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海淀进校教育集团召开第一次课程研讨会。海淀进校申军红常务副校长、支瑶副校长、姚守梅副校长,海淀进校附属中学(科大附中)崔丽副校长、宋方主任,海淀进校附属地大分校(地大附中)曹红梅主任、王小明主任,以及海淀进校教务主任助理王思南,高中教研室主任助理崔琰,物理教研员李俊鹏,课程指导中心刘丽丽、柯珊,质量评价中心王梦,资源建设中心吴健伟,教科室杨智君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海淀进校教科室主任林秀艳主持。大家重点围绕着学校如何迎接新初一、新高一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并就学校下一步发展方向展开了交流。
临近期末,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大家开始思考和谋划如何更好地迎接新初一和新高一的学生。新初一将面临北京市新中考改革“全开全学、全科开考、全科赋分”的变化,新高一将真正进入“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全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该如何应对?海淀进校深度调研学校发展需求,与成员校共谋课程教学优化路径。
研讨会现场
学校的思考
地大附中
地大附中曹红梅主任和王小明主任分别对未来新初一和新高一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地预测和分析。新初一学生面临着科目增多、课堂容量增大、学情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学校尤为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开展养成教育?(2)如何做好学法指导?(3)如何优化初一课程?(4)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新高一学生由于中考选科不同,学科特长和学习需求差异较大,学校还面临着:(1)如何应对高一学生学科起点差异较大的问题?(2)如何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发展?(3)如何关照学生在高阶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发展需求?(4)如何帮助学困生进一步提升?
两位主任提到,这些都是摆在学校面前最直接而又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学校也十分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发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帮助学生自信成长。接下来,学校还希望得到集团总校的支持和指导。
科大附中科大附中崔丽副校长首先感谢过去5年中,海淀进校对学校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受益巨大,成长迅速。
随着课改深入和学校的发展,学校还面临着新的挑战:(1)优质生源增多,教师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2)新课标、新教材带来了学科知识、能力要求和教学评价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3)在现有的学校课程体系下,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4)学业评价如何突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5)学校如何抓住契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新的突破?
崔校长还指出,学校发展面对这些挑战,教师自我摸索周期长、有难度,急需教研员的专业指导和高端引领。科大附中愿意与集团内各成员校深入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迎接挑战,也希望得到集团总校的继续支持。
深度研讨
在认真聆听了两所学校领导的介绍后,申军红副校长、姚守梅副校长、支瑶副校长以及课程、评价、资源中心、教科室的相关教师均表示将大力支持集团成员校的发展,并结合自己主管的工作从学校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改进、学业评价反馈、教师专业再发展、科研、资源建设等几个方面为两所学校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1.学校课程优化
(1)整体规划三年的课程方案。结合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中高考方案,基于本校学情分析和学生发展需求,做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针对初一、高一各制定出一套三年课程方案,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2)突出特色课程,打造成品牌课程。从学生需求出发,加强引桥课程建设、跨学段课程设计、实践活动类课程开发、精品校本课程建设等,切实将学校课程打造成学校发展的金名片。
(3)将特色课程做优做强。聚焦本校的特色资源,基于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梳理课程脉络,优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让课程真正地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2.课堂教学改进
(1)强化核心素养导向的教与学方式转变。加强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改进,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地,加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2)基于学情和教情精准定位并改进。针对新中考方案下选考不同学科学生的成绩提升问题,学校要有一个更加系统化的精细设计,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定位,同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
(3)教研员深度参与,校本研修充分发挥作用。教研员除了继续坚持上示范课、参与备课组研讨等教研活动,也将探索、创新教研方式,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在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长久发展。
3.学业评价反馈
(1)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业质量评价。
(2)加强对于学业考试数据的分析和指导。海淀进校将从区域层面加强中考数据的分析,对八年级、十年级学生展开调研,基于数据分析给学校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服务,帮助学校改进教学。
(3)深入调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海淀进校在区域层面上做八年级的学业水平测评的过程中将会配合各个学科做关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调研问卷,并给学校反馈有价值的数据。
4.教师专业再发展
(1)借助集团教师发展指导中心的力量,做好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集团总校将同区教委共同努力解决地大附中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在部分学科上尽快配齐配足教师。
(2)发挥集团课程教学指导中心的功能,实现集团内优势互补。将区级研修和校本研修资源进行有效衔接,针对集团成员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细致分析,结合具体情况从区级层面实施专题研修,着力点将在青年教师培养和中年教师内在动力的激发上。
(3)整合全区和全国的优质名师资源和先进经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北京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优势资源,根据六所集团成员校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有针对性的教师研修课程,并加大对集团成员校在区域优质教师研修项目方面的名额分配的比例。
(4)促进集团内六所成员校之间的资源互通。开展联合教研和相同主题的跨校研讨,形成校本研修协作体,多方碰撞形成最佳解决方案。
此外,在科研方面,探索集团内课题申报与研究机制。聚焦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发展等关键问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促进问题解决。在资源建设方面,加强信息技术对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支持。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学习问题的诊断、高阶思维能力的监测与反馈,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效果,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最后,申军红副校长总结到,海淀进校与地大附中、科大附中的领导、老师们齐聚一堂,聚焦真问题,为学生的发展而研讨,为学校的未来而研讨,也是为了集团整体的发展而研讨。接下来,还陆续会有研讨会,海淀进校将与各成员校一起,围绕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深入并持续地研讨和交流,帮助各成员校落实新学期的学校课程方案,在统筹规划下扎实推进。海淀进校将充分调动并整合各方资源,为集团发展助力,用真干、实干的精神引领集团向优质、内涵发展。
文:杨智君 刘丽丽
图:王立辰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