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海淀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座谈会召开
2022-11-21 11:15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海淀区充分重视书法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书法课在各中小学得到积极落实。11月9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海淀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座谈会,邀请书法名家为海淀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把脉指导。


参加座谈的有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名誉主席苏士澍先生,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张东燕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法苏恬博士、中国教育学会程珂老师、KY.COM校长罗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艺术、语文学科教研员代表以及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代表。校长助理马耀国主持座谈。


马耀国校长助理主持座谈


领导致辞


罗滨校长致辞

罗滨校长在致辞中,向苏士澍先生一行莅临指导致谢,向专家领导们介绍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积极发挥教研职能、服务全区师生的工作概况。近些年,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在书法教育工作方面,以《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文件精神,创新开展书法教研,不断丰富书法研修课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海淀区书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书法课得到越来越多孩子们的喜爱。进修学校专门配备两位区级书法教研员,系统组织书法教师的专业研修,积极为师生搭建艺术展示的平台。希望通过座谈交流,专家们给予专业指导和大力支持,共同推进海淀区的书法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座谈会现场


海淀区中小学书法教育与教研工作汇报


小学美术教研员李雪梅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书法教研员、特级教师李雪梅以《培根铸魂,弘扬书法文化》为题向专家汇报了海淀区中小学书法教研情况。李老师从“文化之魂”“教研之力”“未来之望”三个方面向专家汇报了海淀区书法教研的探索。

海淀区书法教育通过开展市级跨区联动教研、区级教研,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拓宽视野;以专家引领,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召开“成长中的名师”研讨会,助力教师发展;通过书法教师M工作室研修,以骨干教师带动群体成长;指导教师录制“海淀•空中课堂”等教学资源和撰写发表文章、著作,助力书法教师全面成长。通过海淀区“永远跟党走”等一系列活动,为学校搭建平台,展示海淀书法育人成果,并以点带面,促进各学校均衡发展。


首师大二附中书法教学开展情况汇报


马欣笛副校长

首师大二附中马欣笛副校长以《书以养德 德以润身》为题,就首师大二附中的书法教育工作进行汇报。首师大二附中是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海淀分院,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北京市艺术示范校,近几年学校的书法教育教学开展的很有特色。马欣笛副校长从学校“书画院建设”“教研引领,搭建平台”“支持保障、探索与创新”等几个方面向参会的专家汇报了首师大二附中书法教育教学开展的相关情况。


参会教研员、教师进行研讨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牛玉玺老师、中学语文教研员徐国珍老师、小学美术教研员杨健老师、中学书法教研员耿国华以及首师大二附中郭思彤老师参加了专家座谈会。他们分别就现阶段中小学写字和书法课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向专家进行了汇报。











苏士澍先生讲话


苏士澍先生讲话

苏士澍先生指出,书法进课堂首先要做到“三教”:教材、教室和教师。目前,教育部有审批的书法教材,希望学校积极建设专业的书法教室,努力引进书法教师,共同携手为中小学书法课的开展创造条件。苏先生强调,中小学的书法课要与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了解生动形象的汉字,引导学生把握汉字音形义相融的特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文化自信。苏先生建议,在现有书法教师不足的实际情况下,可以加强学校语文教师的培养,从提高教师的书写能力入手,书法教师与语文教师形成合力,让孩子们“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颁发聘书


罗滨校长为苏士澍先生颁发聘书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聘请苏士澍先生为海淀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专家,罗滨校长为苏士澍先生颁发了聘书。


苏士澍先生书写进修校训


苏士澍先生参观书法展

适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建校50周年,座谈后,苏士澍先生欣然为进修学校书写了校训“海纳百川,协同创新”。


参观海淀区中小学师生书法展


苏士澍先生参观书法展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在新建成的艺术展厅举办了海淀区师生书法展。苏士澍先生等专家领导参观了书法展,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马耀国和书法教研员耿国华介绍了师生书法展的相关内容。


参观校园


参观板书测试教室

最后,各位专家领导参观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了解了板书测试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教研培训场地,充分肯定海淀区为广大教师提供的高质量支持与服务。


文:耿国华、赵燕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