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海淀中职‖北京市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成长论坛在海淀成功召开
2021-06-24 09:14

为贯彻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和北京市《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标准要求,深化职业学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了系列“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成长论坛”,旨在引领全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月18日上午,首届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成长论坛——数学学科论坛在海淀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承办,北京市职教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协办,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副所长吕良燕,北京市职业教育技术学会秘书长胡以伦,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校长董随东,KY.COM副校长赵杰志,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副校长杨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刘海霞,北京市职教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刘晓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事业部理科分社首席编辑邵勇等领导、专家全程参与了论坛活动。北京市各职业学校教师1700余人在线上和线下参与了论坛活动。论坛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杜兆珍主持。


图1 论坛现场


图2 教研员杜兆珍主持论坛


领导致辞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副所长吕良燕在致辞中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力支持论坛的开展,她感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承办首届论坛。吕所长肯定了海淀区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她称赞了海淀区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采用“研究、实践、总结、改进”的方法,借助课例为载体,深入研究与实践新课标的落实,在北京市中等职业教研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图3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副所长吕良燕致辞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董随东校长随后致辞。他对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参加论坛的教师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作为首届论坛的承办校欢迎全市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的到来,欢迎与广大中职学校一起分享海淀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宝贵经验,借助课程标准发布与实施的机会,助推教师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图4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董随东校长致辞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及教师成长工作介绍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副校长杨宁以《把握方向 聚焦问题 精准施策 助力成长——新课标引领下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及教师成长》为题,从深化以育人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助力师生成长两个方面,指出公共基础课是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支撑”,教师是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动力”,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三个导向、三个评价”,以信息化推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四个方面,打造有信息管理学校特色的教研文化,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做出贡献。


图5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副校长杨宁介绍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情况


课堂展示及教师专业成长分享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的朱建鹏老师上了一节题目为《古典概率》的展示课。这是一节有职业特色的数学课,课堂从学生航空服务职业岗位情境中抽象出古典概型概念,分析概念,最后应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2020版新课标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要求。


图6 朱建鹏老师现场课展示

课堂展示之后,北京市职教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教学副校长刘晓霞对本课进行了点评。刘校长认为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教师学、思、悟、升的特点,同时指出,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就是要坚持育人初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更换观念,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贯穿课程全过程,与时共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图7 北京市职教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刘晓霞做点评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朱建鹏老师和孙剑虹老师分别以《匠心筑梦,励志笃行——做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的中职数学教师》和《专业,引领,再出发》为题进行了专题发言。朱老师从“心怀匠心,刻苦追求;坚守匠心,持之以恒;凝聚匠心,精益求精;创造匠心,不断攀登”四个方面,展示了骨干教师心怀梦想,立足课堂,在坚持中经历“从关注学生到关注课堂,从关注课堂到关注课程,从关注课程到关注育人”的成长过程。


图8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教师朱建鹏主题发言

孙剑虹老师讲述了朱建鹏老师用她过硬的专业知识,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动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数学组老师专业成长的故事,在朱老师的带领下,老师在专业上不断提高自己,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数学,爱上了数学学习。


图9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教师孙剑虹主题发言


骨干教师沙龙

骨干教师沙龙环节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杜兆珍主持。围绕“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北京市职教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教学主任王梅梅、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教学主任张搏、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车菲老师、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边琪老师、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朱小燕老师、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张静老师等六位来自北京市各职业学校的优秀数学老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图10 教研员杜兆珍主持骨干教师沙龙

六位老师围绕中职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分享了生动的教学案例和课堂实践,交流了新课标理念下中职数学课堂的变革和专业成长的思考。他们表示,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研究数学课程与中职学生的特点、专业知识需求的紧密结合,积极实施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科教学的针对性。


图11 北京市中职数学教师做沙龙分享


专家讲座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刘海霞老师做了题为《基于课程标准,推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刘老师从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以及“让数学课上的学习任务真起来”,“让数学课堂的职教味道浓起来”几个方面,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图12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刘海霞老师做专题讲座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赵杰志以《教研文化下的多向赋能》为题做了专题讲座。他从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建议老师们聚焦学科建设关键开展研究,特别注意关联性和进阶性;建议老师们持续开展课程研究,突出系统性和学理性;建议老师们不断凝练研修成果,既关注教研,也关注科研;建议老师们提升学科育人能力,自己努力思考教会,积极引导学生学好。赵校长说,研究的目的很朴实,就是要成就学生、发展教师、做强中职教育。


图13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赵杰志做专题讲座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事业部理科分社首席编辑邵勇对新课标颁布背景下中职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了介绍,对高教版中职数学新教材的内容及变化和主要特点进行了解读。


图14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事业部理科分社首席编辑邵勇做主题发言


领导讲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壑做专题讲话,李会长对论坛现场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课程标准是教学规范更是国家制度,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这次论坛显示了对落实新课标任务的高度重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承办这次论坛展现了海淀区在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方面的强大实力。海淀教育是海淀的名片,未来特别希望海淀区的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和成绩,培养更多的名师,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积累经验,提供范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将会继续支持论坛的开展。


图1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壑讲话

结束语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职业教育研修室将持续采用“研究、实践、总结、改进”的方法,带领海淀区各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深入研究与实践新课标的落实,遵循海淀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加强新教材使用的研究,研究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实践取向,注重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助力教师专业的成长。为探索新课标理念下公共基础课教学新样态、推动公共基础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构建中职公共基础课教研新生态创造海淀经验!


图16 专家、领导和骨干教师代表合影


代表感言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朱建鹏:作为本次论坛展示课执教者,我收获的不仅是掌声,更多的是专业上快速成长的幸福。本次论坛开始定位为海淀区的区级论坛,由我承担论坛展示课的任务,要展示出新课标理念下中职数学课堂的新样态,这对我说还是有难度的。为了帮我破解难题,教研员带着我一次次研读新课标,研究新课标和旧教材之间的融合点,帮助我理解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数学学科育人的新要求和学生成长的新需求。正是这份专业的指导,让我在教学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实践取向,切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北京教科院的教研员对我的课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决定升级论坛为市级论坛。我成长为骨干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不断解决各种教育教学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教,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更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教研”的相伴是幸运的,是幸福的。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骨干老师 边琪:

本次论坛丰富深刻的内容让我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我对新课标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学的思考。

本次论坛活动中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堂展示。这是一节有职业特色的数学课,从职业岗位情境或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概念,分析概念,最后应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的高度概括,数学用于生活,学数学是有用的。这节课让我明白了要真正去领会2020版新课标,在课堂中扎实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的学生会爱上数学课。而且能够在全市论坛上进行课堂展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不仅仅是一个老师的勇气,更是海淀教研的勇气。本堂课让我看到了海淀区教研的强大力量,

本次论坛活动中的骨干教师沙龙让我印象极深,这个环节非常有特点,让我耳目一新。六位教师来自北京市不同的区县,代表北京市不同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每位教师的发言各有特点,他们围绕六个数学核心素养,结合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生动诠释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的策略和方法,对我启发很大。

本次论坛的专家讲座水平很高。本次论坛中不仅仅有职业教育的专家针对新课标的讲座,还特别聘请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副校长从教研科研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让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让我站在了新的高度,看到了海淀区职普融通下联合教研的教师培训的强大力量。


文:杜兆珍、朱建鹏

图: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