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通过机制保障,深入开展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升各学科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其中,每月现场课研讨机制是项目推进的重要机制之一。2018年9月28日下午,项目组在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成功举办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科德育项目各实验学科教研员、实验学校老师参加了研讨活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非常重视“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全体校务会成员观摩了现场课研讨。活动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田圆老师主持,点评专家为北京教育学院方麟副教授。
图1 研讨会现场
课堂教学现场观摩
与会老师观摩了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陈桂梅老师执教的高二语文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本课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出发,通过让学生比较曾皙之志与其他三子之志的不同,体会个人之志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图2 陈桂梅老师执教高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研员评课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田圆老师作为本课的指导教师,与大家分享了一个月来的备课工作。田老师说,在将近四周的磨课过程中,大家一直以教材为载体,积极寻找学科德育的生长点,同时积极探讨学科德育实施的有效性。以高中语文任务群作为整个备课的场景,通过整合专题大单元,挖掘显、隐性德育点,设计挑战性问题,最终呈现了这样一节课。
图3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田圆老师评课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迟淑玲老师用访谈的形式与授课教师陈桂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及时的反思。陈老师认为:小组合作能够集中每个组的智慧把对志向的评价呈现出来,而且有针对性,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迟老师认为,本节课能够关联学生实际,关联整本《论语》学习,但教师提供的拓展资源对学生的牵引作用有些明显,可以考虑用更自然的方式呈现,使得学科德育更加内隐。
图4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迟淑玲老师访谈陈桂梅老师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介绍项目研究工作
作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负责人,申校长首先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项目的研究机制、研究载体、研究进展和研究阶段成果,之后通过自主研发的“学科德育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评价工具”对陈桂梅老师执教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进行了点评。最后,申校长提出教研员要与实验学校老师、专家组成研究与实践共同体,深入推进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不断提炼总结有效策略与方法,真正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图5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介绍项目研究工作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姚守梅副校长点评
姚校长认为陈老师的课聚焦文本,关注德育内容挖掘,依托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活动,逻辑性非常强。对于学科德育项目,姚校长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学科德育研究要关注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和追求。
第二,学科德育课堂要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第三,学科德育项目要在丰富的课例研究基础上进行结构化建构,用上位的德育框架内容引领学科德育研究。
图6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姚守梅副校长点评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讲话
罗校长首先肯定了学科德育项目有很大的突破,有深入的思考,有课堂教学的实践,有后续不断的反思,有成果的提炼与梳理。罗校长还对项目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要让学科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成为常态。
第二,要使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形成自洽。
第三,要通过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有实际获得。
第四,学科德育项目实施要与教研工作深度融合。
图7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讲话
主题研讨活动
与会的30余位教师分为4组以本节课例为载体进行了深入的主题研讨交流。大家结合申校长提出的学科德育教学设计评价表,积极关联现场课例和自己的学科教学,先在组内交流了彼此的认识和想法,进而总结概括出小组的集体意见并形成思维导图。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小组的讨论成果。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员许长明主持了研讨活动。
图8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员许长明主持研讨活动
图9 小组研讨
图10 小组代表交流
北京教育学院方麟副教授点评
方教授从课堂的结构和梯度、教学重点“曾皙之志”、孔子及弟子的态度、教师的关键引领、学习单的设计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了对于本次研究课的认识与理解。评课之后方教授又谈到语文学科在本体上不能忽略四点内容,即思维、审美、文化和语言,对于语文学科承载的德育价值,方教授则认为要打开思路。最后方教授对工作坊的研讨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图11 北京教育学院方麟副教授点评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王玉萍校长讲话
在活动最后,王校长结合学校开展的教学评价研究与大家交流了日常教学评价的具体做法。王校长希望通过评价研究,建立“教—学—评—改”一体的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通过评价教学,实现核心素养、学科素养、教学实施、育人效果的有效勾连,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12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王玉萍校长讲话
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动的现场课例,深刻的专家点评,多维的精彩互动有效地提升了与会教师对学科德育的认识水平,对于学科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提升大有裨益,教研员的学科德育研究与指导能力也稳步提升。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活动将按计划持续开展,相信在项目机制的保障下,“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必将不断深入,硕果累累!
图13 与会领导、专家、教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