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海淀进校基地培养方案的规划,基地项目组及导师、专家团队认真落实“三年六单元进阶式培育课程”,学员们又一次相聚北京,开展了为期10天的第四次集中研修。此次研修以“拓展视野 学习创新 思想表达”为主题,以专著书稿为突破点,以“单元教学设计”为抓手,以人大附中、一零一中学、海淀实验小学三所跟岗基地为实践场域,以理论导师高位引领、实践导师贴身指导为路径,助力名师持续进阶成长,破解专业难题!
学术会议: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
2019年11月22-23日,领航学员全程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课堂教学研讨会,大会分为开幕式、校长论坛和专家报告、现场课展示及研讨、专家沙龙、学科教研基地论坛、大会总结及闭幕式六个单元,全面呈现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成果,探讨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与策略。李永红老师作为评课专家点评了海淀分会场的语文现场课,其他学员全程参与了六个单元的活动和学科研讨。
通识培训:全球教师胜任力框架与卓越教师成长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徐建平教授从新时代下教师的要求、价值和意义出发,详细阐释了教师胜任力的内涵和内容,并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际经验出发,解读了全球教师胜任力框架,最后,徐教授阐明了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成长为一名卓越教师。
学科培训:结合课例改进的主题研修 导师指导下的学术研讨
海淀进校基地的学科培训聚焦“单元教学设计”这个主题,结合学员单元教学设计作业,学科组内进行展示、研讨和改进,形成能够出版的完整案例。导师对学员进行贴身指导,针对书稿、课题、教学主张和工作室规划,进行多频次的交流、高效率的对话,不断聚焦问题、总结经验、改进路径,提升研究的品质,增强学员的成果意识。
实践跟岗:输入与输出相结合 链式传递形成“名师+”效应
此次集中研修采用分学科集体跟岗的形式,学员按照学科分别到人大附中、一零一中学、海淀实验小学进行跟岗学习,跟岗期间既有听评课、交流研讨,也有学员的专题报告和对跟岗学校教师的课题指导,学员从海淀学科教研基地汲取养分的同时,也辐射引领海淀骨干教师的发展,通过链式传递形成“名师+”效应。
书稿研讨:专家引领下的方法指导与理念提升
名师专著是名师领航工程学员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学员梳理、表达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此前,学员在导师的多次指导和打磨下聚焦了专著的研究领域,理清了基本思路,有部分学员的书稿框架已经比较清晰和完善,11月29日,范群、罗蓉、岳海江三位老师作为代表汇报了书稿的选题、目录、提纲和写作规划,首都师范大学张景斌教授、教育科学出版社刘灿主任作为专家对书稿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张景斌教授结合学员书稿中存在的问题,以《优秀教师的专著写作》为主题进行了一个微讲座,张教授从“优秀教师为什么写专著”“专著里要写什么”“怎样走好写作之路”三个问题出发,指出名师专著是自身教育教学思想的表达,是指向自我的研究,名师的写作之路要完成从“经验”到“理论”的思维转换,从“发现”到“证明”的逻辑转换,从“特殊”到“普遍”的视野转换,在“简单”与“复杂”之间进行语言转换。
刘灿主任用工作坊的形式,从图书出版的视角,从书稿的结构、风格和学术规范几个方面引导学员进行了深度讨论,刘灿主任认为写作的过程不但要与自己对话,还要与读者对话,从读者的角度来审视书稿的语言文字和思想表达,从学术、市场、读者需求等多个视角彰显书稿的独特价值。
研讨讲习:微论坛提炼概念、阐释学理、形成思想
此次集中研修期间的微论坛,是研修启动以来的第三次微论坛,经过前两次的历练和打磨,学员学会了表达教学主张的路径,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规范性、理论的严谨性都有了质的提升。此次微论坛,项目组要求学员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教学主张,描述教学主张的特点,对教学主张背后的理念、内涵、依据进行阐释,初步确定教学主张的理论和概念框架。
学员按照项目组的要求阐释、表达了自己的教学主张,首都师范大学张景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袁丽副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鱼霞研究员,海淀进校基地导师罗滨校长、申军红副校长、张鹤老师、黄玉慧老师、王晓英老师、柏春庆老师参加了微论坛并点评。
几位专家和导师认为,学员的教学主张越来越清晰,开始从案例上升到规律和理论,有了自己的表达风格和话语体系,教育教学思想已具雏形。为了教学主张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各位专家和导师也提出了建议——
1.教学与育人要融为一体,不能分开而论;
2.提炼的原则不能太普适,要有自己的印记和特征;
3.在解释主张时可以先建构内涵,再展开外延;
4.案例的表达不仅要有情有趣,还要有理有据。
英国研修交流:国际视野下的名师成长
2019年11月,教育部组织“国培计划”名师领航班学员赴英国研修,海淀进校基地李永红老师、孔冬青老师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两位老师围绕英国研修期间的所获、所得、所思进行了分享。
两位老师针对英国的平等教育文化、全纳教育机制、家校合作举措、质量评估体系等进行了交流,同时也提到此次研修中看到了英国教育和英国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树立了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最后,罗滨校长表示,要通过中英教育的比较和交流,将学习所得变成具体的策略和实际的行动,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研修总结工作坊
研修结束之前,海淀进校基地举行了“第四次集中研修总结工作坊”,工作坊由学员范群老师主持,围绕以下四个维度展开——
1.知识的广度:你记忆中最深刻的学习活动是哪一次?
2.思维的深度:你的教育思想有了怎样的梳理和深化?
3.心灵的温度:这10天研修中,最让你感到温暖的细节和事件?
4.研修的效度:下一步你会如何推进研修任务的完成?
学员围绕这四个问题,回顾了第四次研修的旅程,各位学员分享了此次研修的收获、困惑和未来的行动计划。
海淀进校基地4次集中研修,扎扎实实。学员在基地深刻学习和领会了深度学习的理念、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表达教学主张的路径,并将专题工作坊、读书沙龙、众筹式学习等方式应用到名师工作室研修中,将海淀进校“跨学科融合、跨学段衔接”的教研模式应用到了校本教研中。名师领航工程海淀进校基地培育着教育家型卓越教师,辐射了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的成长,得到了学员所在地的充分肯定和极大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