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专家引领 以研促教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开题会顺利召开
2018-10-17 08:29

2018年10月10日,KY.COM组织开展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开题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智昌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程舟研究员和孟献军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徐力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于晓雅副教授,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室侯兰老师,进修学校姚守梅副校长等参加了本次开题会。会议由教科室林秀艳主任主持。

图1 课题开题会现场

图2 林秀艳主任主持会议

一、开题报告

侯兰老师宣读了课题立项通知之后,两位课题负责人分别从课题研究的背景、文献梳理、关键概念、研究目标与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以及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作开题报告。

刘汝明副校长代表“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与实践改进研究”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课题组将基于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开发学校课程建设质量的评估框架,形成学校课程建设质量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依托评价指标,引导学校建立课程建设自评与利用评价结果优化课程的工作机制,完善学校课程方案与课程实施,并探索不同层级水平学校课程建设的优化路径与范例,提升学校课程建设质量,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课题研究将围绕科学性、实践性、针对性、合理性、规范性的原则,通过团队协作、整体规划、有效分工的思路持续推进。

图3 刘汝明副校长作开题报告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张桂凤老师代表“创客教育背景下通用技术教学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课题吸取了创客教育的思想和模式进行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对现有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创新,期望通过两年的研究了解海淀区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创新思维方面的需求和困惑,融合创客教育理念,进一步丰富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图4 张桂凤老师作开题报告

二、专家合议并反馈指导

经过半小时的合议,专家分别对两项课题反馈了论证意见并进行专业指导。

►针对刘汝明副校长负责的课题《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与实践改进研究》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课题组所做出的努力,课题研究扎实、专业,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定位与内容、课程建设的评价和课程建设评价指标的构建,研究目标清晰,研究假设合理,研究内容丰富、系统,研究方法适当,研究设计与实施规范可行,研究成果明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智昌研究员建议:

1.评价指标重点关注学校课程建设成果的评价。将课程实施的数据运用于课程建设成果的评价上;

2.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获得。评价课程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的适应性;

3.削减提升干部教师的课程能力等内容。由于影响课程适应性的因素很多,建议将研究简化。

●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教授建议:

1.进一步突出新时代的教育精神。在教育领域内,还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具备社会意识,站位更高,回应时代大背景下的这些挑战;

2.关于研究的目标,关注课程管理领域。在调研时加入有关课程管理方面的内容,如有没有课程委员会,有无SWOT分析等;

3.研究要与工作剥离。建议最终形成两篇科研成果:一是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二是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程舟研究员建议:

1.从研究角度,课题研究的内容可以进一步突出重点,将研究内容聚焦到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果上;

2.从工作角度,要发挥自身优势,回应课程建设三个层面的关键问题:学校整体课程建设(宏观),学科课程建设(中观),课堂教学(微观)。

图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智昌研究员点评

图6 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教授点评

图7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程舟研究员点评

►针对张桂凤老师负责的课题《创客教育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

专家组肯定了课题组将创客教育理念和通用技术课程的结合是一种创新举措,研究定位非常准确。文献分析研究全面系统,研究目标清晰,研究假设比较合理,研究内容基本完整、系统,研究方法得当,论证分析比较严密,研究设计与实施规范可行,预期成果明确、可操作。

●首都师范大学徐力副教授提出: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把握从题目、文献分析、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成果的一致性,让论述更有层次性;

2.将课题定位在技术教育的教学创新,重点在项目教学开发过程中的教师思考过程,对一线教师更有借鉴意义。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孟献军副教授提出:

1.需要阐述清楚课程项目案例对创新思维的帮助;

2.课题的课程成果应该是全面的,结题报告中应进行必要的说明;

3.课程评价应该有学生的反馈。

●北京教育学院于晓雅副教授建议:

1.课题研究内容要扣题,需要阐述清楚通用技术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创客教育和通用技术教学创新的关系;

2.进一步思考课题成果推广阶段如何设计及操作,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素养是学生在体验老师教学设计过程中得到的。

 

图8 首都师范大学徐力副教授点评

图9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孟献军副教授点评

图10 北京教育学院于晓雅副教授点评

三、领导发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姚守梅副校长作总结发言,祝贺两项课题在各位专家的支持之下顺利开题,并对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和提出的宝贵建议表达了感谢。姚校长提到,本次开题会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学校对于两项课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期待两个课题组能够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以研究共同体的方式积极推进工作,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边转化,既要将研究与工作密切结合,又要让研究引领工作,做一些前瞻性的探索。

图11 姚守梅副校长讲话

本次课题开题会为课题组成员搭建了交流学习、借鉴反思、共同提高的平台,课题组成员对于接下来如何实施研究,如何梳理成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未来,希望两位课题负责人带领团队再接再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投入到课题研究中,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

图12 课题组与专家合影

 

文:杨智君 张桂凤 刘丽丽

图:王立辰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