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隔空签约、在线培训 海淀教育帮扶不断
——海淀进校与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签约、教育扶贫“三省五地”骨干教师培训启动
2020-05-25 08:49

背景介绍:

海淀区委区政府承担了国家级重点扶贫攻坚项目,对口帮扶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2018年12月28日,海淀区教委与科右前旗教育局正式签署了教育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

①2019年9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科右前旗教育局教研室和科右前旗教师进修学校签约,并已经开展了帮扶活动;②承接了3名干部、教研员的“影子”跟岗培训;③9位干部教师到科右前旗开展送教、送课、送教研活动,惠及300余名研训员和教师;④上千名教师参与了海淀进校集团的线上研修活动;⑤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为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筹建提供了专业咨询和指导。

除了承担国家级重点帮扶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外,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还承担了国家级重点帮扶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保定市易县,云南省傈僳怒江自治州“三省五地”的教育帮扶任务。

为全面落实海淀区教委与科右前旗教育局签署的教育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海淀进校教育资源优势,切实推进对科右前旗的教育帮扶工作。5月22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屠永永,区教委人力资源科科长左滨、副科长刘伟;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副校长申军红、赵杰志;科右前旗旗政府旗委常委、常务副旗长刘刚;科右前旗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玉荣;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杨金辉主任等领导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主持。


图1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申军红副校长主持签约仪式


图2 签约仪式海淀会场


图3 签约仪式科右前旗会场

科右前旗教育局高玉荣局长介绍了本次签约的意义和对以后双方合作的希望。高局长充满感情的说,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签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科右前旗感恩并铭记海淀进校的无私引领。珍惜并把握海淀进校帮扶契机,借助海淀进校的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明确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定位,优化机构和机制,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提升教研员和培训者的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探索边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图4 科右前旗教育局高玉荣局长发言

随后的签约仪式中,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与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杨金辉主任分别在协议上签字并盖章。


图5 双方展示签约协议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在随后的发言中表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前期与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做了充分的沟通。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见证了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的筹备与成立过程,感佩于科右前旗委旗政府对教师工作的指导和关注。

对于双方后续的合作,罗滨校长用三个关键词进行了概括:

联通:双方在理念、机制、实践等层面深入交流,互联共享;

共研:积极开展实践型研究与研究型实践,面向未来积极探索;

成长: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双方教师、学校、教育质量的共同提升。

罗滨校长表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特别重视此项帮扶工作,通过将帮扶工作纳入学校计划、帮扶工作专人负责、帮扶工作机制保障等措施让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图6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发言

科右前旗副旗长刘刚在讲话中指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结对签是两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特别是教育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对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海淀进校作为全国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资源建设和教师发展的教育高地,具有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宝贵的成功经验。希望此次签约成为科右前旗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全旗教育事业迎来全面发展和更大突破。


图7 科右前旗副旗长刘刚讲话

海淀区为教工委屠永永副书记指出: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非常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对口帮扶科右前旗走得深,做得实。今天的签约仪式,是海淀教育帮扶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后续双方的工作一定要做到四个基于:

第一,基于教研。优秀的教育质量来源于教研,双方要以教研为抓手,整体促进双方工作的再提高。

第二,基于网络。疫情促进了我们在网络上的交流,双方要以此为契机,实现网络共享、共通、共建。

第三,基于项目。海淀教委,海淀进校的优秀项目可以放到科右前旗,以项目为抓手,通过项目加深合作。

第四,基于实际。两地之间的教育还存在不小的差异,我们要尊重差异,有针对性的提供帮扶。


图8 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屠永永讲话

签约仪式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三省五地”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启动会暨海淀进校教育扶贫第一次线上培训活动。对口帮扶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赤峰市敖汉旗,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保定市易县,云南省傈僳怒江自治州;对口合作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四川省彝族凉山自治州,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北京市延庆区、怀柔区等地的干部和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活动。培训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赵杰志副校长主持。


图9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赵杰志副校长主持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余胜泉教授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师》为题做了精彩讲座。余教授从未来教师需要基于教育大数据开展个性化教学;未来教师要基于大规模社会化协同来开展教育服务;未来教师要基于虚实融合的育人空间创新教学服务;未来教师要有适应智能时代的知识结构;未来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教研来实现专业发展;未来教师要能够与人工智能协同六个方面向与会教师详细阐述了智能时代的特点以及未来教师面对的挑战与应具备的能力。

余教授说,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幸福的、更加人本的教育。教育要尊重生命、发展生命,使每个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尊重学生、更加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成长奠基。


图10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余胜泉教授讲座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汝明做了题为《实践取向、自我超越,落实学科育人价值》的专题报告,报告从“实践取向,改进行为与观念”、“注重反思,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落实改革要求,微研究中实现自我超越”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了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四点建议:专业阅读,尊重规律;深度琢磨,逐本溯源;严谨治学,发展学生;梳理成果,提升境界。


图11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刘汝明讲座

罗滨校长在总结中说,海淀进校在教育扶贫攻坚战中积极承担责任,作出贡献,得到了受援地区干部教师的认可。罗校长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做好“一体化”:学习、教研、资源的“一体化”;

第二,明晰“三个要求”:协同合作、联通融合、相互赋能;

第三,注重学以致用和成果梳理转化。


图12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总结讲话

参会教师感受:

这次培训让我深刻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从教30年的老教师,我对未来的教育感到迷惘和困惑,在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大环境下,教育究竟会走向何方?今天余教授和刘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了智能时代的教师定位,认识到要转变角色去适应教育的发展,感受到教师所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我将铭记自己的职责,不断学习、实践,做一名不被时代所抛弃的教育人

-----赤城县第三中学 韩润宇

余胜泉教授的讲座,引发了我对智能时代教育的思考。人工智能时代,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和学校形态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在适应变革的同时,我们必须尊重教育的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关注个性化、多样化和适应性的学习,关注核心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罗滨校长在总结时提出“协同、联通、赋能”的关键词,既明确了“五省三地”培训的要义,又给予了我们更大的期待,感谢海淀教研“光之源”的引领。

-----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王金菊

感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精心设计的培训活动。教育大数据使我们的教学反馈更加迅速、全面,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之间的有效联动,营造更加包容、平衡的教育环境。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面临着如何平衡个性发展和规模培养、如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育、如何更有效应用各种智能设备等种种新挑战,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更新观念、直面挑战、不断学习、深入实践,才能更好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

-----赤城县第三小学 王淑华








图13-图16 受援地区骨干教师认真参加培训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