到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整体设计单元作业与课时作业。二是坚持学生立场,三维架构。即从学习目标制定与作业评价指标研制、任务情境设置、学习支架搭建三个维度设计作业。
初专委副理事长、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原院长、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原副局长李文萱对教师论坛做点评指导。
李文萱副理事长做点评指导
论坛的发言呈现了“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索的前瞻性、引领性和示范性,体现了系统性思维、工程思维和设计思维。
大兴进校的4个发言,展示了大兴区作业研究、设计与实施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行动。一是体现了以目标定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相结合的专业服务的价值追求。二是上接国家政策要求,下接学校师生实际情况,彰显了专业服务重在联通、转化和赋能的策略要求。整体上具有五个特点:系统、聚焦、协同、众筹、共享。大兴进校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线学校的3个发言,契合了新课改的精神与改革方向;展示了区、校、教研组三级联动提升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的攻坚行动,以及良好的教研生态;构建了教师研修与实践改进的场域,以及教师能力发展的连续体。
本次会议对于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梳理总结学校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初专委将继续走进更多学校,为全国各地初中学校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携手更多的校长、老师,彼此赋能、协同发展,为初中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张晓、常琨、王镓塽、司张浩、刘玉婷、孙苗苗
图:赵文君、刘凯、余亮、万世珍、张苹苹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