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上午,海淀区举办“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项目专题培训,聚焦“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教学、双师课堂、联合教研”,旨在推进海淀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试点集团(校)行动典型案例的指导,促进成果培育与宣传,同时为面向全区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奠定基础,帮助学校进一步明晰工作方向,明确工作路径。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孙众,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张慕华进行案例指导并做专题讲座。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师训部主任刘锌,海淀区一期试点集团(校)、中小学主管教师培训、信息化工作的干部,前期参与案例征集的相关教师,以及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代表等1200余人在线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由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张晓主持,包括专家案例指导与专题讲座、互动交流和试点工作安排三个环节。
张晓副主任主持
专家案例指导与专题讲座
孙众教授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视角下双师课堂与联研的案例研究”为题进行案例指导并做专题讲座。
孙众教授做案例指导与专题讲座
1.案例研究
中小学案例研究,主要是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对学校教育实践情境中的事件、现象和问题叙述和探讨。案例研究的作用:自我总结、模式提炼、优势辐射、智慧积累。案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描述类材料、分析类材料、诊释类材料、证据类材料。
2.人工智能与双师课堂
人工智能通过多种新技术赋能课堂教学,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人工智能助推视角下的双师课堂——
意识:教师要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式:支持教学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目的:构和GVB:在共性中找发展,在差异中互补。双师课堂的他建与共建:“他建”基于先进理念与优质资源,“共建”基于地域优势、学校特色、教学智慧。
张慕华老师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理论、实践与案例”为题进行案例指导并做专题讲座。

张慕华老师做案例指导与专题讲座
1.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案例分析
张老师肯定了试点集团和试点校积累的丰富相关实践经验,并提出了优化案例及实践的三点建议:一是深入挖掘平台中的AI技术,在教学设计中予以凸显;二是要加强相关证据收集和支撑性材料的呈现;三是进一步总结提炼技术支持下的有效教学活动,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2.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理论与实践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核心价值:改善学习评价、助力个性化培养,赋能教学、辅助教师工作,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供给。
教师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工作的四个动态水平:学会基本人工智能知识和原理,能判断哪些资源和工具使用了真正的人工智能;学会利用人工智能来学习,提升自身学科及教学的知识与能力;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发现人工智能对于教育教学的“实际”作用;将人工智能用于学习和教学的经验传递给其他教师。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技术与场景: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类脑智能和云计算与大数据等。
3.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伦理问题
可基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分析框架,明确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思考如何构建可信人工智能,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良性、持续发展。
互动交流
一期试点集团(校)以及各中小学的教师代表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上庄中心小学李龙娟老师:在开展双师课堂过程中如何进行更好地师生互动?
首都师范大学孙众教授:开展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前提是在教学主题选择、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模式选择、驱动性问题设计等方面做好科学、系统的设计。由于远端课堂和主讲教师不在同一个时空,教师应打造参与式课堂,增加互动环节,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提升学生远端学习的社会临场感。
清华附中永丰学校胡周杰老师:目前知识图谱的应用与研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数据库可以呈现知识图谱的应用效果?
首都师范大学张慕华老师:知识图谱的原理是把每个学科基本的知识点用计算机内部的三元组形式表现出来,其应用结果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去检验,希望和中小学进一步合作交流,将科研助力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案例。
试点工作安排
海淀进校校长助理、师训部主任刘锌以“人工智能助推海淀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题,具体介绍海淀区试点项目及后续试点工作安排。刘锌校长助理做试点工作安排
1.项目背景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要求、“双减”背景下校内提质的新需要、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解决。
2.工作目标
实现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打造、两个新模式的构建以及一批优秀成果的积累,最终服务于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达成。
3.试点工作安排
五年四阶段:研制方案、整体启动阶段;先行先试、系统推进阶段;总结反思、全面推进阶段;模式提炼、成果推广阶段。 最后,刘锌校长助理提出,期待全区中小学教师加入项目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产出优秀成果;区级将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为促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探索提供专业助力支持。本次专题培训围绕“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教学、双师课堂、联合教研”主题,进一步引领全区中小学深入认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价值、意义、内涵、路径与策略,为教师后续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教学、双师课堂、联合教研的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与路径。未来海淀区将对各试点集团(校)的行动实践进行持续跟进指导,推动全区中小学形成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案例成果,持续探索多样态、结构多元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新范式,推动海淀区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服务海淀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
会议背景:海淀区是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2022年1月,海淀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启动。试点工作坚持创新驱动、系统规划、问题导向、项目互补、一体化发展原则,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等支撑“六大行动”的持续开展。其中,六大行动包括智能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动、人工智能促进课堂教学提质行动、人工智能助力作业提质行动、人工智能促进联合教研提质行动、人工智能助力“精准培训”行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研究与成果推广行动。 各试点集团(校)结合实际情况,依据人工智能试点六大行动、11项工作任务,确定各自的试点行动及具体任务,研制工作方案,开展系列试点工作,并总结提炼人工智能助力线上教学、双师课堂、联合教研的典型案例。
文:谢婧、张晓、谭文明
图:谢婧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