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初专委”)、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教育和体育局主办,KY.COM、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承办的初专委“初中教育校园行”启动会在河北省保定市成功举行。
出席本次启动会的主要领导和专家有:中共保定市莲池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保定市莲池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剑峰;初专委理事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初专委副理事长、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吴甡;初专委副理事长、苏州第十中学校校长周颖;初专委秘书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大兴分校执行校长申军红;初专委副秘书长高淑英、赵群筠等。
启动会以“‘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行动”为主题,共分四个单元:启动仪式、2021·初中教育校园行(第1站)——走进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主旨报告和“面向未来·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启动会以线上直播和线下会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直播观看5万余人次。初专委常务理事、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校长王淑英,初专委秘书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大兴分校执行校长申军红分别主持本次启动会上下午环节。
王淑英校长主持启动会
第一单元 “初中教育校园行”启动仪式
领导致辞
中共保定市莲池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保定市莲池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剑峰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高剑峰局长致辞
高剑峰局长对本次启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在整体介绍保定市与莲池区教育概况基础上,重点分享了区教体局围绕品质之城建设,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尝试集团化办学模式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若干重要经验:一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融、共享;二是让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互通;三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鸣、共振;四是让优质教育延伸、拓展。最后,高局长向各位专家、领导致谢,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领导讲话
初专委理事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在启动仪式上讲话。
罗滨理事长讲话
罗滨理事长代表初专委祝贺本次启动会顺利召开。初专委精心策划并大力推出“初中教育校园行”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初中教育发展规律,共同交流探讨、提供咨询,为校长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帮助和指导。选择将校园行第一站放在保定市莲池区,正是为了围绕“‘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行动”这一主题,探寻莲池区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积极回应当前政策形势、社会热点和学校需求,深度解读学习文件内涵和指向,探讨初中学校如何以实际行动来提升育人质量。罗滨理事长期待本次“初中教育校园行”活动能够开好局,展示学校新风貌、汇集“双减”政策下的行动策略,将初中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并以此为契机,让全国各地初中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参与进来,彼此赋能,共同推进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初中教育校园行方案解读
初专委副秘书长高淑英解读“初中教育校园行”方案。
高淑英副秘书长解读方案
初专委2021年的工作主题是“协力聚智 彼此赋能”,启动“初中教育校园行”活动是初专委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一、“初中教育校园行”活动的目的意义:1.走进学校,服务校长、教师专业成长;2.开展基于实践的学校发展研究;3.推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4.形成初中高质量发展“教育品牌”。
二、活动原则:1. 坚持方向性和针对性;2. 坚持专业性和学术性;3. 坚持服务性和公益性;4. 坚持实效性和持久性。
三、具体内容:1. 深入学校开展调研、诊断、咨询;2. 研究不同学校发展层级和发展路径;3. 为各类学校提供展示交流平台;4. 注重品质,提高质量,形式多样。
2021年5月-11月,启动阶段;2021年11月-2024年9月,实施阶段;2024年9月-12月,总结阶段。活动所需的措施保障主要包括:领导重视、组织保障、突出重点和项目推进。
第二单元 2021年初中教育校园行(第1站)——走进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
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是初专委“初中教育校园行”活动的第一站。大家首先在线观看了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的视频展播,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
学校经验介绍
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校长田贺杰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
田贺杰校长做经验分享
一、仰望星空,明确高质量发展方向
1.了解政策,与国家意志同频“四驱”工作模式:国家意志驱动办学方向,办学方向驱动任务目标,任务目标驱动实施路径和评价指标,评价指标驱动解决方案和反馈机制。2. 统一思想,聚全校人气共振统一思想是前提,民主沟通是法宝。3. 擘画蓝图,沿同一目标迈进确定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明天奠基的办学理念,构建“实文化”体系,形成了“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
二、脚踏实地,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以“实文化”为引领,构建了“实文化”四级育人体系。1. 以家国情怀课程为目标,立德树人为国育才;2. 以基础课程为根基,全面发展素养坚实;3. 以健康、修养课程为支柱,体魄强健品质高洁;4. 以艺术、创新课程为两翼,搭建平台提供动力。
三、凝心聚力,提供高质量发展保障
1.抓队伍。在队伍建设五项工程的基础上,针对“双减”背景下高质量“教”与高效率“学”,加强班主任团队和教学教研团队两支队伍的建设。2.提质量。制定《三中分校双减“1211”方案》,落实“双减”,实现减负增效。3. 挖资源。外联内研,整合校外资源,开发学校内部资源,丰富课程。4. 重评价。从管理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5. 强集团。同一办学思想之下一校一特色,一师一品,一生一特长的集团办学模式。尝试构建文化共享、队伍同行、资源共享,实现集团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副校长佟欣以“研思有道求实效,精准教研促提升——探索‘双减’背景下学校教科研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了学校提升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质量的“1+3工程”。
佟欣副校长做经验分享
一、“1项机制”作保障:建立教师培养机制,保障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重点落实三个标准:1.“高”:高端制定长短期专业发展规划,为教师专业发展领航;2.“准”:精准实施教师培养策略,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3.“广”:广泛拓宽培训渠道,为教师专业发展蓄力。
二、“3个文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1. 研训文化助力教学研究高效发展学校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终极目标,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校本研训工作,突出做到“八重”:观念引领重科学、核心主题重时势、闭环管理重规范、组织建设重优化、内涵发展重特色、竞技展示重交流、课例研讨重实效、假期研训重提升。2. 课题文化构筑全新教师发展方向以“教师成长课题化”为路径,提出“教研问题课题化”主张,以研促教,构建特色课题文化,课题研究硕果累累。课题项目的引领,构筑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为课堂增效与学生发展服务助力。3. 反思文化力促教学成果固化提升广泛开展“在反思中成长”的课堂教学反思活动,直击“双减”背景下课堂的提质增效,编辑出版了《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丛书,以示范带动全员推广。
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英语教师任艳玲以“‘双减’背景下 DEEP 模式的英语教学”为题,就学校英语学科特色教学模式做分享。
任艳玲老师做经验分享
一、课堂提质——DEEP课堂教学模式
Dedi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立德树人——指向国家期待
Essential qualities and key competencies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向课标理念
Exploring unit teaching as a whole 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指向实施路径
Practice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指向实现保障
• 融入思政元素,推动立德树人,打造培根的课堂
• 树立正确课程观,落实核心素养,打造铸魂的课堂
• 实施单元教学,推动整体教育,打造启智的课堂
• 更新教育理念,体现跨学科教学,打造润心的课堂
二、课后减负——DEEP模式的作业设计
Discourse语篇——基于语篇的作业,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Explore探究——探究性作业,承载思维发展;Enrich丰富——综合性作业丰富内容,解决作业形式单一的问题;Practice实践——实践性作业联系实际,解决作业机械性问题。
专家点评
初专委副理事长、苏州第十中学校校长周颖以“让每一所初中高质量发展”为题,结合学校的经验展示做点评指导。
周颖副理事长做点评指导
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田校长的分享,体现出以“实”为核心的学校生态,展现了学校独特的教育精神,各项举措表现出对“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回应。佟校长关于教科研的报告中,“高、准、广”的青年教师培养策略和研训闭环管理令人印象深刻,抓住了教科研的要点。任艳玲老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双减”的理解到位、行动到位。只有教师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国家通过“双减”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才会真正实现。关于初中发展的两点建议:1. 辩证地看减负。校长增负,教师减负,校长关注课程与教研;教师增负,学生减负,教师研究课堂与作业。2. 科学地谋发展。学校要站稳两个立场:国家立场和学生立场。从宏观的学校文化、课程体系到微观的课堂、作业,方方面面都要体现立德树人。必须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通过研究与实践,呈现“双减”之后学生健康成长的鲜活样态与成功经验。
初专委副秘书长赵群筠以“进一步推进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为题,做点评指导。
赵群筠副秘书长做点评指导
“双减”背景下,基于进一步推进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提高公办初中办学自信,改变“名校观”,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初中学校。提质强校行动的重点,是建设和谐、有温度的成长环境,让学生脸上有自信和笑容。2.尊重校长、教师成长规律,帮助其进行专业提升。加强初中校长培养力度,将有情怀、有热情、有专业能力的干部放到学校管理岗位。尊重一线教师成长规律,呵护其成长意愿,增强其职业幸福感。3.示范引领,找到“领头羊”学校,聚焦提质强校行动“样本学校”。聚焦一批优质初中,通过示范引领,推进其他学校的对标对表。重点帮扶一批薄弱初中,加强指导帮带,寻求提升路径,并得以推广。最终,让每一所初中走向美好,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
第三单元 主旨报告
初专委理事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以“‘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行动”为题,做主旨报告。
罗滨理事长做主旨报告
一、“双减”的重点在校内提质
“双减”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布局,其核心要义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升育人质量,首先要深刻理解育人目标的升级与核心素养的价值。
二、高质量发展六项学校行动
1. 课程提质行动:将五育融合系统而有结构地体现在学校课程方案中;要整体设计学校课程方案,包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课后服务;要在课程方案中有基本保障,同时体现开放性供给,满足学生差异化需要;需要提升学校课程规划力,也需要加强研究与改进。
2.课堂提质行动重点要关注:教师备课:从“教”到“学”;学生学习: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学习内容:从“学科”到“跨学科”;教学组织:从“课时”到“单元”。
3.作业提质行动加强行政推动与业务指导:出台作业文件,开设必选教研课程,加强作业指导,开展作业征集、作业成果分享,多措并举,推进作业变革,实现作业的持续优化。以单元作业的科学设计和实施为重要途径,解决问题。
4.课后服务提质行动目前倡导的是升级版的课后服务。理念: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延伸,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内容:丰富、可选择,满足个性化需求;形式:从单调走向多样。场所:从教室走向“大课堂”。课后服务提质的标准是学生的实际获得。要坚持全覆盖,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5.家庭教育提质行动:引导家长定位父母角色、帮助家长澄清教育观念;辅助家长反思教养方式、指导家长创设学习氛围;帮助家长培养孩子习惯、引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
6.学校管理提质行动各项提质行动中,最重要的是学校管理提质。每一所学校都需要一份好的教学工作计划。要做到:找准学校定位、分析学校现状、确定工作目标、明确任务要求、理清工作策略以及明确保障措施。
三、四支队伍素养提升是支撑
落实高质量发展六项提质行动,需要提升四支队伍的素养:行政人员、教研员、校长以及教师。
1.干部“双专业”素养提升干部层面,校长是“关键人”;副校级和中层干部是前进的动能,要有效发力。干部素养的提升,特别要:注重三种重要能力:规划能力、计划能力和策划能力;要实现学术、管理双专业发展;有价值理性——做正确的事,有工具理性——正确地做事。
2.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教师层面,应在大教学观的指引下,提升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特别要:把握实现单元学习的六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坚持深度研究与实践反思;转化课程要求为任务要求,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其中。
3.高品质教研支撑高质量教学教研员层面,可借鉴海淀进校10年教研转型实践经验,开展“大教研”,做到调研服务专题化、教研课程系统化、课堂跟进持续化。重点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教研的专业体现在:指导教师开展体验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指导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进行作业设计与实施。校内提质要有好的资源、好的环境、好的教师和好的校长。其关键在于学校教学管理提质,特别是“双专业”的干部队伍、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科学管理机制的建立。初中学校应当自强、自信,面对变革中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坚持“无创新,不发展”。
初专委拥有“向上的力量”,愿与全国各初中学校一道,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地自我超越,迸发蓬勃力量,共同为育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第四单元 “面向未来·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
围绕“‘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行动——家校共育”主题,五位校长分别进行主题发言。校长论坛由初专委秘书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大兴分校执行校长申军红主持。
申军红秘书长主持校长论坛
家校协同 共绘最美同心圆
北京市第二中学、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校长、初专委理事薛丽霞以“家校协同 共绘最美同心圆”为题,从思想上共识、系统上共治、生态上共融、实践上共进四个方面分享了对家校共育治理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薛丽霞校长做主题发言
1.同心同德,形成三全育人的思想共识。以“空气养人”的办学理念,构建家校社共育机制,凸显育人主体的多元性、参与性、协同性。2.同步同力,建构家校共育治理体系。在学校发展目标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建立师生民主参与、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推动学校组织的科学高效运行。3.同频共振,营造家校共育良好生态。进一步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多主体共同参与到学校课程、活动的开展以及“双减”工作各项举措的落实。4.同向同行,探索家校共育新路径。紧跟新时代育人步伐,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开展以“家风融入校风”为主题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家校育人新场域,优化家校融合新机制,形成家校共育新常态。
落实“双减”政策 探索家校共育的路径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学校长靳京武以“落实‘双减’政策 探索家校共育的路径”为题,分享了“双减”背景下对家校共育的再思考与路径探索。
靳京武校长做主题发言
1.加强对家校共育的再思考和再认识:在“双减”背景下,要摆脱“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行为,家庭教育面临着三个转变:从偏重知识技能向加强经验构建、锻造良好品质上转变,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从才艺兴趣培养的功利倾向转向审美愉悦发展的转变,解决孩子多种需求的问题。从以学业监督为主转向民主平等、共情交流的转变,解决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2.开展“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路径探索:开展固定家访,实现最真实的调研、最有温度的教学和最具真情的沟通;拓宽家校共育渠道,采用网络沟通、家长开放日等多样化方式增强家校教育合力和家校友谊。
科学定位家校角色 构建家长学校课程体系
河北省保定十七中英华实验校区石亮副校长以“科学定位家校角色 构建家长学校课程体系”为题做主题发言。
石亮副校长做主题发言
学校教育要把家庭教育优势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整体设计,让学校和家庭优势互补,让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理念和实践推行的必要补充,起到协同共育的作用。家校共育最基础层面的工作:学校引领家长、老师指导家长。构建家长学校课程体系的四个渠道:1.尊重家长的“知情权”,使家长明确了解当前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明确知道如何配合学校。2.授予家长“参与权”,让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孩子成长有直观感受。3.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开设家长学校;利用《家长手册》,分年级、分节点、分层设计课程;建立学习共同体,引导家长自我教育。4.家长学校注意事项:家校共育的基础是“相信”,活动后要及时总结,建立家长行动标准,提升教师家校协同水平。
家校共育 共同做好“双减”这道新“考题”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石楼学区中学韩锦平校长以“家校共育 共同做好‘双减’这道新‘考题’”为题做主题发言。
韩锦平校长做主题发言
学校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的三大举措:1.筑牢思想根基,增强共育合力。学校和家长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一起学习好、理解好“双减”精神和学校关于落实“双减”政策的建议。2.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家教实效。学校应该把孩子的问题转化为技能培养,支持家长做好家庭教育。3.弘扬优良家风,涵养思想品德。家长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规范言行,创造良好的家庭风气,身体力行,做孩子的表率。
家校协同 让“双减”重塑学生生活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初中部孙宁校长以“家校协同 让‘双减’重塑学生生活”为题做主题发言。
孙宁校长做主题发言
面对“双减”新困惑,学校以课后托管工作为抓手,通过家校协同形成家长对“双减”的价值认同,为孩子成长提供无限可能。1.课后托管理念与实施路径理念:学生自治、课程自选、家校协同、开放融合路径:家长会宣讲、需求调研和制定方案、宣讲课程方案、自愿报名、实施并问卷反馈、改进评价2.课后托管校本课程包括:食育课程、“悦心”体育课程、全学科阅读课程、自主作业、个性化辅导、跨学科探究。3.健全保障机制:(1)重要他人:发挥教师、家长作用,亲子互动与家校协同相结合;(2)重要事件:项目联动;(3)关键时刻:以入学季、毕业季为契机。
专家点评
吴甡副理事长做点评指导
初专委副理事长、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吴甡对五位校长的发言进行点评,认为五位校长分享的经验均是可借鉴、可操作和可推广的“真招”和“实招”。吴甡副理事长从三个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了高位指导:1. 审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和要求。审视家庭教育在育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孩子实施道德品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2.融合家校优势协同育人。学校要指导、服务、支持和帮助家庭开展家庭教育,学校的老师也应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学校的所有问题根源在家庭,形成在社会,反映在学校。要融合家庭和学校的优势形成合力,协同育人,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采取有效措施助力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基于规则,基于未来的教育;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辩证的、重事实的思维方式。
本次会议对于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了解初中教育实际,聚焦问题,解决难题,深入研究初中教育规律,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推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后续,初专委将开展“初中教育校园行”系列活动,走进全国各地30余所初中学校,以点带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更多的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样本和范例。期待大家共同携手,彼此赋能,用行动切实促进初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文:谭文明、孙琪、耿雅静、谢婧
图:张烨、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