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以来,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质量,各学科教研员倾力投入教师线上教研资源和学生线上学习资源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交流分享成功经验,研讨问题和解决办法,成为教研部门共同的需求。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简称联盟)从2018年开始开展高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资源的建设,目前到了资源建设的关键时期,联盟各教研员将分享高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围绕高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资源建设进行研讨,进一步促进联盟教研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为此,联盟组织召开了各学科资源建设的线上研讨会,让五湖四海的优秀教研员相聚云端,分享疫情期间学科资源建设的经验与困惑,共话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资源建设。
五月至今,联盟陆续召开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九个学科的研讨会。来自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等十所单位的100余名学科教研员以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系列线上研讨。
高中地理学科
时间:2020年5月20日

研讨会由联盟地理学科牵头人、KY.COM地理教研员吉小梅主持
主题:基于案例分析的课程资源建设思考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地理教研员 邓昊源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地理教研员邓昊源老师分别从情境的营造让资源开发有内容、问题的设计让资源建设有深度、研修的实践让资源拓展有情怀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情境的营造让资源开发有内容(讲好一个故事)
•家国情怀—波澜壮阔式
•蓦然回首—恍然醒悟式
•妙趣横生—机智幽默式
情景的营造有利于其核心素养的落实,使得课程资源发挥其使用价值。
问题的设计让资源建设有深度(问好一串问题)
通过居家生活烦恼的问题式“包装”、太阳能板的安装问题的探究活动、如何进行停车位的选择的探究活动等案例说明高质量的问题设计使资源素材的表达与呈现更形象生动,更富有深意。
研修的实践让资源拓展有情怀(搞好一些创新)
以风光南开——高中地理区域特色课程为例,从工作思路、课程设置、云动平台课程学习空间访问学习数量统计和讨论区的互动,以及实地考察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来阐述研修实践是为了更好地在其过程中进行情境发现与问题设计。
主题:北京市朝阳区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地理教研员 杨利娜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地理教研员杨利娜老师对北京市朝阳区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进行分享。
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有助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实现教师个人价值,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
疫情期间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分为第一学期网络复习、温故知新以旧带新、第二学期网络新授、第二学期课堂教学授课极端四个阶段进行。
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
•教师从资源的使用者转变为开发者
•资源开发是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
•课程资源越多、越全面、越系统,资源的质量是否越好
主题:我与“高中地理教学关键问题”的情缘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实验中学地理教师 彭丽君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实验中学地理教师彭丽君老师由三清山的日出引出分享的主题,分别从迷茫中困惑、思考中探索、解读中解惑、实践中成长来谈自己与“高中地理教学关键问题”的情缘。
迷茫中困惑
以《人口迁移》为例,通过对新课标与老课标的对比,在怎样用科学术语阐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方面很迷茫,对运用什么资料、到哪里去找、怎样运用资料、运用到什么程度、“描述”到什么程度才符合课标要求产生了困惑。
思考中探索
在全区的高一、高二年级教教师研修分组讨论了新课标下地理教学的困惑,以及教学关键问题,收集起来并进行梳理提炼。
解读中解惑
加入教学关键问题科研攻关团队,经历每个章节的教学关键问题的方向确认---修改----雕琢---题目确定的过程,最终提炼出来能够启迪教学、引领教学关键问题。通过提炼和解读教学关键问题,明白了科学解读课标、掌握行为动词的内涵和外延的重要性;有意识尝试着拆分、细化教学关键问题,追求举一反三的教学迁移。
实践中成长
在关键问题引领、启发下,在新一轮教学中注重实地调研,为重新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积累素材,丢掉思维浅显、思维固化,追求新理念下的高效教学。
主题:东城区中学校园环境条件下地理实践活动开发与应用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地理教研员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地理教研员赵军利老师以“东城区中学校园环境条件下地理实践活动开发与应用”为题,从问题的提出、需求调研、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主要成果进行介绍。
问题提出: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需求调研:东城区2017级普通高中地理教师地理实践活动设计的指导需求比例为84.78%。
设计思路:与日常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 “内容要求”,选取适合在东城区中学校园环境条件下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应用。
实施过程:
➢ 一是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依据,提出适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条目。
➢ 二是确定具体内容要求,明确地理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
➢ 三是实施地理实践活动方案。
➢ 四是整理地理实践活动资料,并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实施课堂教学。
➢ 五是反思并改进地理实践活动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 六是全区交流优秀地理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高中物理学科
时间:2020年6月4日
研讨会由联盟物理学科牵头人、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桑嫣主持
主题:域有“间”资源无价,心无“隙”教学相长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学院物理教研员 刘芳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学院物理教研员刘芳老师通过两个主题与大家分享“疫情”期间的“区域资源建设”和“疫情”后的资源建设规划。
主题1:域有“间”资源无价 ——“疫情”期间的“区域资源建设”(学生)
第一阶段:温故方能知新
第二阶段:实践检验真知(调查问卷、学生居家实践活动和科普阅读、微课计划、复习效果检测)
第三阶段:疫未绝,学不止(梳理资源:实验视频资源的整理、能够促进学生理解的Flash课件、围绕核心概念或者规律的微课)
主题2: 心无“隙”教学相长——“疫情”后的资源建设规划(教师)
Who——主体和对象
What——资源主题的筛选与确定
How——阶段性资源建设成果的总结与梳理
主题:对线上教学资源开发与使用的思考——以海淀区高一物理空中课堂为例(学生)
KY.COM物理教研员 崔琰
KY.COM物理教研员崔琰老师分别从线上教学资源需求分析思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模式、线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线上教学资源需求分析思考:
(1)线上网络平台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基础
(2)线上资源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之一
(3)混合式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参与
(4)线下讨论是为了检验巩固和转化线上知识
(5)教学效果评估是衡量混合式教学的关键
(6)资源建设需要长期积累
结论:混合式教学成绩有大幅度提高
通过研究发现,异步在线教学的结果有明显优势,而同步在线教学的结果有明显劣势,并提关于线上应该直播讲授还是基于资源的学习的思考,并通过调研认为回归物理学科的本质,基于课程标准。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模式
线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课前引导(诊断)的思考:
(1)不是教研论文而是给学生的阅读材料
(2)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活动经验的积累
(3)不是习题的堆砌而是提炼整合的问题
(4)不是学生简单学习而是引导引发思考
(5)不是打击知难而退而是激发学习兴趣
(6)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精准诊断学生起点
主题:2020我们再出发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员 杨志东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员杨志东老师从基于“三新”的资源建设、非常阶段的资源建设、联盟建设的几点建议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基于“三新”的资源建设(三新:教材、课标、高考):理论学习与培训;课题引领下的实践研究(直播和录播的结合);区级教研培训的实践研究(教材分析(老带新)、同课异构(单元设计)、汇报伏安法测电阻的单元设计)
非常阶段的资源建设: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经验互融、效果共升。
联盟建设的几点建议:
•希望能分享上海高考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开展教研工作的经验分享,互通有无,共同提升
•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每位主题发言的教师分享后,主持人、正高级教师桑嫣老师对其做了指导性点评,主题发言后还进行了互动研讨。
高中英语学科
时间:2020年6月11日

研讨会由联盟英语学科牵头人、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宋德龙主持
主题:线上读写资源的开发利用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英语教研员 付绘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英语教研员付绘老师分享了线上读写资源的开发利用。付老师提出线上读写资源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发、怎样利用三个问题后,着重从读写教学过程、读写资源素材内容评价、读写资源素材内容、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进行了分享。
读写教学过程

读写资源素材内容评价方面主要从主题相关性、内容逻辑性、文本借鉴性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读写教学评一体---写作任务设计
•个人经历经验紧密相关
•能提高写作动机
•运用各种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机会
•能挑战写作思维能力和写作策略
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策略一:按照课标对读写资源内容进行聚合,使之有序
策略二:对资源素材文本长度、词汇难度、练习形式等根据学生年龄阶段
设置清晰的评价标准
策略三:采取长效奖励机制对于学生大量进行练习的资源设计定期表扬奖励
主题:依托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的研修工作开发朝阳区“十四五” 学科教师培训教材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英语教研员 何书利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英语教研员何书利老师分享了“依托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的研修工作开发朝阳区“十四五” 学科教师培训教材 ”的实践经验,主要从工作坊研修方式以及培训教材整体框架进行介绍。
工作坊研修方式
•集中学习:专家讲座、课堂观摩、研讨交流、学习心得分享
•文献学习:根据任务分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文献研究和学习
•任务驱动:根据分工撰写文本、录制课堂教学案例和培训资源
培训教材整体框架
•培训教材包括四个专题, 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 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每个专题分为三个部分, 即素养解读、教学关键问题及案例分析、教学改进建议;
•共有20个教学关键问题。
主题:写作教学关键问题及资源制作
KY.COM英语教研员 孙铁玲
KY.COM英语教研员孙铁玲老师分享了写作教学关键问题及资源制作。确定学理基础和实践需要作为写作教学关键问题的依据,通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写作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分别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方面介绍了写作教学资源规划,最后总结了写作资源教学特点。
写作教学中关键问题
•如何提高写作的系统性?
•如何保证课时写作聚焦小的主题?
•如何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如何进行以读导写?
•如何进行仿写?
•如何在写作教学中融入过程性评价?
以记叙文写作为例,介绍写作教学资源规划
宏观方法指导——针对写作中问题和难点
•与记叙文写作相关的五条规则
•记叙文写作的动作描写
•记叙文写作的情感描写
微观细化指导——外显过程性写作策略
•经历从审题——搭框架——写作语言准备——写作
•教师主导下一起写下水文
写作教学资源的特点
系统性、融合性、过程性、针对性、标准先行性
主题:资源联盟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 周莹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周莹老师从资源分享平台、资源建设的目的这两方面分享了资源联盟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资源分享平台
教研员建立“教研圈”、教师申请“入圈”、实现资源的自主选择。
资源建设的目的
•统筹规划,重点布局,形成课程意识
•建用并进,调整更新,建立动态机制
•多元协同,完善保障,实现共同成长
主题:基于主题语境的单元教学课程资源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员 孟莎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员孟莎老师从整体规划、补充说明、研究重点对基于主题语境的单元教学课程资源进行了分享。
整体规划
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内容确定了八个主题语境单元,每个主题语境单元的可是重点包括阅读、补充话题语料、拓展主题词汇、写作、单元练习讲评这几个方面。
补充说明
•语篇选材:主要来自两套教材,以及高考中的语篇,个别来自其它出版物。
•配套资源:学案+学案(教师版)部分课提供补充资源(语篇)。
•授课语言:第一第二课时基本是用英语,第三第四课时根据需要中文辅助
研究重点
上篇——单元教学的规划与关键问题探讨
下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主题: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 宋德龙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宋德龙通过对比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了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回顾:认识的变迁
关键问题一级目录的确定通过从关键概念---重难点问题---关键问题每一阶段的对比说明:关键问题一级目录应是指向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中的重要理念,形成的资源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进展:确定了新思路
从语言知识、听力训练、语篇阅读、写作技能、综合语用和练习讲评等六个视角,探究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落实《课标》要求、践行课程理念,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促进学生习得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形成文化意识、提高思维品质和发展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每个视角作为一级目录,然后产生二级目录和三级目录,形成几十个以三级目录为小专题的资源包,每个资源包可包括若干片段,如说课、微视频、课堂片段等。
展望:优化资源建设
•完善丰富各主题的顶层设计
•加快每个资源包的建构实践
•丰富资源呈现形式(微视频、教学片段、教学手册、经验论文、出版成书等)
高中化学学科
时间:2020年6月16日

研讨会由联盟化学学科牵头人、KY.COM化学教研员陈颖主持
主题: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初探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化学教研员 温霞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化学教研员温霞老师利用希沃系统开发不同类型的资源:信息技术运用类资源、同步教学类资源、课外补充类资源,搭建不同平台让老师展示和应用资源。
收获:建了一些资源、锻炼了青年教师、提升了自身能力
困惑:资源零散、资源如何用、如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主题:以人为本 做好课程资源建设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化学教研员 于守丽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化学教研员于守丽老师以“以人为本 做好课程资源建设”为题进行分享。
以学生为本,基于学情需要架构课程资源,分阶段建设各级空中课堂资源,包括基于课标的文献综述类资源和同步试题评价资源包,系统全面。
以教师为本,以资源建设任务驱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新课程新教材落地课堂教学。
主题:丰台区化学学科关键问题解决阶段汇报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化学教研员 秦林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化学教研员秦林老师以微课群、资源包方式推进高中必修、有机模块关键问题资源建设。内容全面,既有教学展示、试题、学生作品又有教学评析、拓展资料,能用于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
微课群资源建设
设置课版和教学设计的目的:建立所有的优秀课例的微课,保留优秀课例,后期定期替换,为区校两级教研、教师改变方式和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
设置说课和评课的目的:解决教学关键问题,明确设计的意图、优势和问题。同时提升教师课程知识、教学知识和学生知识。
设置知识拓展的目的:解决学科知识关键问题,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
设置其他项目的目的:体现新课标关于素养培养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想,展示从实证分析教学策略和实施中的优势和问题,提升教师的评价知识。
在互动研讨环节,各位参会教研员就第一环节主讲人的发言内容,结合本单位实践,交流对资源联盟学科资源建设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1.资源评价:资源内容如何优化,希望有评价跟进。
2.资源应用:如何更好地符合学生和教师需求。
3.如何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如何引导教师加强学科知识学习,后期在关键问题资源建设时可关注。
4.希望能以具体资源案例为抓手,进行资源内容架构、资源优化的深入交流。
5.希望联盟能提供在线教学及资源建设的高端讲座,提供学习机会。
高中语文学科
时间:2020年6月19日

研讨会由联盟语文学科牵头人、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语文教研员胡雪军主持
主题:确定关键问题 建设教育资源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语文教研员 胡雪军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语文教研员胡雪军老师介绍了南开区云平台资源制作应用提升情况,强调基于新教材的高中语文关键问题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介绍了新资源的结构和两个系列,提出制作多元化资源的观点:
制作多元化的资源
以教材为例文,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与能力框架的“高中语文学科关键问题”对一个例文的多角度开掘,要体现教师特色、特长、教学风格,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主题:高中语文新教材网络教学思考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语文教研员 计静晨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语文教研员计静晨老师根据高中语文新教材网络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与大家分享了她的一些思考。
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要注重兴趣的激发和保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习真实发生。
“学”的持续
•短小单元,线索清晰
•任务驱动,“做中学”(整体阅读、深度阅读、比较阅读、问题链、小专题)
•提供学习支架(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
•学习管理(监督、反馈、交流)
主题:整体建设 强化定位 素养为本——2020春季朝阳区高中语文资源开发与使用汇报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员 张晓毓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员张晓毓老师以“整体建设 强化定位 素养为本”作2020春季朝阳区高中语文资源开发与使用汇报。
从北京版高二“空中课堂”的录制、“停课不停学”区级课程资源包、常规教研活动资源三个方面谈优化整体设计,资源建设体系化。
强化目标定位分四步走:
第一步:拟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具体可操作的学法
第三步:设计学习任务单
第四步:设计自测自评标准
以素养为本,依据课标、教材、教学指导意见,整合教学内容、确定专题,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实施。
文:涂俊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