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教研机制转型 助力课程改革
——海淀区2018-2019学年教研工作会圆满召开
2018-09-17 08:50

2018年9月14日下午,近400名来自海淀区各中小学及职业高中的教学管理干部共聚一堂,参加第一届教研工作会,共同开启海淀教研发展新篇章。


图1 海淀区2018-2019学年教研工作会圆满召开

与会者有哪些你熟悉的身影?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

●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王方、副主任赵建国、基础教育一科科长赵霞、二科科长唐建东

●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副校长支瑶、刘汝明、姚守梅

●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董红军、书记毛强

● 参加会议的还有:海淀区各学区负责教学的领导、各中小学及职业高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主任,以及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部分领导和老师


图2 刘汝明副校长主持会议

为什么要召开教研工作会?

教研工作会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

1.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2018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教育改革速度快、要求高。创新教研机制,是为了更好地助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品质。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教育的中流砥柱,课程改革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家国情怀、问题解决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当前,教师既有的知识与经验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通过教研更新理念、转化为行动,全方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海淀教研的时代担当。海淀进校顺应改革需求,主动作为,打破传统的区域集中教研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创新教研机制,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三级联动深度教研”。在实践中,这一模式不断优化,满足并引领了学校、教师、学生的需求。

目的

1)   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海教发〔2018〕5号)和《海淀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海教发〔2018〕6号)两个文件的要求;

2)   明确海淀区三级联动深度教研的结构与分工,达成教研共识;

3)   加强三级联动深度教研的沟通,明确年度教研工作要点;

4)   众筹智慧,分享各方实践经验。


图3 罗滨校长介绍教研工作会的背景和目的

海淀教研要如何开展?

教研工作要点解读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支瑶,从工作背景、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工作和工作建议五个方面深入解读了2018-2019年度教研工作要点。

支校长从课程、学科、学生、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梳理了当前海淀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明确指导思想,并指出应对挑战的工作思路:以调研为基础,了解需求,聚焦问题,提高针对性;以项目研究为载体,破解难题,深化内涵,指导实践;以多领域、多样化的研修课程为主路径,转化、输出研究成果,服务、指导学校,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支校长全面梳理教研工作内容,详细说明工作要求,并提炼出相应的工作路径。教研重点工作包含9个方面27个要点。

一、系统实施年度调研

1.丰富调研内容和形式

2.聚焦重点难点问题

二、系统构建并实施学科教师研修课程

3.进一步优化学科教师“5+M+N”研修课程

4.分层构建骨干教师高端研修课程

5.做好教学干部和业务骨干的专业研修

6.丰富教师研修形式

7.做好新方案、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

三、指导学校优化课程方案

8.指导学校建立适应课程改革的各项制度与机制

9.指导学校优化课程方案

四、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进

10.学习并落实《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11.推进学习方式变革实践研究

12.继续推进“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

13.持续开展特色研究

14.丰富教学资源供给

五、深入推进评价研究

15.加强作业设计与命题研究

16.组织好学业发展水平评价

17.利用增值性评价指导学校改进教学

六、提升中学毕业年级工作质量

18.把握考试改革方向

19.做好系列业务培训

20.深入学校跟进指导

七、深化研修中心和对口支持工作

21.落实研修中心学科教研规划

22.对口支持四所中小学发展

八、加强学科教研基地建设

23.指导学科教研基地建设

24.搭建成果展示平台

九、组织专题教学展示观摩和学术活动

25.组织“教学开放日”等活动

26.做好各级教学展示活动

27.组织学术研讨与交流

支校长从团队建设、联片教研工作环节、课程方案规范性三个方面,对学区、学科教研基地的工作提出建议;从校本教研的规划与实施、教研机制保障两个方面,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


图4 支瑶副校长深入解读教研工作要点

专家如何看?

方中雄院长指导海淀教研工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肯定了海淀的教研工作,并指出:海淀教研有朝气、有实力,是海淀教育的品牌,是影响海淀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方院长细致分析了海淀教育“大、多、活、高”的特点。海淀区学生数量多、学校多,学校类型多样、情况复杂。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面对教育改革新形势,海淀教育依然保持积极探索的活力,呈现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态势,这得益于区域雄厚的教研建设能力,清晰的工作思路。

面向未来,方院长提出两点希望:①继续发挥团队研究的优势,不断更新教研理念,持续提升教研能力;②创新在职教师研修的内容与模式,开辟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培育面向未来的高素养人才。


图5 方中雄院长指导海淀教研工作

领导的指导和要求是什么?

王方主任发表重要讲话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王方在大会上做重要讲话,分享海淀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对区域教研工作提出要求。

王主任指出,海淀区是教育大区和教育强区,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取得的显著成果,与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密不可分。一直以来,海淀区特别注重引进高水平教师,引入大量的硕博毕业生和特级教师;重视在职教师培养,系统规划了全区各学段、各类教师的研修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依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水平服务区域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

王主任对全区教研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

1)高度重视明确职责。教委各业务科室要加强对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的统筹;进修学校继续推进教研转型,整体规划,做好全区的教研领导和专业指导;学区做好联片教研,加强针对性,注重协作、聚焦专题、持续跟进;中小学校加强校本教研,聚焦课堂学教改进、完善机制,发挥好学科校本教研的作用。

2)完善三级教研制度。进修学校在区级层面做好规划和引导,建立教师研修课程实施的指导、审核、备案、学分认定等管理工作;联片教研做好与区域教研的统筹协调、规范项目申报、做好教师研修和学分认定流程;学区建立小学学科教研机制,建立语、数、英兼职教研团队,开展教研活动;校本研修落细落实,促进教师参与,加强效果评估。

3)坚持以项目为载体的团队研究。聚焦课改的难点、教学的难点,拓展教研的深度和宽度。要协同合作,以学习方式变革、教学关键问题分析和解决、学业标准研发、作业设计与命题研究等项目为载体,持续跟进,进一步提升教研和教育质量。

4)教研员和教学干部要切实负起教学研究的责任。教研员做好本学科教师研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教学干部要亲自规划、亲自参与、亲自推动,认真落实,扎实科学高效地落实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

王主任感谢大家为海淀教育的辛勤付出,区教委将尽最大努力为教研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图6 王方主任发表重要讲话

未来可期……海淀教研的机制转型,保障了海淀教育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造力。今后,海淀区教研工作会将于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召开,解读工作要点的同时,进行经验交流、案例分享、专题研讨、培训学习等活动。海淀进校将与各学校一起努力,共同服务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特色建设,助力海淀区课程改革,提升海淀区教育品质。

文:王梦 杨智君

图:王立辰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