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明确2019年上半年学科德育项目的重点工作,推进学科德育项目不断深入开展,将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做好《学科德育指导手册》的研制工作。3月7日上午,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召开学期计划会暨《学科德育指导手册》研讨会。会议内容包括新学期学科德育工作计划解读、《学科德育指导手册》德育范畴专题研讨和专家点评等环节。来自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科的中、小学教研员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洪明老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参加活动。研讨会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员田圆老师主持。
图1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员田圆主持活动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布置新学期工作计划
研讨会伊始,海淀进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与所有实验学科的中小学教研员交流新学期项目组的重点工作。本学期学科德育工作的思路是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各项研究机制为保障,以终为始,高水平的推进《学科德育指导手册》的研制,将学科德育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研修课程,提高教师学科德育实践能力。
图2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布置新学期计划
《学科德育指导手册》专题研讨
中学语文教研员田圆老师、中学数学教研员薛钟俊老师、中学英语教研员栗瑞莲老师、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文野老师分别代表各学科研究团队与大家分享了《学科德育指导手册》的前期研制情况。几位老师表示各学科核心团队在对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德育课例研究,使得学科德育内容挖掘、范畴确定力求体现学科、学段特点,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图3 中学语文教研员田圆老师发言
图4 中学数学教研员薛钟俊老师发言
图5 中学英语教研员栗瑞莲老师发言
图6 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文野老师发言
与会教研员及专家讨论
四位教研员分享之后,与会教研员与专家领导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大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共识:《学科德育指导手册》要具有指导性,成为一线教师即看即用的案头工具书;德育范畴、实践策略等内容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各学科要体现学科特点;要体现学段特点,还要考虑学段衔接。
图7 研讨现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洪明老师点评
洪明老师在听取教研员的交流和研讨后,做答疑式点评和建议:一是手册作为工具书和指南,首先要能解决实施对象的意识问题,解决国家理想与个人理想、国家信念与个人信念的关系,达成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国家价值相统一。二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内生着学科德育的内容,学科教学从形式到内容本身有德育的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比如自由的、平等的、公正的授课方式就能体现学科德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从根本上挖掘。
图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洪明老师点评
学科德育项目组任兴来老师介绍《手册》后续工作
任老师首先介绍了《学科德育指导手册》的整体架构和具体内容安排,并就相关内容的撰写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希望各实验学科在三月份对本学科德育内容阐释做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同时开始着手实施建议的撰写。在实施建议的撰写过程中,还要以学科德育课例研究为基础,在立足实效的基础上,使《学科德育指导手册》撰写工作稳中有进。
图9 学科德育项目组任兴来老师发言
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组开展的月度研讨活动形式丰富,本次活动聚焦《学科德育指导手册》德育范畴的研制,既有实验学科的经验介绍,也有教研员与专家的深入讨论,专家还为大家做了高位引领,最后项目组还为后续工作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和具体的任务。相信在《学科德育指导手册》撰写这一明确的任务驱动下,项目组对学科德育研究实践的梳理与提升一定会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