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攀登计划”项目实施工作,加快推进“希沃数字教研室”“希沃数字教室”在集团内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在线教学与教研实验室”深入调研教师、教研员发展需求,开展旨在促进教师群体信息化教学与教研技能提升的系列培训活动,为教师成长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专业支持。
9月27日下午,海淀进校教育集团三所成员校(海淀进校附属中学、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语、数、外、生物、物理、化学、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黄洛颖和郭婉瑢两位博士,广州市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梁杰、程琛等7位代表,海淀进校教研员邵文武、栗瑞莲、赵岩、谭文明,以及海淀进校教育集团办公室、教科室教研员,共60余位参与了本次工作坊研讨。本次活动在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举办,海淀进校林秀艳副校长主持工作坊。
培训会现场
林秀艳副校长主持
本次工作坊以“基于希沃白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研修主题,以课例为载体,包括课例展示、工作坊研讨与展示、研讨交流三个环节。
一、 课堂教学展示及说课
教学展示环节,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胡迪老师上了一节面向初一学生的“Is this your pencil ?”英语写作公开课。
为了帮助学生识记“失物招领”关键词汇及句式表达、引导学生得体地阐释“急切寻回失物”理由并恰当表达相关情感。胡老师设计了3个教学流程、4个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Lost & Notice”的读、写、练之中,最终既达成了关键信息识记、应用短文写作的基础性目标,也达成了情绪情感表达的审美意趣、批判性思考的高阶思维。
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胡老师借助希沃电子白板的课堂活动、思维导图等备课组件,放大镜、计时器等授课工具,以及希沃数字教室的授课助手、移动展台等开展备课授课。
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胡迪老师授课现场
二、 工作坊研讨与展示
林秀艳副校长首先组织老师们思考并交流了两个问题,深入理解希沃白板及其他希沃产品如何有效支持教学:
胡迪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希沃白板的哪些功能:课堂活动、放大镜、超链接、拖拽、截屏、授课助手、计时、思维导图、移动展台、班级优化大师
今后希望应用哪些功能进一步支持教学:移动展台、即时互动、缩放功能、及时保存板书、思维导图、立体几何图形旋转
来自海淀进校教育集团的教师和教研员分为5个组,结合学科、学段特点,选取某个教学主题,基于某个教学目标,利用希沃白板及其它希沃产品的某些功能做一个片段的教学设计。来自广州视睿公司的7位技术人员,分别加入研讨小组之中,为教师共研智慧的沉淀提供技术支持。
工作坊研讨现场
语文组辜孝红老师、数学组李超老师、英语组胡迪老师、综合组胡彬和程晋伟老师五位老师分别代表小组汇报了研讨成果,并演示了操作流程。几位老师结合学科和学段特点,展示了希沃白板拖拽、课堂活动、画板、放大镜、抠图、克隆、书写、思维导图、截屏等功能如何有效支持教学。
工作坊分组展示
三、 研讨交流
研讨交流环节,四位老师就“发掘教学场景中,应用数字化产品更多潜在可能”分享观点。
(1)栗瑞莲老师:就英语学科而言,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例如工具有与教材相配套的素材库,方便老师查找、调用相关资源。
(2)赵岩老师:就语文学科而言,希望能够和一些权威出版社合作,提供词典、名著等工具书、资源库;支持课堂即时评价,提供投票、统计等功能,能够实时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
(3)邵文武老师:就数学学科而言,在授课过程中,常常需要师生共同生成教学智慧和学习成果,因此希望能够融合备课、授课功能,支持在授课过程中的智慧生成和留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的课堂互动、任务完成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达成高阶思维,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促成学生高阶思维的达成。
(4)王玲老师: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更关注课件是否支持共享,以及是否支持协同编辑修订。
参训教师分享观点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黄洛颖博士分享了题为“探索技术的更多可能性”的发言。
(1)教学层面: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使得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等数据的留痕、采集、汇聚成为可能。基于学生全面、及时、精准的学情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更为便捷、精准地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困难,开展数据支撑的教学指导和干预。
(2)教研层面:如果信息技术能够全面采集到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实施结果的全过程数据,那么全面刻画教师的教学行为画像就成为了可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研活动,记录、留存和分析群体教研智慧,使得优秀教师隐形化、个体化的教学经验,具有了可视化呈现、群体可参照的可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黄洛颖博士发言
工作坊现场教师们互动频繁,学习兴趣高涨,思维和观点持续碰撞,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本次工作坊着眼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立足于学生实际学习体验获得,结合学科和学段特点,充分发掘数字化学习环境对学科教学的潜在支持价值。在学科教师和教研员的共同摸索下,发掘了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活动设计、丰富有用的工具/资源的调用路径,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达成。
“在线教学与教研实验室”系列教师培训,持续聚焦于混合式、在线教学场景下教与学规律的挖掘,教学和教研模式的总结和运用,以及有效教学和精准教研方法和工具的探索,为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助力。系列培训将持续深入调研学生、教师和教研员的需求和问题,开展在线教学与教研的实验研究,基于案例研修为教师成长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专业支持。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文:教科室
图:王立辰
编辑: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