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价
专业引领 凝心聚力 协同创新
——质量评价中心2019-2020学年总结
2020-07-14 15:06

2020年7月3日,KY.COM质量评价中心召开2019-2020学年总结会,质量评价中心教研员王梦、张荣慧、王帅鸣就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分享交流了下一阶段的思考规划,姚守梅副校长参加会议。




一、2019-2020学年工作总结

(一)部门建设

过去一学年,在姚守梅副校长的带领下,质量评价中心坚持并完善了部门例会制度、学业评价工作统筹规划制度、评价微论坛研讨制度,保证了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中心始终将人的发展、团队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专业引领·沟通协作·发挥优长”的工作原则,力求让每个伙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荣获学校第四届“研修成果奖”;质量评价中心被学校评为第四届“优秀团队”。

(二)学业评价

2019年海淀区七年级、八年级、十一年级学生学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顺利完成,形成区域层面的总报告4份,学科报告14份,学校报告181份。质量评价中心走进学校,就学校的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效果良好。2020年海淀区八年级、十年级学生学业发展水平评价正式启动,各学科的指标修订、试题和问卷开发都在积极推进中。

此外,学生增值评价工作取得积极的进展。依托学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将七年级、高一年级学业发展水平表现作为入口,初三中考、高三模考成绩作为出口,应用多层线性模型和成长百分等级模型,评价学生的增值状况。增值评价应用于区域初、高三年级的质量分析工作,帮助毕业年级在备考工作中发现问题、精准定位提供了有效的证据支持。

(三)课题研究

质量评价中心始终以专业研究为引领,科研为先导,通过课题、项目研究带动部门工作的深入推进。2019年9月,申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素养导向的区域学业发展水平评价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带动区域学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的深化。

此外,团队成员发挥评价的专业能力,参与进修学校在线教学紧急公关项目《海淀区中学学科线上教学评估标准(1.0版)》研制,支持“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指标评价体系”的开发,参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语测评科研课题“CSE Application in District-level Reading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的申报工作。

(四)支持与服务

支持海淀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申报工作,参与完成毕业年级考试质量分析,服务学校的对外交流和宣传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工会活动。

二、2020-2021学年工作规划

谈及下一学年的规划,王梦老师建议,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部门工作的深入推进:①做好总结梳理,深化学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内涵;②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区域增值评价的诊断与反馈改进体系;③做好设计规划,推进单元作业设计研究。同时应该考虑不同研究内容之间的关联与整合。

张荣慧老师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三点建议:①增强对课程、教学、评价改革方向的理解,包括文献与学术研究的跟进、学习;②增进对学校、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的认识,加强学校调研和学科调研;③提升评价专业能力,重点关注统计分析技术和学科命题策略。

王帅鸣围绕“基于数据为教研提供支持”和“增值评价模型探索”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①通过学生测试数据反思试题;②基于数据与可视化图表,帮助教研员和学校诊断教学;③走入学科,钻研学校反馈思路与方法;④结合累积逻辑回归模型、ROC分析、线段回归模型等方式深入分析;⑤完善增值评价总报告与学校报告的呈现方式。

在最后的总结环节,姚守梅副校长肯定了质量评价中心在过去一年中卓有成效的工作,团队成员发挥专长、形成合力,对未来的工作规划思路清晰。对于下学年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尽快推开增值评价,使全员受益,纳入学校评价体系中;

(2)作业设计研究另辟蹊径,找到研究的立足点;

(3)学业评价与学科教研教学紧密结合,有目的地将学科专题铺开;

(4)加强内部的交流和学习。

此次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梳理经验、反思不足、找准提升点,为下一学年评价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质量评价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