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日趋稳定,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学校返校复课工作。为了周密组织学校复学,筑牢校园疫情防线,推动中小学学习模式的改革发展,促进教育不断变革创新,北京海淀、杭州滨江、深圳南山三地联合,聚焦“复学”,于5月30日-6月5日召开“我们的复学之路”云论坛,来自三地的教育同行齐聚云端,相互借鉴,共享智慧。论坛由深圳南山主办,北京海淀、杭州滨江受邀协办。本次论坛采用Cctalk平台直播的方式,分为5个半天,包含两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主论坛聚焦区域层面复学的对策与思考和后疫时期教育治理新思考,分论坛分中学、小学、幼儿园三个学段聚焦学校管理新常态。

一是突出“三严”。严格复学标准,严格把好校门,严格活动管控。二是聚焦“三重”。聚焦重点人员防控,聚焦重点环节管理,聚焦重点场所管理。三是完善“三预”。完善预警机制,完善预防机制,完善预演机制。
3.应势而行,加强“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一是前期智慧教育开发使线上线下教育快速完成对接转换。二是早期教育教学资源积累使网上教学快速实现组织分享。三是海淀教育云端建设使疫情期间教育扶贫更加及时精准。
4.迎难而上,推进教育发展模式新变革。海淀教育充分发挥了智慧教育的发展优势,努力推进教育模式新变革。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支瑶副校长以《聚焦关键 引领需求——海淀区在线教学与教研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享。支瑶校长分享了四个探索:
探索1 关于课程设计的思路与策略:
(1)设计主题引领下的专题课,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课程内容进阶性设计,为学生、教师提供多元选择
探索2 关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探索:
(1)基于学生认识发展重构单元,用认识性课题引领学生学习
(2)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丰富呈现形式,增强参与感
探索3 关于教研指导的探索:
(1)调研-教研形成闭环,保证教研指导的有效性
(2)教研指导“提前一步”,为教师预留准备时间,缓解焦虑情绪
(3)常规在线教研指导:内容指向教学关键阶段、关键问题;依内容特点采用录播、直播、在线研讨等多种形式
(4)项目载体,破解难题——在线教学紧急攻关项目,研究-实践-培训三线并进
探索4 返校后,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1)指导学校做好:学校内容、学习效果、学习方式衔接
(2)指导学校活用空中课堂资源
局长视角环节杭州高新区(滨江)教育局来江飞局长以《四“智”滨江:在变与不变中实现师生新成长》为题目,围绕自控检测、智能复学、智慧同城三个新的系统介绍复学路上滨江的教育样态。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根平以《返校复课:教育重启?还是重构?》为题,从复盘疫情、疫情如何改变、疫情如何改变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社会广角环节,资深媒体人叶峰用“神兽归笼”这个热词谈了对家校共育的概念的理解。沪江首席教育官、“互+计划”教育公益项目发起人吴虹以数据方式显示了疫情期间对教师和学生的调研结果。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训部银艳琳部长以《南山探索:在线学习从应急之策到长效机制的实践研究》为题,分享了南山的经验和做法。后续论坛中,各地校长们将分享在复学中的经验做法。海淀区分享者有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张建芬校长、KY.COM附属实验学校董红军校长、北京市石油学院附属小学肖英校长、海淀区六一幼儿院曹雪梅院长以及KY.COM附属实验学校学生。具体论坛安排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