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 5项海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专项课题成功开题
2022-07-06 15:30

2022年7月4日,海淀进校组织召开海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专项课题集中开题会。北京师范大学郑葳副教授,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所所长宋永健,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玉渊潭中学原校长高淑英,海淀进校副校长林秀艳全程参与指导,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核心成员、海淀进校教育集团科研名师工作室成员、海淀进校教科室教师共30余人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交流研讨。本次开题会由海淀进校教科室杨智君老师主持。




开题会现场


杨智君老师主持


开题汇报

5位课题负责人分别代表课题组,围绕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等方面做开题报告陈述。5项专项课题深度回应“双减”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提质、教研提质的新要求,聚焦学科育人价值、资源应用、教学评价、教师培训的有效路径,明确研究问题、小切口切入、组建团队、明确分工,已经做出了比较扎实的预研究。




课题负责人汇报开题


专家点评指导

三位专家对本次参与论证的课题给与了充分的肯定,5项课题均回应了“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设计规范可行,文献梳理丰富详细,研究内容和方法得当,实施步骤清楚合理,体现了很好的研究和实践基础。同时,对于一年专项课题的后续推进,专家针对5项课题分别给出了具体、详细的指导建议:

第一,聚焦。研究背景要紧密结合最新教育教学政策,开宗明义、简洁有力、重点突出,高度聚焦并时刻回应研究问题。

第二,澄清。要梳理与研究内容高度相关的文献研究,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增长点,进一步澄清核心概念、关键问题、核心研究内容。

第三,关联。关注研究的一体化设计,注重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文献、成果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以明确的研究内容和适切的研究方法来回应研究问题。

第四,成果。要有成果意识,及时梳理评价工具、优秀课例、实践模式和有效路径等,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郑葳副教授点评指导


高淑英校长点评指导


宋永健所长点评指导


领导讲话

海淀进校林秀艳副校长首先代表各课题组对专家的指导和鼓励表示真挚的感谢,并感动于课题组成员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林校长指出,5个课题的选题均来源于实践,并反哺实践,具有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下一步优化的方向在于:

1.研究题目要聚焦且明确:题目高度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要进一步优化题目,努力做到主题突出、简明准确、避免歧义。

2.研究设计要科学且规范:要采用科学严谨且适切的研究方法,尤为关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的一致性,进一步体现出各研究要素内在逻辑和外在表达的一致性和自洽性。

最后,林校长希望各课题组深入开展研究,细化研究问题,产出丰硕的研究成果。


林秀艳副校长讲话

开题是做好研究的第一步,课题组的梳理反思、专家的指导提升、同伴的交流分享都促使研究方向更加聚焦、研究路径更加清晰。5项课题虽为一年期专项课题,时间紧、任务重,但各课题组通过两个多月的团队攻坚,边研究,边实践,已初步梳理出一些优秀经验和有效策略,同步服务教学教研工作,做出了先行示范。

“双减”政策对教学和教研工作提质增效的迫切需要持续深化,各课题组将借此机会调整方向再出发,持续细化研究问题,优化研究设计,高效产出成果,在研究中提升教研品质,为海淀教育高品质发展贡献进修力量。


合影留念

集团科研名师工作室部分教师学习心得: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香山分校 姜妍:对董捷迎老师的课题尤为印象深刻,耳目一新的研究切口、适切的研究方法、清晰准确的研究路径让我佩服不已,尤其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内涵,整合专业学科进行拓展,对我今后的研究选材和角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 彭丹:真问题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实证研究需要进行前后测才能了解是否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工具,研究定位要更加聚焦,这些对今后自己进行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香山分校 马秋利:开题本身就是我们对一个问题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也是我们明确目标、清晰路径、明确内容和阶段设计的关键。尤其是要注重研究内容的逻辑性,从逐个分散的内容走向深入研究的过程,最终提炼有效的实践模式,在实践中转化应用。

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 王小明:本次开题会是一场学术大餐,也是一次教科研方法的培训会.专家提出的如何聚焦关键问题、优化研究设计的方法,为我接下来的课题推进明晰了方向,也期待下一次继续学习这些课题的成果展示。

海淀进校附属玉渊潭中学 赵丽敏:专家的点评深化了我对开题报告可视化呈现、结构化表达的认识,同时,题目中的核心概念要具有可研性和明确性,要关注不同层级概念与文献综述的关系。

海淀进校附属玉渊潭中学 谢丽娟:五项源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回应真问题的课题研究,专家全面细致的指导,让我十分受益。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张柳老师关于表现性评价的研究,观点新颖,深受启发。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小学 谢鸿玲:五位教研员严谨的科研精神和专家的高位引领让我受益匪浅,进一步明确了文献综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在聚焦本课题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研究点。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小学 金凤:研究问题、核心概念界定应更加清晰,尤其是要区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的差异,题目要简洁明确,尽量不用虚化的词汇等。感谢集团科研名师工作室给我们提供了这次的学习机会,期待下次的学习。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 明欣:专家点评对我们如何做实做好课题很有帮助。文献搜索既要丰富全面,还需要仔细分析有价值的文献,找到理论支撑和本研究的切入点。


文:教科室

图:张烨,耿雅静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