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加强研训者引导力建设 推动研修转型提质
——海淀区开展幼儿园引导力参与式工作坊研修活动
2018-05-14 08:36

为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度转型,激发教师参加研修的积极性,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研室加强了研修内容和研修方式的转型升级研究,特别在“教师众筹式研修”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

学前教研室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合作,开展了“幼儿园引导力工作坊”的研修,通过为期3个多月三个阶段的持续研修课程,结合成人学习规律和“十三五”培训规划的要求,引导参训者以体验的方式,系统学习和实践教育引导的理念、方法和工具,优化培训技能,成为教师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4月26-27日,来自海淀区53所幼儿园的70名业务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参加了第一阶段的集中研修,学前教研室陈敏倩老师主持了会议。工作坊研修由教科院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刘灿老师、万海刚老师担任引导师,老师们围绕焦点讨论法(ORID)进行了深度的体验式学习。


图1 引导力参与式工作坊研修现场


图2 赵杰志副校长做开场致辞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赵杰志副校长做开场致辞。赵校长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在干部和教师研修转型升级中的积极意义,希望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理解研修的意义,全身心投入,不仅认真倾听思考,更成为主动输出的争论者和分享者,在引导师和专家的带领下,不断提炼实践经验,努力提升幼儿园教师研训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图3 李峰副主任介绍项目背景和目的

学前研修室李峰副主任介绍了开展该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帮助参训者进一步明确本次工作坊研修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并且对学员提出了具体的学习建议。

上午,在引导师和教研员的带领下,学员们首先参与了两场焦点讨论,体验了焦点讨论法在研修中的价值和作用。随后,引导师运用焦点讨论法带领学员共同反思两场讨论,并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讲解焦点讨论法,帮助学员理解焦点讨论中四个层次的问题:客观性(Objective)、反应性(Reflective)、诠释性(Interpretive)、决定性(Decisional),并进一步明确四类问题在人类有意识的思考流程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下午,学员从团体共创ORID到个人创设ORID,每位学员都亲身体验带领一场焦点讨论,引导师入组给予学员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从而帮助学员不断清晰四个层次的问题结构,并及时发现梳理带领一场焦点讨论的关键要素。最后,学员联系实际工作和生活进行了“焦点讨论法的适应场景”的头脑风暴,为下一步的实践运用做了充分的准备。


图4 刘灿主任给学员做反馈指导


图5 万海刚老师讲解焦点讨论法


图6 李峰副主任给学员做反馈指导


图7 学员们在组内进行讨论和演练

学习结束后,学员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参训感受,表达了自己将在实践中运用ORID的愿望和对下一阶段学习的期待。




今天见识和体验了焦点讨论法这个有效交流与沟通的法宝,感觉很棒!有结构、有层次、有逻辑地提出问题是引发自己和同伴高质量对话、相互促进和提高的有效手段;同时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相互信任、相互欣赏、彼此尊重是深度而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收获满满!                         

——总后五一幼儿园   赵敬

今天的学习让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全情投入的状态,我忍不住想表达、想参与,因为每一次表达都获得引导者的认同和鼓励,每一个发声都被尊重并认为有价值,这大概就是焦点讨论的魅力所在吧!我想这次学习将不仅改变我的工作方式,也将会更加完善我自己,学会真正去尊重、理解和欣赏身边的每一个人!       

——北大医学部幼儿园   宾晓亮

在后续两个阶段的研修活动中,学员们将体验“参与式读书会”“参与式研讨和团队共识法”等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更多的引导工具与策略。学前教研室将通过培训专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跟进指导,支持学员们在实践中不断积极尝试,将引导工具运用在幼儿园的教师研训工作中,切实转变传统的单向输入式培训模式,注重参训者的学习体验和智慧共享,从而推动整体区域教师研修方式的变革与转型。

(撰稿:陈敏倩 李程)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