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为祖国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扎实开展实践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总结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项目后续工作全面深入开展,7月15日下午项目组召开了“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2019年暑期研讨会,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以及各实验学科教研员和项目相关成员参加了研讨会。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主持会议。
一、学科德育课例观摩及教研员分享
与会领导教师首先观摩了由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曾绣青老师执教的高二语文《葡萄月令》。曾老师以课前预习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导入,在自主阅读、鉴赏批注中,鼓励学生展示交流。同学们通过细读文本、研读文段,从语用修辞、写作内容等角度初步认识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以及通过语言表现出的对生活的热爱。
然后曾老师介绍了作者汪曾祺的身世经历,同学们在知人论世的过程中,再一次与文字深度交流,细致品味分析之后,加深了对作者“淡而有味”语言风格的理解,体会到作者有情有味、有生命关怀的生活价值,以及淡泊、平和的处世态度。
课例观摩之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员田圆老师对课例做了分析。田圆老师首先肯定了曾老师的学情分析,以多数学生对作家语言风格的分析还处于感性阶段,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提升作为本课学习目标设定的基础。同时,田老师分析了本课教学中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深入认识作者语言风格时,教师能够根据学情搭设支架,有效引导。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课堂自然生成了许多有效的德育点,比如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对劳动的歌颂,以及淡泊、平和的处世态度等。
田老师还汇报了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的一些收获。
(一)学科德育研究要对标学科核心素养。
(二)语文学科德育在课堂的落实需要通过有价值的语文活动。
(三)学科德育课堂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要关注教师本身示范引领作用。
(四)语文学科德育要力图构建讲理的语文教学、做事的语文课堂、可见的语文学习。
图1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员田圆老师发言
二、“学科德育”项目负责人申军红总结并规划下一阶段工作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申军红副校长代表项目组对学科德育一学期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果和未来工作设想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学期项目组依据项目方案,大胆创新、积极实践,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一)项目研究在体制机制保障下稳步推进。
(二)现场教学研讨持续进行且不断创新。
(三)开展学科德育主题征文,实现了学科德育方法策略的智慧众筹。
(四)《学科德育指导手册》完成初稿撰写,各学科德育范畴和实施策略初步形成。
(五)学科德育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
学科德育实践研究下一步要找准方向、聚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科德育研究全面而深入地开展。
(一)继续加强团队建设,推进项目深入、全面开展。
(二)建立实验学校自主研究机制,充分调动实验学校的积极性。
(三)继续以课例为载体,深入推进学科德育研究实践。
(四)多路径完善《学科德育指导手册》,发挥《学科德育指导手册》指导作用。
(五)宣传展示学科德育项目成果,不断扩大项目影响力。
图2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总结项目工作
三、教研员交流后续工作思路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化英、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文野、小学英语教研员樊凯、中学语文教研员田圆、赵岩、中学数学教研员薛钟俊、中学英语教研员栗瑞莲、中学历史教研员杨红丽、项目组管理团队成员牛玉玺、任兴来、许长明、曲豪彦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学科德育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大家通过交流既碰撞了思想,也得到了相互借鉴和启发,进一步明晰了后续工作的具体任务。
(一)持续深入实验校开展研讨活动,继续完善课例研究,从年级、学科内容板块等维度不断扩大课例的覆盖领域。
(二)积极学习国家政策文件对德育的最新要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实践研究、专题研讨等方式不断完善《学科德育指导手册》。
(三)将研究成果进行实践转换,各实验学科要开展基于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的“M”教师研修课程建设。
(四)项目研究与实践要基于实验学校,但不囿于实验学校。不断扩大学科德育研究共同体的规模,对实验学校进行持续的跟进指导。
图3—14 “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组代表发言
四、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讲话
罗滨校长首先充分肯定了学科德育项目组的前期工作,并用“五个一”总结了学科德育项目实践研究的成果及价值。
(一)学科德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育德是育人的重要方面。
(二)学科德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难度极大。
(三)学科德育项目组是一个攻坚克难的团队。
(四)学科德育项目组建立了一套有实效的创新性项目推进机制。
(五)学科德育研究实践取得了一组研究成果。
罗滨校长还结合课例,对学科德育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一节好的学科德育的课首先是一节好课。要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基于课标,深度解读单元主题,并体现在各课时教学内容之中,要理清各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设计要落实课标要求,体现单元学习主题,具体可评测,有水平层级描述。学习活动要有明确的挑战性任务驱动,充分体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罗滨校长提出学科德育项目组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要找准新的突破点,持续深入,全面推进。具体有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修改完善并出版《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手册》。
(二)每个学科要研制经典学科德育案例,突出学科学段特点,为学科德育提供直观感性的学习材料。
(三)每个实验学科教研员要设计学科德育“M”教师研修课程,通过教师研修提升一线教师的学科德育能力。
(四)学科德育项目组要通过现场会等活动形式扩大学科德育的影响力。
(五)学科德育项目组要通过实践研究实现团队教研能力的再提升。
图15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讲话
在后续工作中,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组将按照计划持续深入开展研究。在立足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实验学校和专家的资源优势,不断总结提炼已有研究成果,并通过教师研修课程发挥辐射作用,提升海淀区教师的学科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变,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的全面达成,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