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赋能教师成长 聚创智慧教研”系列报道(一)
——中学语文教研室2019-2020学年总结
2020-07-01 16:25




2020年6月12日下午,中学语文教研室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新址南203会议室召开了学年工作总结会。进修学校党委王世东书记、姚守梅副校长莅临研讨会指导工作。教学研究中心中学部与评价中心的陈颖、崔琰、李俊鹏、王梦等多位主任也参加了会议。

语文学科教研室主任周曼云主持了总结会。周老师交流了中学语文教研室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基本举措。本学年,中学语文教研室以贯彻《海淀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为指导思想,以转化深度学习项目实验成果为基本策略,以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为目的,以5+M+N课程建设与实施、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调研指导为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区市级、国家级教育教学平台,提升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平,建设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队伍。

高一教研,黄玉慧老师以破解课堂教学难题为目的,基于问题研究,建设了课程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可选择、多层次、系列化的教学资源,出版《整本书阅读解决方案》丛书,并在研究与过程中,建设了雁阵教师队伍。疫情期间,承担了如中国教育学会普通高中新课程“领航计划”培训等任务,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的教研工作,充分发挥对内对外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

高二教研,周曼云老师以“转型”为核心词,交流了工作经验。转型1:学习、适应、使用在线技术,促进研修方式的转型。转型2:研发直面学生的课程,完成研修内容的转型。转型3:指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课程深度融合,推进研修目标的转型。转型4:以学案设计有力推动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助力教师实践混合式教学创新的转型。其中,高二年级空中课堂建设所坚持的紧扣学科素养、围绕专题学习、突出课程系列、呈现能力进阶的学科定位,和针对学习重点、优化过程指导、强化策略支持、明确一课一得的教学基本原则,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启发。

高三教研,姚守梅副校长和田圆老师带领中心组的老师们开发了从“立足专题”到“基于问题”的在线学习资源,知识、能力板块复习到位,基于问题导向的综合、专项复习有深度、有特色。四套区统考题的命制,坚持了北京市高考以立德树人为魂、以核心素养为本、以能力发展为重的基本原则,又结合2020年新高考的特点强化了思维考查为先、情境设问为要的意识。高三复习以四套统考题为框架,立足整体,细化局部,平稳推进。

初一教研,徐国珍老师以用好统编教材为载体,转化项目研究成果,以小初衔接为切入点,以充分挖掘统编教材育人功能、变革教学方式为教研重点,设计与实施5+M+N研修课程。线上教学阶段,基于拓展语文积累与学习进阶的理解,建设了系列区级复习与学习专题资源,承担了北京市数字学校的录课任务。

初二教研,杨华老师本着承前启后的学段特点,根据教材 “文体组元”的特点,确立教研重点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建构文体阅读与主题阅读的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从而设计与实施5+M+N课程,阅读教学突显文体教学与主题教学特色,评价研究与实施力求在素材选用、语文要素、情境设计等方面高度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初三教研,夏满老师与赵岩老师立足于5+M+N教师研修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对中考改革的理解,着力于毕业年级课程实施方案的优化与执行、试题命制等重点内容,整合优化初三年级统编教材内容,设计与实施八大新课学习专题,建构复习专题系列,科学命制四套区级统练四题,建设系列线上教研、空中课堂学习资源,调研与指导线上线下教学,提高全区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初三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建设骨干教师队伍。

夏满老师汇报了以任务为驱动、以队伍建设为目标的初中语文教研室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本学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并就现阶段如何建设教研室的特色文化交流了两点思考。

最后,在各位主任给出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王世东书记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中学语文教研室的工作,同时提出了要以提升教研合力为策略,加快中学语文教研队伍建设步伐的期望。姚守梅副校长在工作指导的发言中,首先肯定了中学语文教研室敢于攻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在学年中取得的工作成绩;接着从目标定位、明确职责、机制建设、协作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地提出教研队伍建设意见;最后对下学期空中课堂资源建设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并给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