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海淀中职‖海淀区召开中职课程思政创新微论坛
2021-05-06 09:11

4月8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职业教育研修室召开了中职课程思政创新微论坛暨海淀区职教研修成果专题研讨会。

本次微论坛以中职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的形式展开,以研修成果的方式,聚焦三年来的课程思政与专业有机融合,不断深入探讨职教研修引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北京市教科院研究院研究员梁燕、北京联合大学翟红英老师、中关村学院李玉萍主任等职教专家参会。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教学副校长杨宁、北京市盲人学校教学副校长张秋兰,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教学副校长李添龙、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督导室鞠纯杰主任、北京市寄读学校教学主任唐培,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王欢博士、区级兼职教研员参会。本次微论坛由职教研修教研员董捷迎老师主持。  

首先,董捷迎老师结合职教研修课程思政研修课程实践情况,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职课程思政创新》为主题做了全面具体的汇报。近三年职教研修的工作定位中将课程思政在教学中落地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在实践中,职教研修将课程思政与中职教学融合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创新与发展等几个板块进行了统筹规划、科学设计、有序推进。本次微论坛中汇报环节中,董老师重点介绍研修过程中具有特色的研修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环节的创新和取得的成效,强调课程思政在职教研修工作中渗透途径的重要性。中职专业众多,教师研修如何聚焦到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同一主题下,需要载体的选择及设计,职教研修通过大量调研和探索,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为载体,即二十四节气与专业的巧妙融合,根据专业性质,挖掘思政元素,突出专业特点,强化专业技能,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环节中,课程思政在教学中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近三年来,职教研修在课程思政与中职教学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尝试,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是一次大胆尝试。实践中既要关注中职课堂教学改革,也要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中职专业优势,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教学指导、平台搭建等方面统筹规划设计,明晰定位,有序推进,以教学学术为基础,创新发展,迭代升级。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实现中职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独特优势,撬动职教课程思政改革。

历经三年的实践与研究,职教研修引领专业教师逐步明晰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价值。研修课程设计中分为四个阶段,即课程思政与中职教学融合的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同化阶段、实践阶段,最终落实到了课堂教学中,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职教研修教研员董捷迎老师专题汇报

本次汇报中,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常凯、毛辉两位老师作为教师代表交流了自己的实践心得。常老师表示,从开始接触课程思政时候的不理解,到现在能够积极主动思考并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从被动思考到主动实践,亲身感受到了教学氛围的变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近三年全程参与区级研修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的系列产学研培训活动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课程承载育人,研究助力发展”。职教教研培训改变了她的看法和思路,帮助她突破了课程思政在教学中实践的瓶颈,积极主动设计完成了《四季律动,税有常期——企业税收运行沙盘》的教学实践,将二十四节气顺天应时的规律,融入企业缴税依规而为,按时纳税的教学过程,结合依法诚信纳税的财经职业道德教育,完成了中华二十四节气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中职专业课项目教学产品设计,经过课堂检验,学生们感受到了情境学习的有趣和挑战。

财经专业常凯老师发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毛辉老师结合自身开展的清明风筝设计与制作项目,从实践角度由一个完整项目设计与实施的角度为大家展示了课程思政实践成果,详细介绍如何将二十四节清明节气中的踏青放风筝的习俗融入传统CAD机械制图课程的详细教学实施过程。毛辉还深情讲述了研修课程助力教师成长的感受,通过长达三年时间亲身参与海淀区进修学校职教研修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活动,对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深刻影响与改变,通过对海淀区倡导的学科融合、课程融合、思专融合理念的深入认识与实践,毛辉老师将传统CAD课程进行融合性改革,最终形成了集机械结构、机械设计与制作与一体的理实一体化的CAD机械设计与制作课程。


计算机专业毛辉老师发言

在专家点评环节,北京联合大学翟红英老师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梁燕老师对海淀职教研修课程思政的实践做了点评。梁老师表示,深切地感受到老师们对区级研修项目的热爱,能够积极主动思考,挖掘思政元素,并巧妙融入到教学中,变革后的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各专业的教学设计各有特色,可互相借鉴是职教研修本次研修项目推进中的一大亮点,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积极氛围。

专家梁燕老师表示,非常赞赏和肯定职教研修工作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的创新性,能够通过项目带动教师围绕统一主题开展研修工作,课程思政研究正当时,是研修工作非常重要的研究点,从教学学术的角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研修的作用。

海淀区各中职学校的教学领导们充分肯定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对职教研修三年坚持推进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非常感动。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杨宁校长高度赞扬职教研修凝聚一线教师脚踏实地做研究,潜心思考教学实践是非常可贵的,在区教研的引领下,老师们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教学成果丰硕。


梁燕老师、翟红英老师点评

研讨结束后,与会专家参观并亲身体验了课程思政与研修取得的硕果。大家在刘玉芳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看了老师们的研修课程作品。烹饪专业李大春老师现场进行了雕花制作的真人秀,李老师娴熟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仁爱,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频频驻足,感叹职教老师们的教学智慧, 感慨中职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烹饪专业李大春老师现场雕刻展示


职教研修成果展示

北京市盲人学校中医专业王晓玲老师为大家上一堂现场中医药类的课程思政实践课,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展开,课程名称为《中草药识别及药膏制作》。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将中医药文化、节气文化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一边跟随着王老师操作,一边感受着学习的快乐。


王晓玲老师现场授课

本次活动既是对三年以来职教研修对于课程思政实践的成果展示,也是一次很好地交流,大家在交流中汲取养分,在思考中碰撞出更多的新思路,为下一步职教研修工作继续发展,迭代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会专家、老师合影


    感言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郝凤涛:通过本次活动,对海淀进修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研修课程开展有声有色,扎实且创新,为海淀区中职教师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职教研修为课程思政在中职类学校深入有效推进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中职课程间各美其美的专业特点展现,美美与共跨学科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是专业与思政之间的融合,也是专业间的融合,在职教研修的平台上,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科融合的思考和实践。

北京市盲人学校 王晓玲: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职教研修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感受到课程设计的用心,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激发老师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实践中。非常感谢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设计开发的非常实用的研修课程,就像职教研修一直倡导的研修课程有用,研修形式有意思,研修效果能落地,目前我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已经参加大赛,感谢职教研修一直以来的帮助与支持!

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 鞠纯杰:三年坚持做一件事情不容易,三年坚持做好一件事情更不容易,职教研修工作内容繁多,任务量大,这是我们都了解的。能够将课程思政这件事情作为项目推进三年,在培训中我们感受到了职教研修工作的严谨、踏实、创新,课程内容非常接地气,不搞“形式主义”,课堂教学实践是落脚点,激发了老师们的研修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最终使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做人做事的道理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