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海淀高一备课组长校本研修领导力提升研修启动
2020-10-03 09:51


为帮助高一备课组长更好地引领备课组理解国家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提升备课组长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高质量开展备课组研修,海淀进校师训部在前期开展需求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于2020年9月18日上午开展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一备课组长全员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采用云平台直播的方式,由中国教研网提供技术支持。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一备课组长,以及来自海淀区对口支持的北京市怀柔区、延庆区,河北省赤城县、易县、昌黎县,内蒙古科右前旗、敖汉旗,湖北省丹江口市,云南怒江州,四川凉山州等地的高一备课组长和教师,参与在线研修并互动研讨,直播观看者7000余人次。

本次研修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专家讲座、备课组教研的推进建议、备课组长实践案例分享、备课组建设与备课组长领导力发挥。研修由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张晓主持。


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张晓主持研修

专家讲座

胡久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胡久华教授做题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的讲座,她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现状出发,阐述了为什么强调单元教学、什么是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的内涵,并以案例为载体,提出了设计与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的路径、方法与策略,为一线的备课组长和教师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北京师范大学胡久华教授做专题讲座

一、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现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们的学校教育进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教学时代。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通过深度学习,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其深度体现在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其目的是指向素养发展、立德树人。

二、 为什么强调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超越具体知识,发展核心素养。单元教学强调单元目标引领,强调知识结构化,用核心概念建立内容之间的关联,用意义建构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实现能力进阶和素养发展。

从内容单元转向学习单元,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进阶发展为目标,兼顾学科逻辑、认知逻辑、问题解决逻辑,设计学生学习历程,体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的一致性。

三、 什么是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

强调能力素养的单元目标统领,在不同课时中分解并设计能力进阶的线索,最终达成单元目标。

单元学习主题需涵盖核心知识、学科思想方法,让学生深度参与、持续探究,完成挑战性任务,形成关键品格和能力。

四、 如何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

强调目标-过程-评价,设计“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的单元学习过程。

依据课标确定单元学习主题,需考虑学科核心素养、教科书课程内容主题及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学业质量、实施建议等。关联课标、教材和教学设计,设计单元教学。

单元学习目标应具体描绘学生的素养水平(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品格、价值观念);明确学生在素养发展方面的路径(能力进阶);诊断学生在素养发展方面的障碍。

设计学习历程要将复杂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关注做事过程,把知识结构变成课时核心内容。把问题解决的基本问题框架作为单元外显的主线,把知识的落实、学生关键能力发展、学科思想方法作为暗线。

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进行持续性评价,要清楚学生现有水平以及如何进阶。

五、 如何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

教学上创设挑战性任务、提供问题解决的空间;给学生充分体验实践解决问题开放过程;构建核心知识和方法,发展核心素养。教师不断诊断及时调整;深度互动交流;提供有效、支持性、引导性的讲解和指导。

评价注重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发现不足和学习障碍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进阶;基于证据改进教学。

备课组教研引领

陈颖:区校协同 聚焦关键 研究实践——项目载体 推动核心素养目标落地

海淀进校高中教研室陈颖主任做题为“区校协同 聚焦关键 研究实践——项目载体 推动核心素养目标落地”的专题发言。回顾了海淀区以“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为载体,推进核心素养目标落地的历程,并基于现状调研,提出备课组的推进建议。


海淀进校高中教研室陈颖主任做专题发言

一、区域推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回顾

· 教研员、学科团队深度互动,开展“工作坊”培训、“浸入式”研究;

· 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导向的深度学习系列优秀案例;

· 明晰了单元教学的价值、内涵及关键策略;

· 基于实践模型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 探索基于深度学习四要素的教学策略系统;

· 研发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单元教学模板及评价指标。

二、备课组推进核心素养目标落地的教研建议

· 系统思考,聚焦关键。基于课标的内容主题,开展全要素的、系统完整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 以课例改进为驱动,开展行动研究。

· 构建并实施素养导向的教学改进问题系统。

备课组长案例分享

梁艳:竭诚运心,尚智求真——新课改下备课组长工作的挑战与探索

八一学校语文学科备课组长梁艳老师以“竭诚运心,尚智求真——新课改下备课组长工作的挑战与探索”为题,分享新课改背景下备课组的思考与实践。


八一学校语文学科备课组长梁艳分享实践案例

一、制定课程规划统领全局

根据本校师生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地实践中坚持“全局统筹,细节打磨”的原则,用核心任务搭建骨架,打磨每单元的实操方案。

二、强化研究意识

营造备课组“尚智求真”的研究氛围,针对真问题,进行真研究。

•    以专题备课的方式集中力量突破单元教学难点。

•    寻找教学兴奋点,以“争鸣点”推动日常的教研活动,树立研究意识。

•    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建构“资源库”,将学科备课资源系统化、结构化,

让师生任务精准化,让教与学更扎实。

三、用“诚心”晕染备课组管理底色

备课组长增强“自省”意识,遇事多反思、多承担。努力建构“平衡”场域,兼顾组内老师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在“共情”中营造温暖的工作环境。

宋茂卿:探索新路径,创新共发展——生物备课组案例分享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生物备课组长宋茂卿老师,结合过去一年的高一备课组长工作体验,做题为“探索新路径,创新共发展——生物备课组案例”的分享。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生物备课组长宋茂卿分享实践案例

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备课组面临的新挑战

•    如何快速熟悉教材中的新内容?

•    如何理解融入教材中的素养目标?

•    如何以教材为载体有效落实素养目标?

•    如何兼顾选考和学考的学生?

二、备课组面临的新问题

如何才能让备课组老师自觉主动地研究新变化,并探索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三、备课组的问题解决路径

•    信任、合作、研究的团队文化建设;

•    探索课程落实新路径:问题导向的团队研究、坚持单元教学的落实、共

同进行课程建设;

•    课题引领、固化成果。

备课组建设引领

刘锌:备课组建设与备课组长领导力发挥

海淀进校师训部刘锌主任做题为“备课组建设与备课组长领导力发挥”的总结发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刘锌主任做总结发言

一、本次研修的初衷和课程设计思路

本次研修既有胡久华教授对如何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的高位引领,又有两个备课组面临新挑战开展学科研修实践的落地案例,同时还有区校两级协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研策略,立体化的研修内容,帮助备课组长心中有方向,手中有策略。

二、备课组建设与备课组长领导力发挥

· 备课组作为学校内部最基础的研究团队,具有丰富的功能,主要包括研究功能、指导功能、培养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备课组长是备课组功能发挥的关键人物,是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示范者。

· 备课组建设的方向是专业学习共同体。备课组长可从抓好共同体建设的四个主要要素,即共同愿景、团队、支撑性条件和活动,推动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备课组长要直面挑战和问题,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实现团队创造。

线上互动研修

在线直播的过程中,大家积极踊跃,参与在线互动研讨,结合研修的具体内容,分享研修的收获和感受,以及对备课组下一步工作的启发和思考。

以下是讨论区分享节选:

通过本次研修,我有三点收获。一是在备课备教材的时候,关注“纵向看逻辑,横向看内容”。从关注教科书的框架到每个单元的框架,对每单元的能力发展逻辑进行挖掘,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单元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和准备。二是规划好单元主题,从做真事、做实事出发,从真实使用的情境出发,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三是同心协力,各自分工侧重再进行交流整合,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单元整体和分节的教学设计,聚焦关键,进行有效的校本教研备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附属中学 王阳

通过本次研修,我领会到了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挖掘核心知识点,做好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衔接,做好每一课与每一课之间的衔接,有利于抓住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核心素养。接下来,备课组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突出单元设计、落实单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关键议题,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要备学情、备学生、备单元,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 杨玉

备课组要坚持高标准,在集体备课、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根据班级学情的不同,“私人订制”教学设计,解决学生的“真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有研究意识,寻找教学“兴奋点”,在有争议的部分展开充分讨论,基于学生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 李文华

八一学校梁艳老师对备课组的定位“教研土壤,蓄道存真;研究力强,各美其美;组内互助、美美与共”对我特别有启发:要充分发挥各人所长,使整个备课组成为教研共同体,促进共同成长,来最大程度地托举学生。而这需要教研组长率先成为学习者、阅读者、研究者、领航者,需要教研组长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感谢海淀区组织这次研修,使我们深受启迪!

——北京育英学校 黄娟

高一数学备课组下一步要:做好教学研究、合作互助——在团队相互作用中共同成长、互相培养;做好学校教学工作的领航人——身在一线、冲在最前;带领伙伴实现专业学习共同体——专业、平等、团结、共享!

——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 胡芳

本次研修,是一场由专家引领、备课组教研与备课组建设引领、备课组实践案例示范等环节组成,各校高一备课组长全程积极参与的高质量的在线研修,既有理论引领和具体解析,又以实践案例为载体,提供路径、方法与策略,更有每一位高一备课组长的学习与输出,全方位、多角度地使高一备课组长更加深度地理解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提升了备课组长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我们共同期待,海淀高一备课组长发挥好关键作用,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备课组研修,帮助老师们把新课标、新教材更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文:张晓、李珂、迟淑玲、王秀英、刘锌、马萍

图:徐磊

编辑:高琳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