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海淀区获批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2022年1月19日,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承办,KY.COM协办的“海淀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启动暨培训会”在海淀区政府第二办公区顺利召开。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教育部、北京市、海淀区的领导和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等领域的专家代表。
来自教育部的领导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副处长宋长远、干部李沐明
来自北京市的领导有: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李奕,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肖韵竹
来自海淀区的领导有: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程培衡,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尹丽君,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海淀区教委主任、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方
参加会议的专家代表有: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李方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杨钋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孙众教授,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颍惠,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冬梅
参加会议的还有海淀区教育两委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试点教育集团、试点学校校长;ClassIn、腾讯、希沃等科技类公司领导。《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师》、北京教育播报、《现代教育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海淀教育》等媒体也参与报道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为试点工作启动会,内容包括海淀区试点工作方案解读、试点教育集团代表发言、专家指导、领导讲话、试点集团(学校)颁牌和专家聘书颁发仪式;第二单元为专家报告,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作专题报告。会议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会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由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尹丽君主持。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来自教育部、北京市、海淀区的领导和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等领域的专家。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尹丽君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第一单元 试点工作启动会
海淀区试点工作方案介绍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海淀区教委主任、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方对海淀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作整体介绍,他从工作背景、目标原则、行动任务、工作安排、保障机制等五方面对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海淀区教委主任王方作方案介绍
海淀区试点工作坚持创新驱动、系统规划、问题导向、项目互补、一体化发展原则,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等支撑 “六大行动”的持续开展,实现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打造、两个新模式的构建以及一批优秀成果的积累,最终服务于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达成。其中,六大行动包括智能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动、人工智能促进课堂教学提质行动、人工智能助力作业提质行动、人工智能促进联合教研提质行动、人工智能助力“精准培训”行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研究与成果推广行动。
试点工作共开展五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研制方案、整体启动阶段;先行先试、系统推进阶段;总结反思、全面推进阶段;模式提炼、成果推广阶段。在此期间,海淀区将提供全面坚实的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和经费保障,全力支持海淀区试点工作的有效推进。
最后,王方主任表示,海淀教育将系统推进试点工作,扎实有效实施六大行动、十一项工作任务,高质量达成预期目标。为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为全国各地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贡献海淀力量!
试点教育集团发言
海淀进校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滨以“人工智能助力集团教师一体化发展”为题发言。
海淀进校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滨代表试点教育集团发言
首先,罗校长基于对“一体化”的理解,分享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介绍了海淀进校集团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阐释了应用人工智能助力机制创新和资源共享,以改革创新为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理念。接着,罗校长从试点工作基础、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实施阶段和保障机制六个方面介绍了区级方案如何在海淀进校集团落地生根。最后,她建议试点单位要细读工作指南、明晰工作要求,结合课改要求和本校需求,选择1-2项任务集体研制工作方案,做实做细试点工作,先行先试、创造经验、形成示范。
专家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作专家指导。黄教授指出,海淀区作为第二批试点基地,主动思考、引领攻关、积累经验,发挥了先行者和引领者的作用。针对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发展,黄教授提出四点指导意见:
1.拓展人的能力。机器具有高速、重复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能力,能够模拟、延伸、拓展人的能力。借助人工智能,各类跨时空国际会议、云课程、校外实践活动等的开展可成为现实。
2.助力教师学习。教师应重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同时借助技术手段加强师生互动,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3.助力教师教学。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教学的规模化拓展,如利用第二教师、虚拟教师、机器人教学等,实现人机相互赋能、协同教学。
4.助力知识传播。人工智能改变了教育模式,促进了教育革新,借助云端共享、跨时空传递,实现更大范围的知识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作指导
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肖韵竹作点评指导。肖书记首先肯定了海淀教育人主动担当、主动发展的精神。肖书记提出,此次海淀作为第二批试点基地,未来工作要高处定位、细处落实,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的三重优势,扎实推进、稳步落实。
1.地缘区域优势。海淀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要用好“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第一优势。海淀教育信息化目前取得的卓越成效,如建成海淀“智慧教育云中枢”、铺设教育光缆专网,为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要利用好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肩负起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3.市区协同联动。教师是教育之本,北京教育学院愿与广大的海淀教育人一道,协同发展、相互赋能,汇集各类数字化、信息化、科技化资源与力量,支持推进教师精准有效研训。
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肖韵竹作专家指导
领导讲话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李奕副书记通过视频方式在会上讲话。他指出,教育部把北京市3个区、1所高校设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为北京市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他进一步指出,海淀区的试点方案指向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特别是围绕“双减”工作构建的技术赋能“教师精准流动”新模式,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激活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能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价值。王方主任介绍的海淀区试点工作方案的六大行动,直指当前“双减”工作、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罗滨校长代表试点教育集团的发言,对于试点工作真正在集团内部的学校落地实施,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思考。特别期待海淀区通过试点实践探索形成好的经验并推广。
李奕副书记表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全力支持北京市的三个试点区,他对于试点工作有三点期待:
1.紧密结合“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聚焦当下中心工作和重点难点,切入试点工作,将试点的成果固化在教师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海淀区的方案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在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激活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能。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教师精准流动”,更要基于多种新的供给主体,萃取和激活教师的优质服务属性,使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多次分配,使学生对优秀老师的服务多次“消费”,带来转型升级的效应。
3.加速形成数字教育创新发展的技术体系,促进育人模式变革实现新突破。以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应用为引擎,形成教书育人的新场景和新业态,探索更高水平的育人模式。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李奕讲话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程培衡代表中共海淀区委、海淀区人民政府感谢教育部对海淀的信任,向长期以来对海淀教育给予支持的教育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为保证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顺利推进,海淀区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明确试点工作定位。依托本项目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使海淀教育在新形势下走向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第二,对标国家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和要求,立足新形势、新理念统筹规划,聚焦关键问题重点突破,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区域—学校—专家”协同推进合力。
第三,做好学术实践攻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沿问题,采取科学严谨的方法,探索多样态、结构多元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新范式。充分发挥海淀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与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紧密合作、共建共享。
第四,确保方案落到实处。形成制度体系,做好项目实践。成立试点专项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组,做好宣传解读,强化督导检查。
最后,程副区长表示,海淀区委、区政府将尽最大努力为本项目提供支持,以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作为海淀教育聚力扬帆的新起点和新动力,为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海淀经验。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程培衡讲话
试点集团(学校)颁牌及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任友群司长、程培衡副区长、尹丽君书记和屠永永副书记为一期试点的4所试点教育集团和6所试点学校颁牌。
试点集团:KY.COM教育集团、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教育集团和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任友群司长和程培衡副区长为试点教育集团颁牌
试点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第十九中学、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和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
尹丽君书记和屠永永副书记为试点学校颁牌
为保证试点工作质量,项目成立由教师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构成的试点工作专家组,负责试点方案和工作的咨询论证,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提供跟进式指导。
海淀教委副主任胡剑光,纪检监察组组长张玉磊为现场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胡剑光副主任和张玉磊组长为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第二单元 专家报告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为题作专家报告。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任友群司长作报告
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形势
第一,总书记高度重视。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教师队伍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强调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二,相关政策规划配套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配套出台,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总体规划,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微”探索
2018年,教育部首先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了试点探索,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四助推”达到四“提升”。
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以宁夏试点为例,成效包括构建了“云—网—端”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教师智能研修全员覆盖,建成教育大数据中心,以及大力推进了“双师课堂”改革,这些均为后期试点工作的布局与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布局
目前,教育部已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第二批试点涉及55所高校,20个地市,25个区县,任司长指出,试点要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推进、坚持服务急需。
最后,任司长提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下一步计划,包括明确主攻方向、建立试点工作新机制以及树立试点典型等,并指明了试点工作过程中值得思考的一些关键问题。
会议结束前,尹书记对会议作整体总结,她感谢了任司长对海淀区获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的祝贺和期望,以及对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取得卓越成效的肯定;同时表示,接下来,海淀区将坚持创新驱动、系统规划、问题导向、项目互补、一体化发展原则,在试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试点工作专家组的专业指导下,整体系统推进试点工作,努力为全国各地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推动全国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会议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为“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高质量教师队伍支撑,教育部组织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推荐遴选工作。海淀区于2021年9月获批列为第二批试点单位(教师函〔2021〕13号)。
海淀区将借助此次试点工作启动暨培训会,以项目实施的六大行动为抓手,立足以人工智能助推海淀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输出海淀经验、贡献海淀智慧,引领示范全市乃至全国。
文:王瑞雪、耿雅静、鲁春秀、杨智君、张晓、谭文明、王永祥
图:张烨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