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30日,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主题是“推动普通高中课程实施,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和浙江省教育厅主办,宁波市教育局、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承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达,宁波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宁波市教育局局长黄志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出席会议。全国各省级、地市级教研部门负责同志,14个学科及课程教学领域的专家近1300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公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首批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名单,同时召开了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工作会。
此次颁布的学科教研基地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研基地、普通高中学科教研基地及综合教研基地、K-12技术与工程教育教研基地等三类。经自主申报、专家遴选,共有38家教研机构(高校)入选并承担学科教研基地,我校入选并承担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
图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关于设立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的通知
表1 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名单
为什么要设立学科教研基地?
建立学科教研基地是适应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推动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学科教研基地是集中各方优势专业力量,集中公关,解决立德树人融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大问题的创新平台;是推动全国教研机构相互学习、深度交流、共同提高的发展平台;是广大教研员以学科教学为纽带,研究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教研共同体”。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对于促进区域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提升区域教育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教研基地要承担什么任务?
学科教研基地要紧紧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开展将立德树人全面融入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关键环节的机制、策略、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开展课堂教学关键领域重点问题的研究,开展教研理论和实践研究,大力推进教研制度机制、方式的创新突验,为推动教研工作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同时,要组织研发教研员研修课程,面向区域或全国开展教硏员研修和交流活动,探索课程教学资源和教硏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研发和积累课程教学资源和数研资源,打造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
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指导原则:“立足本地、服务战线、示范引领、聚慧共享”。
海淀区化学学科建设
目前,海淀区有中学化学教师约450人,其中北京市特级教师22人,北京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0人。2015年海淀区启动了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在海淀区学科教研基地建设过程中,海淀进校化学教研室对化学学科教研基地的功能定位、建设思路、发展路径、难点问题等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和顶层规划。目前已有11所学校成为海淀区“化学学科教研基地”。
未来展望
首期三年,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形成一批成果、建立一个机制、带出一支队伍。以后,逐步把高中化学教研基地建设成为全国化学教研的研究中心、教研经验的交流中心、优质教研资源的汇集中心、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的学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