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送教下乡送什么?
——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海淀进校基地这样做
2019-06-11 13:47

按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通知》《“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实施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领航学员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教育扶贫,加强对口支援、协作帮扶等社会服务,辐射带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质量提升。海淀进校培养基地认为“送教下乡”是推动领航学员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当地教育均衡、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式,但同时也在思考:送教下乡究竟要送什么?怎样送?谁来送?

送什么:育人理念、教学方式、教师成长路径,送的是内容,传递的是方法和理念,明确目的,匹配需求,帮扶更精准;

怎样送: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不同形式各有侧重,引领与示范相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受益更广;

谁来送:基地的学员、导师以及专家,学术名家与教学名师,不同角色各有专长,团队送教,分工明确,效果更实。

明确了这三个问题,海淀进校基地带领学员、导师、专家组成的“送教小分队”,带着一份份沉甸甸的“送教大礼包”,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发挥基地力量,奔赴祖国各地,支持、参与和指导学员的教育扶贫工作。

 

威信县送教下乡活动

威信县是学员张云书老师所在地,隶属云南省昭通市,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威信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全县共有少数民族20多个,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教育整体水平较为落后。

2019年5月27日,海淀进校基地项目组、导师及学员团队,奔赴威信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威信县委、教育局、教育扶贫办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威信县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以及张云书老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结合威信县的具体情况,海淀进校基地对支教活动进行了精心、细致的规划,共安排了两场专题讲座、四节示范公开课,以及两场教学专题研讨和微讲座,以导师、学员共同送教这种形式,惠及了威信县、怒江、丽江等地区1000多人次的干部、教师。

 

专题讲座

5月27日上午,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组专家、西北师范大学李瑾瑜教授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责任与实践策略》为主题,为威信县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等管理干部带来了一场专题讲座。李教授从生动、有趣的案例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校长的第一使命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要扮演好首席学习者、教师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学习的参与者这三个角色,促进老师成为学生喜欢、自主发展、用爱从教的好老师。

KY.COM常务副校长、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申军红老师以《素养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为威信县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带来了一场专题讲座,申校长以“素养培养”为主线,深入分析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申校长认为学生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导向的教与学能让教师站在国家立场、学生立场来思考教育供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锤炼一名好老师的核心素养,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来实现专业发展。

 

小学语文示范公开课及教学专题研讨

朱飞 《黄河的主人》

罗蓉 《司马光》

 

5月27日下午,扎西小学朱飞老师、名师领航学员罗蓉老师为威信县小学语文教师分别展示了两节公开课,海淀进校基地导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王化英老师,海淀进校基地学员、黑龙江省特级、正高级教师王晓红针对两节课的特点、亮点和问题进行了点评。

王晓红老师针对朱飞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王老师指出朱飞老师的这堂课真正实现了把学生放在正中央,学生的活动得到了真正体现,但需要处理好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关系,针对“生本课堂”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王化英老师针对罗蓉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王老师认为罗老师的课体现了四个意识:文本意识,多维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学科意识,聚焦学科属性,形成语言的逐步建构;学生意识,确立儿童立场,以儿童的发展为目标;活动意识,创设情境,以任务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李瑾瑜教授最后总结到,以课为例,思考教学,改进教学,是学校中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教学目标是讨论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评价教学的归宿,需要时刻围绕教学目标思考学生活动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落实。

之后,王化英老师以《“双核”视域下部编版教材的解读与设计》为主题进行了微讲座,王老师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科核心素养”,对部编版教材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学过程中积极结合生活实际和真实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注重单元建构的整体性,处理好“双要素”的融合性、情境创设的合理性、能力培养的层级性、策略使用的适切性。

 

中学化学示范公开课及教学专题研讨

 安永全 《糖类》

张云书 《氨基酸和蛋白质》

名师领航学员安永全老师、张云书老师在威信县第一中学为威信县化学教师和张云书老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展示了两节高中化学公开课,海淀进校基地导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任宝华,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组织了教学专题研讨。

任老师认为从这两节课中,看到了学生们学习的专注,看到了两位老师用化学人的专业视角,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方法,带领学生关注问题,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知识和能力在学习活动中落地。任宝华老师以《如何在学生活动中让能力培养落地》为主题进行了微讲座。任老师通过具体案例,引导老师们思考如何使能力的培养落地,即由动作/任务的完成来判断能力目标的达成度。老师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推理的路径和认识的模型,运用认识模型分析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逐渐形成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基于实际问题解决,进行深度学习。

 

一天的送教活动,从理论引领到实践展示,从专题讲座到教学研讨,威信县的干部、教师们收到了来自海淀进校基地的一份“送教大礼包”,送教结束后,当地干部、教师反响热烈,纷纷表达了对于送教活动的感受——

张云书老师就像一颗“梧桐树”,引来了海淀进校基地这只“金凤凰”,让威信县的老师们也近距离的感受到了来自领航项目的高端引领,这种引领不仅仅是理念,还有实实在在的方法。

海淀进校基地的专家们情怀满满、务实高效,培训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深入浅出的让老师们了解了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等理念的内涵,引发了老师们思考关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如何改进。

希望我们这个处于云南边陲的小县城,能与北京海淀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更多的老师与优秀的专家、导师一起同行,学的更多、走的更远。

 

在革命老区开展党小组活动

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海淀进校基地在学员培养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名师的思想修为和政治素养的提升,要求学员热爱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坚定的教育理想与教育家情怀,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能够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实施教育教学。

 

2019年5月27日,名师领航海淀进校基地在威信县送教期间,借助扎西红色教育资源,基地党小组来到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在申军红副校长带领下向英雄纪念碑默哀;在扎西纪念馆,共同学习“扎西会议”革命史诗事迹,解读红色经典,亲履革命先烈的足迹,感悟扎西历史的厚重。

 

通过参观和讲解员的介绍,基地党小组的各位老师渐渐穿越八十余年的历史烟云,重新回到了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危急关头。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土城战役失败后,辗转进入到云南省威信县,在这里召开了重要的“扎西会议”。“扎西会议”是在遵义会议后红军入川战略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召开的,实质上就是遵义会议的延续和传承,从而使中国革命的圣火从扎西燃遍全中国。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一段历史,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灵魂。虽然时空变幻,但“扎西会议”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长河中,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赋予了我们一路前行的动力!

在学习参观结束后,各位导师与学员心潮澎湃,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做“四有”好老师,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弘扬勇往直前的扎西精神,践行历史赋予新时期教师的神圣使命。

 

文:韩巍巍 王晓红 王秀英

图:王立辰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