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针对性的助推器。为提升区域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培训者及教师群体的科研能力,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不仅注重以课题研究引领区级教师培训工作,更注重打造区、校协作的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团队,鼓励各学校踊跃申报市级教师培训科研课题,带领区域内各学校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的相关研究。2019年,海淀区共有13项市级教师培训科研课题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立项,其中重点课题3项。为发挥研究指导优势,促进课题更好落实,受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的委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于6月27日召开了海淀区课题开题会。会议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胡艳教授、叶菊艳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钟亚妮博士,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严星林所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申军红副校长等9位专家担任点评指导专家。
图1 课题负责人陈述开题汇报
图2 一组评委聆听开题汇报
图3 二组评委聆听开题汇报
图4 三组评委聆听开题汇报
开题答辩分成3个小组同时进行,13位课题负责人分别做了系统的开题陈述报告,并基于评委的提问进行了答辩。与会专家针对各项课题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尤其是对课题研究中选题、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方法运用等难点和困惑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指导。现场研讨气氛热烈,与会教师深感报告内容精彩,受益匪浅,对课题研究工作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对于接下来如何实施研究,如何梳理成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最后,胡艳教授、叶菊艳副教授、申军红副校长宣读了意见,一致同意课题如期开题。
图5 课题组评委点评与指导
与会的课题负责人纷纷表示在本次开题会议中收获颇丰:
今天专家们给我的课题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对我们课题今后的开展实施起到非常强的指导作用,使我们进一步明晰了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区域校本培训者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 刘锌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做了很多的工作,形成了很多经验,正如论证专家所说,这些经验如何提炼、深化,形成专业发展的内涵、特质、路径和框架等,需要在后续的课题引领下,在真正的问题下,进一步深化研究,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市育英学校为例》课题负责人袁凤芹
通过本次课题开题,评委专家给出了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指导建议,找到了研究的不足,明确了未来方向,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平台和做研究的机会。同时,本次课题也是一次很好的总结和固化本校新任教师培训成果的机会,也希望能找到与区级新任教师培训的衔接点,互相补充,区校联动。
——《基于学校特色的新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课题负责人 高国欣
与会专家也表达了此次参会的感受:
海淀区各学校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大,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表现在此次开题中:一是对教师培训中问题发现的敏锐度很高,二是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研究的意识很强。各学校以校本培训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切入点,以研究课题作为完善和改进培训的路径,不仅促进了各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发展。
——KY.COM 常务副校长 申军红
各项课题研究的题目能够与工作建立密切联系,使工作课题化。较之以往,本次立项课题的报告撰写规范程度有很大进步,在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内容等方面梳理的更清晰。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有些题目的边界不清晰,文献综述不够扎实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胡艳教授
老师们都能基于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实践选择问题,有研究的意义,探索的问题非常值得肯定。有研究的意识,能够将工作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也能够看到有规范的研究步骤。
但是也存在有待提升的地方,比如说没有对实践背景、可动用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开展行动研究的框架不清楚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叶菊艳副教授
图6 与会专家与课题负责人合影留念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持续为区域内培训者及教师搭建研讨交流、借鉴反思、共同提高的平台。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将引导区内学校聚焦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升真能力,切实推动海淀区各单位教师培训工作的内涵发展。
文:韩民扬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