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学前研修||1076名海淀区幼儿园新任教师完成区级研修
2022-02-21 13:58

2021年9月至12月,海淀区1076名幼儿园新任教师全部完成了60学时的区级研修。2022年1月7日和14日,新任教师研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项目总结会。项目团队和部分园所代表现场参会,全区幼儿园业务管理者和新任教师在线参加会议。本次研修,由海淀进校学前研修室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合作完成。


转岗教师研修总结会


新入职教师研修总结会

1月7日下午,在幼儿园转岗教师研修项目总结会上,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孟繁佳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进行总结,刘昊副院长分析研修课程特点并针对新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专业指导。学前研修室项目负责人李程老师分析了本项目的突破与创新之处。海淀进校副校长赵杰志作了《感受成长、传递幸福》的主题发言,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的业务干部刘婉婷分享管理经验,美和园幼儿园教师郑诗璇、红星太平路幼儿园教师高宁作为学员代表谈了学习收获与感受。

赵杰志副校长讲话

首师大刘昊副教授在线指导

首师大孟繁佳老师做项目总结

学前教研员李程做项目分享

园所与教师代表发言

1月14日下午,在新入职教师岗位胜任能力专项研修项目总结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院长助理罗容海聚焦“系统设计、精准施训、成果导向”的三方面进行主题发言,北师大继教学院学前中心赵艳萍老师做项目总结,海淀进校副校长赵杰志分析了“重师德正根基、重实践有引领、高标准宽视野”的项目特点。之后,北京市丰台第一幼儿园王文敬老师作为实践导师发言,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业务园长宾晓亮分享管理经验、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韩杉老师代表参训教师发言。

海淀进修赵杰志副校长讲话

北师大继教学院院长助理罗荣海讲话

北师大继教学院赵艳萍老师做项目总结

北师大继教学院郭梦园主持会议

实践导师、园所与教师代表发言


项目整体情况

研修项目落实国家要求,以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等文件为依据,根据新任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发展需求设计研修课程。本次研修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携手合作,旨在发挥高校研究团队的优势,全面整合北京市各区县和全国的优质资源,针对新任新任教师队伍现状特点合作开展研究,体现研究者和与实践者双方视角,实现职前与职后培养接轨,通过高品质的研修为新教师成长保驾护航。研修课程聚焦新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中保教工作的关键岗位能力,将研修分为“师德修养与职业信念、幼儿研究与支持、幼儿保育与教育、教育研究与专业发展”四个模块。先后组织开展16场专家直播讲座、54场工作坊、10所幼儿园的“云观摩”、42天经典领读等,为全区新任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线上研修课程。


项目主要特点

1.明需求,精准设计

结合教师岗位特点和研修需求,面向应届教师与转岗教师的需求分别设计研修课程。

面对应届新任教师,设计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个课程模块,通过骨干教师带教、优秀半日活动解析、云观摩结合直播答疑,为新教师提供实践指引。

面对转岗教师,通过丰富的线上课程与专家直播,提供学前教育法规政策、教师专业发展、集体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教师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幼儿观察评价、一日生活与实践教学六个模块的学习资源。

转岗教师研修项目课程的六大模块

新入职岗位胜任力项目的核心领域与支持模式

2.夯根基,师德为先

通过教委主任第一课、入职宣誓、师德教育基地云观摩、榜样故事、师德主题讲座等多种途径,坚定教师职业信念、培养职业责任感,帮助教师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以《专业标准》规范自身言行,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赓续海淀红色基因,通过师德基地云观摩带教师走进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学习海淀红色历史,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努力成为“四有教师”;明确职业规范和要求,通过专家讲座使教师理解政策法规,《3-6岁学习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政策制定者解读国家政策,法学院教授带领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风险防范;开设教师职业信念、工作关系伦理等伦理课程,帮助教师从伦理学角度解读教师职业行为。研修中,区级和园级导师言传身教,引导新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的规律实施教育,修炼专业基本功。

师德基地云观摩与主题讲座

3.提能力,系统实践

课程设计注重实践层面陪伴式学习。

组建班级学习社群,来自西城、丰台、海淀的实践导师团队,结合新教师实践问题开展工作坊研修,研修主题包括师幼关系、安全教育、观察和回应有特殊需要儿童等教师关心话题。

高质量的教育实践现场观摩对教师实践有引领作用,带领教师走进10所全市优秀园所,开展半日活动、环境创设等主题云观摩活动,并通过直播答疑解惑。

为跟进实践转化,区学前研修室研制《海淀区新教师学习手册》对幼儿园的师带徒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帮助新教师结合所学,反思优化一日生活具体环节,切实提升工作质量。


实践导师团队与工作坊研修

4.拓视野,精品资源

研修课程资源与实践工作紧密相联系。课程专家团队涵盖了全国学前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不同领域的专家、一线特级教师、省级名师、优秀园长、区县教研员、市区骨干教师等。为拓宽教师视野,针对新教师需求和特点进行“量身定制”,观摩园所展现出北京市各区县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实践样态,帮助教师学习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半日活动组织等实践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授课专家团队

5.重研究,成果多元

在研修中,与高校合作开展基于实践的研究。学前研修室首次与首师大面向新教师开展观察记录的征集评选活动。通过大数据整体分析参训教师儿童观察能力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问卷调研与评审情况进行专题讲座,对教师实践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培训资源的精细加工,生成系列培训成果和学习资源。共形成了22个精品课程,生成《新教师教育日志汇编》《新任教师教育教学案例汇编》等成果,展现新教师成长历程、促进交流学习与共享,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部分研修成果


未来思考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师需求量急剧提升。新教师的加入补充了学前教育师资的不足,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幼儿园师资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教师是海淀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幼儿园新教师队伍培养质量是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因素。

“营造一间教室,让成长有点甜!”我们希望通过研修引导教师成为儿童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学会导引、学会激励、学会等待,成为专业、敬业、乐业的海淀学前人。接下来,学前研修室将继续跟进、支持新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导师引领、陪伴助学等方式帮助她们继续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岗位胜任力和学习力。


园所和教师学习反馈

新任教师认真参加研修

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 宾晓亮:教研室每年都会为新任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培训,这是我们非常期待的培训和学习,在计划中我们将园内培训与区级培训相结合,为新教师提供无缝衔接的专业成长轨道。老师们说,培训特别有针对性、内容特别实用,专家们经验丰富、特别负责,虽然有时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但是确实获得了很大的成长。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红星幼儿园太平路园 甘锐茹:在这段时间的培训中,我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吸吮着水分,各位专家精彩的讲座带使我有了全新的视野。在总结会上赵校长的“感受成长、传递幸福”发言带给我更多地思考。未来,我们会不负青春,不负时代;怀抱梦想,扬帆起航。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 韩杉:通过此次研修,为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方向,在气馁时坚定理想信念,更有信心面对困难。我们看到学前研修室在设计研修课程中的专业和和用心,充分调研了解我们的问题和需求,实践导师的跟进指导,都让我们备受感动。我要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在优秀骨干教师的指引下为中国幼教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文:李程 李峰

图:张烨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