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概况:2021年12月22-23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主办,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承办的“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专业化建设项目启动会暨首届砥石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芮心月、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尹后庆、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出席启动会。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核心成员、20个创新实践单位负责人和培训者等400余人参会。
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专业化建设项目启动会
22日上午的项目启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党总支书记赵健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芮心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先后致辞。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作项目整体情况介绍。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尹后庆为项目启动送上寄语。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助理魏非介绍2022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讨论。
22日下午至23日上午,首届“砥石论坛”召开,20个创新实践单位分别围绕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培训团队建设、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区域培训体系建设、培训模式创新等五个主题作经验交流。
罗滨校长作专题发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在首届“砥石论坛”主题一“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作题为“新时代教师研修机构转型的思考与实践”的专题发言。
罗滨校长在首届“砥石论坛”作专题发言
一、时代要求教师研修机构转型升级
教研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保障制度,其核心是中国独特的教师发展体系,即“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体系。
当前基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品质的教师研修来作专业支撑,教研和培训的核心是提升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
县级教师研修机构建设要坚持人才培养导向、课改要求导向、问题解决导向、教学实践导向,坚持破立并行、创新升级。
二、海淀教研转型升级的十年探索
转型基本思路:理念为先、调整职能、调整内设机构、明确任务、建设队伍、创新工作机制。
机构定位:区域教育发展智库,面向未来的、立体化、智慧型的教师发展中心。
1.调整职能定位和内设机构
职能定位:课程指导中心、教学研究中心、质量评价中心、资源建设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内设机构: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跨学科、跨学段“大教研”。
2.系统建构教师研修课程
构建海淀区“三维四级”教师研修课程体系,设计实施并持续优化“5+M+N”学科教研课程。
3.创新教师研修模式与机制
构建“区域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模式;建立141个由学科首席教师牵头,以微团队、微项目为特色的“双微驱动”学科教研基地,打通区域教研到学校课堂的“最后一公里”。
4.以项目为载体破解育人难题
以国家级、北京市级课题为载体,与教研机构、中小学校、高校开展持续的合作研究,探索问题解决。
项目研究特点:研究共同体、研究型实践、及时将成果转化应用。
5.创新机制,通过国家级平台提升质量
四大品牌学术会议: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教师专业发展专家研讨会、初中教育校园行;
创新方法解决问题,成立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解决思政一体化难题;研发云资源,开展云教研、云培训、云科研,全方位助力教师成长等。
6.承担对口支持任务,贡献海淀教研力量
承担凉山州、怒江州等全国多地对口帮扶任务。
三、教研员素养及提升
研制教研员专业标准
教研员专业标准是教研员选拔的依据、工作的标准、成长的引领。2018-2020年,在原有1.0版基础上,更新教研员专业标准至2.0版,包括政治素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理解、专业技能与实践4个维度,19项二级指标、25条基本内容。
全员封闭研修与专题研修结合,持续提升教研员专业能力
(1)连续十一年开展“全员封闭研修”;(2)专题研修:岗位需求、专题研修 + 私人定制;(3)在承担国家重要任务当中成长。
未来五年,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作为项目的创新实践单位,将通过深度参与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专业化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标准体系构建、培训专业化水平评估和创新实践地区建设等各项工作,为提升县级教师培训管理的水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设、促进先进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交流互动、助力教育公平等方面共享海淀智慧,贡献海淀力量。
项目背景: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建立的研究与实践平台。2021年1月,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县区教师发展机构,对标“较高的发展愿景、稳定的核心团队、丰富的培训经验、专业的指导能力、前沿的信息化理念、显性的研修成果”等6个条件,招募建设“培训专业化”实践基地,并使基地作为未来长期开展能力提升、机构建设和成果辐射的示范平台,与中心联动开展研究与实践的共同体建设。
经自主申请、专家推荐、中心学术委员会审议确定,2021年7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成为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首批“培训专业化”实践基地。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专业化建设项目在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下,依托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其目标定位为精准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培训管理者专业发展的瓶颈与关键问题,在未来五年,基于研究、实践、建设“三位一体”的互动原则,通过标准体系构建、培训专业化水平评估和创新实践单位能力建设来开展县级师发展机构建设的专项研究、示范引领与指导服务,提升县级教师培训管理水准,推动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设,同时促进先进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交流互动,助力教育公平。
部分素材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
文:李珂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