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坚持五育并举,及时服务学校、教师和学生有效开展教与学,共享在线教学案例和经验做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海淀区组织中小学在线教学系列论坛。
11月25日下午,海淀区教委基础教育一科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以线上直播方式,联合召开了海淀区小学教学干部在线教学论坛,全区600多名小学教学干部、年级组长在线上参会。海淀进校校长助理马耀国、小学教研室主任柏春庆、副主任左小玉、杨健、牛玉玺与全体小学教研员、进修学校其他相关部门教研员参加论坛。会议由基教一科贾偲偲主持。
基教一科贾偲偲主持
学校教学干部、教师在线学习
学校在线教学经验分享
这次线上教学,海淀区各小学大多采用线上直播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面临各种挑战。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会线上学习吗?线上直播课,如何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如何让线上直播课更加有趣?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否胜任线上教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各所学校迎难而上,积极应变,干部教师通力合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下面是三所小学从管理视角带来的在线教学经验分享。
海淀区五一小学
来自海淀区五一小学的李全博主任以“以精准化管理 营造有序高效的线上教学”为题进行经验分享。李主任从精准管理、精准实施、精准评价三个方面分享了学校的具体实施经验。管理层面,学校力求让制度成为有温度的管理助手,从而真正唤醒教师的内驱力。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一手稳抓管理机制,建立线上教学管理流程。一手稳抓常态推进,探索多种线上教学路径,让“应急”机制成为学校“常态”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实施层面,李主任分享了突破线上教学难题的方法,细致具体可操作,对全区开展线上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评价层面,李主任详细介绍了学校通过干部巡课、调研问卷等方法,及时准确地了解老师们在线教学的需求,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案。五一小学以精准化管理,有序高效地推进了线上课堂教学新样态的落实,让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海淀区万泉小学
刘莉主任代表万泉小学教学管理团队以“建立线上巡课机制,助力师生线上教学”为题进行经验分享。万泉小学基于问题导向开展线上教学研究,借助巡课机制的构建与实施,促进万泉小学师生更好地开展线上“教”与“学”,努力提升线上教学质量。万泉小学针对巡课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扎实落实,建立了教学管理团队联动机制、智慧众筹机制、垂直无缝管理机制、首遇负责机制、巡课留痕机制、跟进调节机制,以及多元统整反馈机制,为教师线上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驾领航,增添动能。巡课机制也成为促进线上教学方式变革重要方式,使线上教学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继而撬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万泉小学提炼的各种线上巡课机制,具体可行,效果明显,对全区其他学校的巡课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海淀区红英小学
来自海淀区红英小学的牛建宏副校长以“自主导航,点亮线上学习”为题进行经验分享。面对学生在线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能力缺乏等各种问题,红英小学创造性地构建了自主导航学习机制,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红英小学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建立自主导航机制:精心备课,启动自主导航;研发导学手册,助力自主导航;任务情境,驱动自主导航;学科实践,激活自主导航;家校合作,推动自主导航。每个方面的介绍,既有具体的做法,又有鲜活的案例,为全区线上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在线教学指导建议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马耀国做了题为“以高质量教学研究,支持在线教学有效开展”的专题报告。报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海淀区小学在线教学的现状和需求,并据此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线上教学指导建议。
精诚团结有定力:面对线上教学,广大干部教师要做到精诚团结,保持定力。这种定力从哪里来?定力来自于学校的系统管理,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学科管理、学生自主管理,五个方面必须同时加强、联动发力;定力还来自于六个组织系统的协同作战,学校教学系统全面统筹,班级文化系统支持跟进,学生评价系统质量保证,学生交往系统促进发展,技术支持系统提供保障,家庭成长系统是强大后盾。
精准施策有动力: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于11月24日面向全区1194名的干部教师开展了在线教学网络调研,较为快速精准地了解了海淀区小学教学的现状和需求。
在优势方面,线上教学平稳有序,师生状态良好。各所小学基本上都采用线上直播教学,是对之前点播和录播教学的一次升级。学生能做好课前准备,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按时参加线上学习,听讲较为专注,发言较为积极,作业基本上能按时完成并上传。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教师能较为熟练地使用各种教学平台、技术和工具,有较强的资源转化意识和转化能力,能精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保证了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线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研究的问题。例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如何组织在线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线教学时间有限,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加强?如何开展在线评价与激励?如何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如何帮助一部分老师提升在线教学能力?另外,家长普遍担心的视力问题、学生独处问题,都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
通过此次调研,较为精准地了解了海淀区小学在线教学的优势、不足和各方需求,为下一步精准施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精心提质有效力:如何解决教学的突出问题?需要区域和学校聚焦在校教学质量提升,加强研究,拿出真招实招。
在区域层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面向全区即将开展以下五项活动:发布线上教学指导建议(2.0版);分享教师单元作业优秀资源;精心设计并开展在线教研培训;分组开展在线巡课系列活动;组织学科在线教学论坛。五项活动有的已经开展,其他的也都已经做好准备,每项活动都会聚焦问题,提供策略和案例,敬请大家持续关注。
在校本教研方面,聚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建议:提升教师在线技术和数据素养,建立典型网络问题的应对机制;提升在线教学的导入设计能力,引发学习兴趣;提升在线教学的问题设计能力,引发学习关注;提升在线分享展示、深度参与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在线教学的学生任务驱动的设计能力;提升教师在线评价和实施的能力;提升教师在线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能力;提升教师在线应对变革与政策要求的能力。
近期,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将结合师生居家教与学的实际需求,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将组织开展在线教学系列论坛,共享在线教学案例和经验做法,及时服务学校、教师和学生。
参会反馈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吴建欣:11月25日,海淀教委和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召开的在线教学教学干部论坛,及时高效,让我们共享智慧成果。五一小学想家长、学生之所想,立足“早”字,突出“快”字”,精准施策,多套方案应对不同类型居家情况,全链条各环节有序安排。万泉小学建立的线上巡课机制,整个管理团队联动,智慧众筹,全时段、全课程、全覆盖的巡课网络,以问题导向,追根溯源,解决线上教学的难点,助力师生线上教学。红英小学自主导航的新型学习方式,学校精心制作的“导学手册”,启动的各学科实践活动,点亮了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各学校的实际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校长助理马耀国的培训,“保持定力,协同动力,提升效力”的三个方向,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提出的学校教研建议,为一线教师更有效地线上授课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
海淀进修学校附属房山实验学校 梁华:全程参加了海淀区小学干部线上教学论坛,受益匪浅。海淀区五一小学、万泉小学、红英小学三位领导的经验分享,内容丰富,既有鲜活的案例,又有具体的策略,可学可用。海淀进修学校校长助理马耀国的线上培训,基于调研数据,对校本教研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论坛的召开,犹如一场及时雨。我们将认真领会并落实论坛精神,用以指导我们的线上教学工作,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
海淀区西苑小学 于妍:全程参会,收获颇丰。针对线上教学有几点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调研,了解家长和学生需求,多换位思考、多角度为每一位学生发展做出计划;打造丰富多元的线上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创造线上课堂新样态,充分利用好25分钟的时间去解决学生的真问题,提升线上教学实效;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效果,展现教师责任感,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家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