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海淀进校基地两位云南名师领航工作室授牌
2019-06-15 09:42

2019年5月26日-29日,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海淀进校培养基地项目组、导师专家团队、学员赴张云书老师所在学校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第一中学,以及罗蓉老师所在学校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学院附属经开学校开展属地研修,期间举行了张云书工作室、罗蓉工作室授牌仪式,并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组织了名师成长工作坊等活动。


领航名师张云书工作室、罗蓉工作室授牌仪式

按照《“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实施管理办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提供政策、经费及组织保障,支持本省学员建立名师工作室,培养基地需要指导学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活动开展,学员需要通过工作室打造团队、产出成果、发挥辐射作用。

2019年5月29日上午,张云书、罗蓉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举行。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主管王刘依,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瑾瑜,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云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正处级调研员赵菱菱,共同为罗蓉老师、张云书老师名师工作室授牌。昆明学院副院长王凡、云南省教科院副院长方贵荣、昆明市教体局师资培训处处长杨朝晖、昭通市人事科主任孙俊文、昆明市经开区教育局局长陆文龙、威信县教体局副书记韩金冠等领导参加了授牌仪式。授牌仪式由昆明学院附属经开学校李晋德校长主持。

云南省教育厅非常重视领航学员工作室的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学员,统筹规划本省学员组建工作室,在经费、政策以及资源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尤其重视领航工作室在云南省教育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授牌仪式上,云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正处级调研员赵菱菱,宣读入选罗蓉、张云书领航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并同与会的专家领导一起,为学员颁发证书。

张云书、罗蓉表示: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嘱托,发挥自身优势,带好一个团队,辐射一个区域,总结一批成果,促进云南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张云书、罗蓉所在单位威信一中、昆明学院附属经开学校领导感谢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体局、海淀进校为罗蓉、张云书两位老师的发展所提供的机会和平台,表示两位老师工作室成立也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并代表学校郑重承诺,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支持工作室建设和两位老师的成长与发展。

云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正处级调研员赵菱菱,对两个名师工作室授牌表示祝贺,表示云南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为工作室建设做好支持和保障工作,希望工作室做好示范引领和教育扶贫,为云南省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代表海淀进校培养基地讲话,强调名师领航工程具有“高规格、高参与、高水平、高产出”的特点,培养能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卓越教师。

海淀进校基地精心设计了三年研修课程,发挥教师研修机构的优势,构建了“5+N”的导师团队,从启动至今,开展了扎实的研修活动,使得学员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规范性、研究的严谨性都有了质的提升!

申校长希望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辐射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的成长,使名师领航工程的项目成果通过学员的“链式传递”产生规模效应,形成“名师+”模式。

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西北师范大学李瑾瑜教授谈到,两个名师工作室授牌,不仅对两位名师意味着新的发展起点,更意味着两位名师和两个工作室将担当起改革创新和示范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任。祝愿名师工作室成为云南基础教育发展的排头兵,从“盆景”到“风景”,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主管王刘依,对名师领航工程的背景和项目的顶层设计进行了介绍,传达了任友群司长对领航学员的期望:坚定信念,牢记使命;终生学习,思想引领;勇于担当,示范辐射;充满爱心,全心育人。

 

课题开题论证会

授牌仪式结束后,海淀进校基地组织专家对罗蓉、张云书的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两位领航学员分别从课题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的创新点、研究计划、预期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开题陈述。

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瑾瑜,海淀进校副校长、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申军红,云南省教科院副院长方贵荣,海淀进校化学正高级、特级教师任宝华,海淀进校语文特级教师王化英,云南省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杨翠、语文教研员陈燕琳等组成开题论证专家团队,针对课题的亮点和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为两个课题从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方法选择、技术路线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

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主管王刘依参加了开题论证,他说,教学、教研是海淀进校基地的优势,课题论证会充分体现了海淀进校培养基地严谨的工作态度,负责任的工作精神,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作风,他相信学员在海淀进校基地的培养下,一定会发展成为教育家型卓越教师。


名师成长工作坊

通过“名师成长工作坊”,走进名师成长的场域,探寻名师成长之路,提炼名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梳理名师成长的要素,是海淀进校培养基地的特色之一。

本次赴张云书、罗蓉所在地调研,海淀进校培养基地项目组成员、北京市骨干教师王秀英主持了“印象张云书”“印象罗蓉”工作坊,张云书老师、罗蓉老师的领导、同事、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工作坊。

两场工作坊,围绕“名师成长”“名师特质”和“教学风格”三方面,全方位、立体地了解两位名师。首先通过访谈的方式,名师讲述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时间、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从而了解名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其次,通过为名师画像,从教育情怀、职业精神、职业规划、专业追求、人格特质等方面了解名师特质;第三个环节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探讨名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最后,参加工作坊的老师们写下名师成长给自己的启示,纷纷表示“学习名师、争做名师”!

名师成长工作坊,对于参与工作坊的老师,是专业发展的激励与自我教育;对于名师学员,促进了对教学风格、教育思想的凝练;对于项目组,达到了很好的调研效果。


属地研修感言

 

学员王晓红(黑龙江省绥化市一曼小学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参加了两位名师同学的工作室授牌仪式,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名师不仅要个人发展,还要带动团队发展。课题开题论证,是一次非常好的科研培训,专家结合两位同学的开题报告给予详实的、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我提升研究能力,突破发展瓶颈,非常受益。来到名师成长的现场,参加名师成长工作坊,深深地被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感染。

学员安永全(内蒙古兴安盟音德尔第一中学 特级教师):

国培计划理念新,海淀基地落实真。

授牌仪式规格高,教育责任肩上挑。

课题开题真论证,茅塞顿开思路明;

专家导师细指导,素养落地变可行。

名师成长工作坊,现场学习动力强。

属地研修促成长,不忘初心再领航。


文:王秀英 韩巍巍

图:王立辰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