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现场会——人大附中通过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推进学科德育的实施探索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召开。
参加会议的专家和领导有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尹丽君、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建国、基教二科科长唐建东、德育科科长陈文远、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等领导。来自海淀区中学各校教学干部、德育干部、各学科教师代表、全区106个中学学科教研基地首席教师、20个学科德育项目实验校负责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等400余人参会。
会议由海淀区教委基教二科、德育科、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主办,人大附中承办。唐建东科长主持会议。
图1 唐建东科长主持会议
学科德育研究课
来自人大附中的15位教师展示了15节不同学科的学科德育研究课,研究课涵盖了中学学段几乎全部学科。15位老师依托学科教研基地,深入领会学科德育的本质和内涵,挖掘学科育人价值,把握学科本质,通过教与学方式变革,达成育人目标。教学过程中,德育与教学自然融合,润物无声。人大附中的学科德育研究课引起了与会领导、老师们的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
图2-图5 学科德育研究课
领导致辞
人大附中刘小惠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刘校长表示此次现场会是对人大附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促进。优质的课堂一定是德育与学科相互融合的课堂。学科德育促进了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型。“育德”是当代教师的职责所在,期待更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和发现学科的内涵和哲理,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人大附中也会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为平台持续深入推进学科德育研究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图6 刘小惠校长致辞
学科德育项目组工作报告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代表“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组做了题为《不忘初心 遵循规律 全面深入推进学科德育项目》的工作报告。
1.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学科德育项目组通过以课例研制为切入点的螺旋式上升的实践研究机制;以实验校为示范的以点带面的工作机制;聚焦学科德育关键问题,扎根课堂的研讨机制;管理指导团队、专家团队和研究实践团队三位一体的团队协同机制等机制创新,有效的推动了学科德育的研究实践。
2. 着力解决主要矛盾
“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通过挖掘学科学习中的德育要素,链接关键内容;变革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关联学习与做事做人;建构支持性学习环境,关注教师的德育价值等策略,着力解决三大主要矛盾,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多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学科教学本身的逻辑性与学科德育的融入性之间的矛盾;学科德育要求高与教师能力素养相对不足的矛盾。
3.全面深入推进学科德育项目
学科德育项目将进一步以课例为载体,深入推进学科德育研究;扩大实验学校范围,推进学校自主研究、实践;加强项目研究成果的提炼与梳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研修课程。
图7 申军红副校长做项目工作报告
让价值观教育落地生根—人大附中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成果汇报
人大附中高江涛副校长携教师团队做了题为“让价值观教育落地生根——人大附中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成果汇报。
高校长介绍了人大附中通过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推进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及实践探索,即通过学科微项目、教师微团队建设,立足学科特点,追求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自然融合,围绕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方式变革,积极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图8 高江涛副校长分享经验
人大附中英语教研组副组长高洁老师介绍了学校英语组将英文原著阅读和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相结合的英语课程建设经验。学校英语课程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好英文故事和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两个核心观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价值观引领。
图9 高洁老师分享经验
人大附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首席教师贺新,以“汽车中的化学“系列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为例,介绍了以课程建设促教师成长,落实学科德育的经验。在学科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人大附中化学教师迅速成长,教学基本功和对学科本质的认识全面提升,学科育人能力不断增强。
图10 贺新老师分享经验
人大附中音美学科组长冯树远老师,声情并茂地分享了自己教学中的三个案例,分别从中国古典乐器、中国古典诗词、中国古典乐曲等角度演示了音乐教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做法,介绍了音美学科组立足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表达、文化理解等方面进行学科育人的相关经验。
图11 冯树远老师分享经验
专家点评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谢春风主任对现场会及学科德育项目阶段成果做了精彩点评。谢主任对此次大会内容和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研究与实践内容精深;人大附中介绍的学科德育实践经验生动且精炼;申校长代表项目组做的阶段性成果汇报丰富且精彩;未来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方向明确精准。
谢主任认为学科德育项目解决的是“教书与育人相统一”难题,极具挑战性,目前项目组的阶段成果和实验学校的实践经验极具推广价值。未来可期,相信学科德育项目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海淀进校的专业引领下、在以人大附中为代表的实验学校的全力实践下,必将实现新突破。谢主任就推进学科德育项目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科德育的内涵要回到文化源头进行理解,从经典中寻找答案;
二、学科德育的实践要从知行矛盾到知行统一,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冲中获得真知灼见和选择能力;
三、学科德育的实施有赖于教师的高尚师德,新时代教师要用“四有教师”的标准提升自身的德育价值。
四、学科德育的研究实践要关注德育的教化功能既不能缺失也不要“过载”。
图12 谢春风主任点评
领导讲话
海淀区教工委、教委高度重视学科德育项目,尹丽君书记到会并讲话。尹书记指出,通过学科教研基地建设落实学科德育是非常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挖掘学科育人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而将德育内容细化到落实到各学科的课程教学目标之中,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
尹书记对学科德育项目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协同创新,推进学科德育项目有效实施。
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打破部门的壁垒,共同参与此项工作,为项目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学校要将教育与教学工作充分整合,全面提升育人的实效。
第二、加强示范引领,教师进修学校要做好研究指导与服务。
教师进修学校要继续加大项目的推进力度,加强德育教研室的建设,协同各学科教研员,深入推进学科德育研究和实践,全面提升教师学科育人的能力。
第三,加强研究实践,各校要努力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全区各校要积极参与学科德育项目的研究实践,通过多种形式、多种维度,深入推进,积极探索,推动学科德育项目的有效实施,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图13 尹丽君书记讲话
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实验学校,在项目组的指导引领下,结合本校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进方式。人大附中现场会展示了通过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推进学科德育的实践经验,后续各实验学校将陆续结合自身特点展示学科德育在本校课堂落地的实践经验,以此引领全区学科德育工作。
图14 与会部分专家领导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