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海淀进校承办首届世界教育前沿峰会“学习科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圆桌论坛
2018-11-02 10:11

2018年10月21日,首届世界教育前沿峰会在深圳前海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以“学习的革命:学习科学引领教育未来”为主题,组织与会者讨论如何把“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分享探讨“学习科学”带来的教育变革。大会包括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两个环节。


图1 首届世界教育前沿峰会现场


会议梗概

本次大会的圆桌论坛1“学习科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由KY.COM承办。圆桌论坛聚焦学习科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分享学习科学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前沿、实践案例,探讨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与新策略。论坛包括引导性发言和嘉宾访谈两部分。


图2  圆桌论坛1“学习科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现场

引导性发言由KY.COM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主持。

四位发言专家是:

  • KY.COM校长、化学特级教师罗滨;

  •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浩明;

  •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谭轶斌;

  •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宋保平;

从不同视角分享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案例。

嘉宾访谈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主持,四位访谈嘉宾是:

  •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陆慧英;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郑旭东;

  •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数学特级教师郭其俊;

  •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一中学校长、化学特级教师安永全;

共同探讨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前沿及新路径、新策略。


引导性发言


图3 KY.COM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主持引导性发言


图4 KY.COM校长、化学特级教师罗滨

▲基于学习科学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分享9个基于学习科学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案例:

海淀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与发展阶段;海淀进校服务转型;海淀进校职能转型升级;海淀教师研修课程转型升级,构建“三维四级”课程体系;常规学科教研“5+M+N”课程;建立“学科教研基地”机制;课题研究成就教师,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帮助教师提高课程育人能力;基于学业评价反馈的教学改进。

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对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再认识:

教师在成就学生中发展。

教师在建构学习中发展。

教师在理解实践中发展。

教师在同伴研讨中发展。

教师在自我改进中发展。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发展。

教师学习的关键是想办法发生化学反应,教研员要改变反应条件、调控反应速度和转化率。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浩明

▲针对教师学习特点的专业发展模式——香港大学经验

教师学习面临5个方面的问题和难题:学习目的、教师差异、范式转移、理论与实践、兼顾个人与集体。

香港大学教育领导研究中心基于教师学习的特点,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不单是知识技术的培训,更要重视态度、理念及价值观的改变,付诸行动。

以甘肃计划的三阶段为例,主要特点体现在:

  • 利用需求分析去了解及帮助学员了解他们自知和不自知的需要;

  • 提供足够的空间及弹性,让学员决定自己的学习旅途,以满足每个学员的特殊需求;

  • 通过同伴经验分享,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 学者及资深教育工作者的紧密合作,在理论及实践之间,建立桥梁;

  • 观察陌生教育体系及实践,刺激学员反思本身惯常做法及其背后的价值观与假设,达至思想范式的飞跃;

  • 通过行动,内化知识,带来深层的变化。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谭轶斌

▲关注经历,让学习真实发生

分享教师《数射线》课堂教学案例。保障儿童的学,而不是被“教”,让儿童体验世界、认识世界、发现世界,最终形成关于世界的基本图式。

教师如何保障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教师要将教学设计得贴近真实生活,敢于提供认知冲突,课堂上多一些胶着状态,课堂呈现“水”的逻辑。

◁学生要开展逼近事物本质的学习,常常会有自己的发现,建构知识并使之有意义,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潜滋暗长。

◁要远离成人取向的基于儿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创造者,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牛鼻子。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宋保平

▲学习科学视角下提升教师个性化教育素质的区域探索

静安区教育学院基于科学设定提升路径,群体合作、个体主动,体现学习科学特点,提升区域教师个性化教育素质。

第一,指向境界有效提升的动机激发。

一是确定更加适切的发展目标,形成教师积极奋发的专业态度。

二是提供更加丰富的研习资源,帮助教师身心愉悦地开拓潜能。

三是创造更加完善的发展条件,满足教师自主进步的成功体验。

第二,指向任务驱动的载体搭建。

走向个性化,关注课堂增值,前端分析、设计改进、经验分享,在研究行动中提升教师个别化教学能力。

第三,指向示范辐射合作提升的保障激励。

政策、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如“静安教师”“学术假”“培训者培训”“个人研修直报制度”“区校合作课程”“混合课程”“研修平台”等。


嘉宾访谈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主持


嘉宾访谈现场
嘉宾访谈围绕学习科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学习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与新策略两个话题展开。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郑旭东

◁学习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有学才有教,教师要教好,就一定要知道学生怎么学。学习科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教师要学习学习科学,把教育实践建立在科学的基石之上,把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学习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领域,不仅有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在做研究,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在学校做学习科学研究。哪里有想象,哪里就有学习。哪里有学习,哪里就是研究学习的地方。

◁一线教师也完全可以做学习科学研究。在课堂上,学习无时无刻都在发生,都在教我们怎么更深刻地理解学习。教师之所以做学习科学研究,是因为自己的教学或者学生的学习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所以,研究一定是问题导向的。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陆慧英

引导性发言的案例分享体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不单单是从经验开始,而是有理论基础的建构。

第二,教师学习目标的转变使得教师的学习方法也要有相应的转变。不仅学生的学习需要探究,教师的学习也需要探究。基于问题的探究非常重要。

第三,不仅有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学习实践,而且有基于学习科学研究开展教研机构的转型实践。

第四,创造一个能让我们和教师一起去学习、探究的环境和活动非常重要。

学习科学研究特别需要一线教师的参与,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如果一线教师不参与,那么学习科学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制约。对于教师学习的设计,从顶层到各层,要有沟通、有互动,要有共同的建构,实现共同进化。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数学特级教师郭其俊

学习科学最核心的作用之一是促进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基于学习科学的系统理论,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知识,形成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以学习科学为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做到:

第一,主题化 把主题变成课题,把课题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成果,把成果变成理想。

第二,问题化 在发现、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强调以学习科学背景对问题加以解释。

第三,核心化 学习科学是从“教”向“学”转变的科学,更是从“学”向“习”转变的科学,核心应聚焦于“习”的研究。

第四,实验化 这最为重要,因为从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要加强教学实验。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一中学校长、化学特级教师安永全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科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最大的作用是指导人们更科学地学习,为教师教书育人应该遵循的规律提供理论支撑。

一线学校的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是离不开学习的,要成立教师协作体、共同体,由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经验的老师组合到一起,然后针对某一个共同的项目,开展共同的研究。比如,针对新任教师的师徒结对,就是一个教师共同成长的故事,教师要先有学,然后再去教。

杨志成:

通过两轮的讨论,我们达成共识:

  • 学习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教师要在这个逻辑起点上实施教育教学。

  • 学习科学在哪儿发生,在学习发生的地方发生。学习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一线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科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 对于学习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不能是碎片化的。在应用学习科学研究成果开展教育实践时,要把各方的研究成果进行统整,应用在真实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中。

  • 学习科学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支持作用。要建构形成一个体系,共同研究、共同实践,助力教师发展越来越好,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越来越会学习。

大会总结


罗滨:

今天的大会是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启蒙大会。

教师发展要尊重规律,要以学习科学研究为基础。

深度理解教研,教研就是帮助教师学习、成长。

教研:

◆不是简单地补充、传递学科知识,不是简单地优秀案例示范

◆是创设情境,促进教师主动建构“学生怎样更好学习任教学科”

◆是交流分享,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将经验表达、理性提升

◆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帮助教师“主动生成自己的经验”,内在动力,跳出舒适区

理念共识:

◆学习科学引领教师发展未来

◆共同设计未来教师学习系统

学习科学对教师发展的价值:

◆学习科学帮助教师“认识学生有效学习的本质”

◆学习科学帮助教师发展(职后)“从经验走向理性”

◆学习科学研究与教师发展实践“双向赋能”

◆学习科学为教研(教师教育)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未来倡议:

研修机构、大学、研究院、中小学、基金会一起,建立共同体,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积极开展实证研究,进行本土实践,开展学术交流。

大会背景介绍

2018年10月21日,首届世界教育前沿峰会在深圳前海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以“学习的革命:学习科学引领教育未来”为主题,组织与会者讨论如何把“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分享探讨“学习科学”带来的教育变革。

来自国内外众多对“学习科学”有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教育专家莅临,包括: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学习科学研究员Andrea Chiba,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校长杜宁凯(NicholasDirks),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教育部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谭力海,美国“特许学校之父”魏克礼(Chris Whittle),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脑科学教授Ross Cunnington,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生物医学科学教授罗伯特·兰特(Roberto. Lent),香港教育局前副秘书长陈嘉琪,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陆慧英等。

大会设4个圆桌论坛:学习科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科学与科学教育、学习科学与语文学习、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

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为大家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教育成果推广的平台,也是最新的教育科技的一个展示的平台。这将成为中国教育的一次启蒙,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充实新内容、开拓新路径。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