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名师增长比例超过70%!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教师的成长密码
2019-06-05 10:03

对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来说,2014年是学校发展特别重要的一年。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北京市教委和海淀区教委的支持下,学校成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口支持校。私人订制,专业引领,让海淀进修实验学校迅速进入优质发展的快车道。

五年多的时间,学校各方面的发展成绩突出,尤其是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充分展现了海淀进修实验学校的成长速度,由区域教师发展的跟跑者成功转型领跑者。

图1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口支持中小学发展展示与研讨会

教师发展倍速前进

回看2014年,那时海淀进修实验学校区级骨干教师只有18人,区级学科带头人是14人,特级教师2人。到今天,市区级骨干教师25人,学科带头人25人,班主任带头人3人,教科研带头人1人,特级教师4人。五年中,名师增长率超过70%。

再来看一份对口支持下教师发展的成绩单:

► 4项市级课题,26项区级课题,6项中国教育学会群体课题落户海淀进修实验学校;

► 2015-2016学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论文评选,33位老师获奖,获奖比例超过70%;

► 北京市第七届“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32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论文包揽5项;

► 2018年,13人次在国家级论文、案例中获奖;23人次在市级论文、案例及比赛中获奖;24人次在海淀区论文、案例及比赛、评优中获奖;

► 研究成果《中学数学单元教学下理解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荣获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7—2018学年度海淀区“风采杯”中学教师教学成果中,共有124人次获奖;

► 承担20多节市区级研究课、示范课;

► 海淀区中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中学英语学科教研基地、中学化学学科教研基地落户海淀进修实验学校;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授予海淀进修实验学校为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

专业支持有效助力教师成长

从“跟跑”到“领跑”,一字之差的背后,离不开五年多来,海淀进校教研员的责任担当、专业引领、奋力推进。

多轮次调研,深入剖析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多渠道把脉,准确定位教师梯队成长路径。在教师专业发展撬动下,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学校内涵发展逐渐生成。

课堂永远是教师发展的主阵地。从2014年开始,海淀进校教研员全学科入驻,开展校本教研,参与备课组、学科组研讨,亲自上示范课、研究课、常规课,进入常态课堂听课评课,全方位解决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五年来,教研员为海淀进修实验学校开展了60余场专题培训,听评课1000余节,组织教学研讨会100余场。特别是,海淀进校校长顾问陈燕和副校长姚守梅,每周到学校听课、评课,与教师座谈,仅仅她们两人,听评课就达到500余节。

图2 海淀进校校长顾问陈燕校长带队到学校听课评课

这样的坚持带给教师巨大改变。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迅速提升。先后在市区层面进行研究课展示、教材教法分析、经验交流分享百余次。

以项目为载体,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持续改进教学发展难题。对口支持下,针对教师对学科理解、教学设计、学生素养发展等问题存在的困惑和难题,海淀进校逐步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项目、“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研究与实践”项目引入海淀进修实验学校。学校也成为首批“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校。

图3 海淀进校夏满主任就“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做指导

五年来,三大核心项目的介入,老师们课程观、教学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素养发展,教学策略更加结构化、系统化,教学实践水平显著提升,学生学习也更主动、更得法、更高效。

在海淀进校的支持和指导下,海淀进修实验学校先后成立八个名师工作室,并出台《昆玉名师工作室章程》,健全工作室管理机制。以工作室为载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搭建人才成长的梯队。

图4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昆玉名师工作室成立

张鹤与白洁两位教研员是海淀进修实验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专家,在他们的高位引领下,学科教研氛围浓厚,基本每个备课组都参加了课题研究,以课题带动教研成为了常态,学科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

青年教师的培育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其实,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教师梯队发展很不合理,个别学科骨干教师临近退休,半数以上均是刚入职的新手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教研员与新教师一起备课、研讨,实现了新教师从站到讲台到站稳讲台、从教的清楚到学的有效、从教学基本功的掌握到教学风格的塑造,等等的转变。在教研员指导下,年轻教师逐渐成熟,后备骨干力量逐渐充实。同时,学校也成立了“青蓝工程”工作坊,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图5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青年教师上研究课

教师发展也需要智慧平台。对口支持下,海淀进修实验学校实施了“昆玉书院”教师学术发展工程,创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术平台,每年举办昆玉教育年会,结合教师长期研修内容开设主题论坛。出版《进修实验学报》,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学术训练和指导,鼓励教师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育人质量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教师的发展成就着学生的成长。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海淀特色的学子,不断提升海淀教育的美誉度。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课程体系逐步优化。挑战性的学术课程、多样化的艺术课程、个性化的体育课程和发展性的领导力课程满足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需求;学校的艺术、科技、体育成绩愈发卓越,进修实验学校金帆话剧团誉满京城,作为北京人艺戏剧教育基地,积极发挥戏剧教育在中学的育人价值。管乐团、舞蹈团、合唱团、跆拳道、篮球、健美操、DI、机器人等队在市级、区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开学“成长论坛”,为学生搭建分享和成长的舞台,今年89个论坛共200名学生主讲,2200多名师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入这些论坛分享成长,交流互动。

图6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金帆话剧团展演

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2017年,初三年级352人参加中考,其中560分以上19名,550分以上68名,540分以上140名。总分最高572分。同年高考,全年级41.2%同学600分以上,且600分以上的同学,文科平均分621.5分,理科平均分622分。高三年级15%的同学在十余所著名大学自主招生中初审通过,展现他们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2017年,张喻嘉同学继翟翟之后考入北大。2018年,中高考成绩稳中有进,同样骄人。中考优秀率达到75.55%,及格率98.43%。

图7 开放实验室助力学生创造性发展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的发展也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2018年,海淀进修实验学校获得第九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戏曲绘画类)优秀组织奖、北京市海淀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北京教育战略合作单位、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种子学校等荣誉。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班,新疆双语教师骨干培训学员实训,国家行政学院香港校长研习班学员等相继来学校学习、交流。

教师发展打开了学校发展的新局面。在海淀进校创新引领、高位推进、专业支持下,海淀进修实验学校将谱写教师成长的新篇章,学校优质发展将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学生全面与个性成长将有更新的定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