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学校工会组织部分教职工参观了海淀城市大脑展示体验中心,实地了解基于大数据、AI技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措施与成果。
在讲解员娓娓道来中,老师们了解了海淀“城市大脑”以“1+1+2+N”模式进行总体架构,即由一张城市感知神经网络、一个城市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大数据中心、AI计算处理中心)、N个创新应用共同组成。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海淀“城市大脑”已经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无论是通过动态掌握数据、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对不同类型车辆进行全流程监控,还是基于三重防护建设真正的智慧社区,都令老师们感受到“城市大脑”强大的运算与管理能力。
作为海淀教育、中国教研的探索者与引领者,教研员老师们将目光更多聚焦在多家智慧教育公司的成果展示上。清大学堂、新学道、海易科技等公司分别为老师们分享大数据助力精准教与学的科研产品,从课堂行为、作业反馈、教育融媒体等多方面入手,采集教育教学中的过程性数据,帮助教师与学生实现减负增效。一系列成果引发了老师们高涨兴趣与深入思考,不时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探讨。
在此次参观活动最后,学校还有幸请到来自芯视界的副总裁孟铁军带来一场沙龙活动,介绍公司研发“量子点光谱传感芯片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老师们理解了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的优越性,真切地感受到科技正切实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身处在海淀“城市大脑”中,老师们深刻体会着海淀区在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近距离感受着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无限可能。本次参观,不仅让海淀进校的老师们了解了先进的科研成果,更丰富了体验,提升了综合素养,更好地对接海淀教育人才发展对海淀教研人的要求。老师们纷纷表示,作为海淀进校人,会打开视野、拓宽思路、持续思考、深入研究,聚焦科研成果的转化,切实助力精准教研,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和学术实力“对标世界一流,服务海淀教育”。
“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及其应用”的讲座,使我受到很大教育。该技术全球首创,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将光谱仪的体积、造价缩小近千倍,不仅在处理污水领域率先投入使用,在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也有渐进作用,既缩短时间又减少人力,更增加了准确程度。技术改变了人与机器的视觉世界,同时也更加增强了我对中国科技水平的自信。
——李天印
我比较关注城市大脑中的教育部分,未来教室可以将每一堂课的录像上传至中枢,对不同的课堂教学数据进行分析,用以给教师、班级和学生画像,实时进行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各校评价数据若能汇集,就可以对区域课堂教学水平进行有效监测,及时发现优秀案例,也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教师改进教学。当然评价模型是关键,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群体参与模型修订,有助于获得更可靠的数据。
——任宝华
文:王帅鸣
图:张海浩
编辑: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