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价
精准诊断促改进 命题评价促发展
——海淀区“2018年五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测评反馈会”召开
2019-04-15 14:22

2019年3月28日,海淀区“2018年五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测评反馈会”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顺利召开,会议由海淀区教委基教一科、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质量评价中心共同组织。会议旨在推动学校科学分析数据、基于数据精准改进教学和管理、以命题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支瑶、海淀区教委基教一科杜会新、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左小玉等,以及海淀区2018年五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测评项目44所实验校的教学主管校长和教师代表。

图1 海淀区教委基教一科杜会新主持会议

首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支瑶指出: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高度重视五年级学业质量评价,在调研工具研发和反馈报告撰写上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五年级学业质量测评与七年级学业水平调研在一级指标上是保持一致的,建议各实验校关联分析五年级和七年级的测试数据,用好这些数据改进教学;希望各实验校高度重视规范性,按照规范组织实施测试,把五年级学业质量测评做成对学校、学生、教师的发展有利的事情。

图2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支瑶发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左小玉副主任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评价与教学改进”为主题,从指向核心素养的测评系统理解与改进、学生学业发展水平诊断与反思、教学改进建议等三个方面,对2018年6月实施测试的2018年五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测评情况进行反馈。

五年级学业质量评价,不仅仅是“对学习的评价”,更是“为了学习的评价”,力求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改进的针对性。在评价指标上,从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方法、问题解决能力、迁移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测评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在2015年-2017年连续测评的基础上,2018年继续调整优化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

基于2018年学生学业发展水平诊断与反思,左小玉副主任建议各实验校:(1)研读学业评价报告和测评工具,找出优势和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形成行动研究课题;(2)研究和落实单元整体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发生,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流程、单元课时框架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中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图3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左小玉发言

海淀区翠微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张杨,以“命题评价中的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从学习与研究、实践与应用、成长与辐射等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和数学教研组在以素养为导向进行评价上的成长经历。从凭经验命题到基于证据、基于评价的科学命题,确立以素养为评价导向、树立做基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的意识。

探索以素养为导向进行评价的路径时,首先是把握方向,构建素养与测试题目之间的“桥梁”,即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准确诊断学生素养发展的不同水平,需找出每个核心素养的能力要素并划分不同水平,从而使评价靶向更清晰;为了准确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不同方面,需要为核心素养划分出更细致的维度。

教研组的老师们,通过案例、题目和文章阅读,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理解与交流;通过开展好题分享与评价活动,老师们预设学生的思维层次,划分学生的思维层次以制定评标;在区教研活动上分享经验。通过研究海淀区小学学业测评的题目,教研组老师们从测查、考查的角度来理解命题,在预设和修订评标时学会分析学生的思维层级,然后将思维层级分析用于回馈和指导教学。在此过程中得到成长,做到评、学、教一致性,能够在教学过程想到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想到思考过程。

图4 海淀区翠微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张杨发言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副校长尚玉红以“基于数据细诊断多措并举促提升”为主题进行分享。分析2017年五年级学业质量测评数据,结合经验找到改进方向,制定并实施“开展学程研究、改变教学方式”“整合课程内容、拓展学习时空”“专业锤炼教师队伍、提升能力”等多项举措,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学生在2018年的五年级学业质量测评中成绩比2017年有所提升。

图5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副校长尚玉红发言

会议总结环节,海淀区教委基教一科杜会新指出,学业质量测评不仅仅是一次评价,也是一次机遇,是对如何促进教研组成长、教师成长、学生和学校发展的系统思考。

 

文:张荣慧

图:王立辰

编辑:夏玲玉

质量评价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