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背景
2019年7月6-8日,KY.COM召开第九届暑期全员研修。海淀进校全体教职工,海淀进校教育集团领导、干部、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北京海淀区、通州区、延庆区、河北、浙江、湖北、内蒙古、黑龙江等兄弟单位和中小学的同行,共计360余人参与了本次研修活动。本次研修聚焦“课程视域下的教学与教研”这一主题,通过专家讲座、主题沙龙、工作坊、分享交流、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新时期教学与教研的路径和策略,明晰区域教研机构在新形势下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幕后故事
三天的研修,台前幕后有太多精彩的片段和感人的瞬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
图1 每个名字都重要
图2 精神抖擞的签到组
图3 沉甸甸的荣誉要稳稳地拿
图4 名师的信息可不能错
图5 会务无小事
图6 摄影师快点!名师蹲累了
图7 向上的力量
图8 听会,我们是认真的
图9 跟我一起跳起来
图10 敬业的金牌指挥
图11 汗如雨下的金牌摄影师
图12 拍手真好玩
图13 我们是最棒的!
图14 教研团队彩排中
图15 “周特”的一排小迷妹
图16 聆听教研的故事,领导欣慰地笑了
图17 团队展示前的头脑风暴
图18 行政“一老一小”在说什么?
图19 站得高拍的远
图20 认真锻炼
图21 全身都要舒展开
图22 集团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图23 来海淀学习,真开心!
图24 航拍下她们的笑脸
图25 王书记冒雨慰问宣传组
图26 技术部“三少”
图27 我在这儿呢
图28 带“劲”的会务总管
图29 研讨归来,邂逅大雨
图30 微信稿最后修订中
图31 我们技术团队个个大长腿
参会教师感悟
三天紧张、充实的研修活动给参会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精神大餐,大家纷纷表示收获满满。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通过参加此次培训,让我感到温暖与幸福。看到海淀进校一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我为自己有幸成为海淀进校教育集团的一员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听了专家讲座和主题沙龙活动中专家阐述的观点,我感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面对课程视域下的教学与教研,面对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不断反思自己怎样才能跟上海淀进校发展的步伐,怎样才能为集团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面对落实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我们作为集团中的唯一一所小学,要思考如何在小学阶段更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中学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完成我们在集团当中的使命,同时也打造出自己的课程特色,为进校集团打造闪亮的品牌。
——海淀进校附小 谢鸿玲
一天的培训,收获很多,感触很深。成为海淀进校教育集团一员,何其有幸,唯有感恩。会上,海淀进校教育集团30位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细听每一名师的名字,我们都很熟悉,此刻,我们不禁为之欣喜、震撼和感恩,这么丰厚的优秀名师资源让我们对科大附中教学质量再跨越新台阶有了底气和勇气。
午休间歇,得以认识了各集团校的干部老师,对于整天沉浸在本校繁杂琐碎工作的我们,也深觉是一件幸事,不仅增加了分享交流的沟通渠道,而且听到这么多同行充满热情的声音,也倍觉与同道中人相聚的快乐与鼓舞。愿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让更多一线老师体验到这种收获!感谢集团给予的学习机会!
——海淀进校附中(科大附中) 宋方 张京宇
一天的研修,丰富的体验,可以用“四新”概括。
新方向。13位新入职的教师,30个名师工作室,一座破土动工的现代化新址,一张写满期待的新蓝图,一次能实现观念迭代更新的研修之旅。跟着集团一起思考新时期教学与教研的路径和策略,方向逐渐明晰起来。
新视域。主题沙龙让人印象深刻,探讨“课程视域下的教学与教研”,有专家的高屋建瓴,有校长的真实困惑,还有一线教研员的深度剖析,把课程、教学、教研的区别与联系层层澄清。给我们一线教师的启发是需要在课程的高度系统思考课堂教学,要用研究的视角整体把握学科本质。
新挑战。新时期,新课程,新要求,新的学业评价,必然带来新的挑战。正如高淑英校长所说“培养学生形成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国家课程方案,需要教师转变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认知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面对很多现实的、具体的问题,需要工具和方法的支持。”我们需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寻找,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挑战。
新路径。玉渊潭中学以“优势教育”为特色构建文化和课程体系,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向课堂深处行走。深度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都是我们对新路径的尝试,集团的研修让我们有了更坚定的方向,更坚实的后盾,更坚固的资源。
新方向,新视域,新挑战,新路径,我们开始新征程。
——海淀进校附属玉渊潭中学 刘丽丽
一场高端引领的学习盛宴。于我而言,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水准学术会议。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近距离和教育部的学者型专家交流,了解国家层面的教育指挥棒指向哪里,未来我们的课堂教育生成在哪里;反向而观,从国家育人模式改革下的学习质量监测,读准教学改革的方向性。
走近课程视域下的教学与教研,进一步体会到进校人的思想领航、专业引导。感受到每一次教研员高屋建瓴的讲解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像今天这样的没有周末的封闭研修,一个个像今天这样深入热烈的沙龙。一天的学习不仅使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进校人的教育情怀深深敬佩。
——海淀进校附校香山分校 姜妍 张波
首先,通过充分的数据展示,我们看到在海淀进校一流教研的引领下,海淀区高考中考成绩再次强劲攀升,反映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海淀教育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成才上再次领先。其次,主题沙龙《课程视域下的教学和教研》丰富了我对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刻感受到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教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能够基于课程和学科育人,形成系统性思考、体系化教学,真正做到眼里有人、心里有人。
——海淀进校附校 廖春华
这三天的培训活动,带给我们巨大的震撼,培训的高水准、高视野给予了我们时事政策上的引领、责任使命上的鼓舞、业务专业上的指导;我们真切地感到受到,每一位海淀教师的背后,是有着多少超凡的头脑在支持,有多少诚挚的真心在陪伴,有多少期待的明眸在注释,我们深以身为海淀基础教育工作者感到幸运和幸福。
“务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的风格贯穿大会的始终,我们感恩这样的机会,将带着丰厚的收获和精神上的激励,在海淀进修学校的有力支持下,踏实前行,精研进取,为海淀的教育继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人大附中分校参会教师
海淀进校全员研修高端大气,聚焦精准,站在教育发展前沿和制高点,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学、可借鉴的范本,让我们兄弟区教研机构大开眼界、备受鼓舞,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愿意一路追随,实现超越,为培育时代新人做贡献!祝愿海淀进校这张金名片更加靓丽夺目!
——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李明强
感受到了海淀进校在学校职能定位的准确性、深入性与可行性。海淀进校给每一位员工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个人的工作都体现出价值,让每一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值得学习与借鉴。致敬海淀进修,期待下一次还能再来学习!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谢海明
首在精神次在功。和海淀进校接触中,每每让我钦羡、次次让我震撼的是每位专家迸发的昂扬、拼搏、追求极致的精神,我觉得这是海淀进校长盛不衰、引领时代的根基。
团队建设铸辉煌。从会上的团队建设展示,管中窥豹,可以看出每个团队力求卓越、深度协同、和谐向上的氛围。完美团队建设是海淀进校持续辉煌的保证。
自我迭代是核心。海淀进校专家们主动迈出舒适区,不断学习、内化、打碎、重构的自我迭代意识和能力成就了他们的不断蜕变、持续涅槃,这是我县急需学习和践行的。
——河北省昌黎县教育局 邸安
三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本次研修活动“高、大、新、强”。“高”:会议级别高、授课专家水平高、聚焦问题高、学校站位高、教师境界高;“大”:会议内容密度大、学习内容强度大、教育信息量大;“新”:教育理念新、思考角度新、工作方法新;“强”指海淀进校教师时间观念强、业务能力强、协作意识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盛春影
参加海淀进校的研修活动是我期待已久的学习心愿,三天的学习被海淀进校人的教育情怀、专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激励着!海淀进校的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引领着我们前行!
——内蒙古兴安盟教研室 张焱
参加此会,对海淀教研人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他们对一线教师的引领和促进,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改革创新的魄力和能力都让我深深为之折服。同时,校正了自己对教学的认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总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应在课程视域下进行!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 姚守林
三天的会议,议程满满,触动多多,真是不虚此行、受益匪浅。一是感受到了海淀进校全体领导和老师们的深厚积淀和敬业精神。二是海淀进校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让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全国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海淀,海淀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海淀进校的强力支撑!
——赤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冶治江
海淀进校在“深度学习”项目上的实践和研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初中化学教师的案例告诉我们,一线教师可以用“深度学习”项目为抓手,在课堂上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同时,进一步思考如何开展评价和课程的开发。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汪湖瑛
至此,海淀进校第九届暑期全员研修就圆满落下帷幕了。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热情投入地参与,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倾力付出,离不开集团校和京内外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感谢社会各方一直以来给予海淀进校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海淀进校还将继续砥砺前行,以终为始,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